APP下载

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20-05-15张天安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验式课程标准环节

张天安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有效地对中小学美术课堂体验式教学进行设计,有助于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体验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使美术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从而推动学校和地区美术教学的发展。

一、设计缘由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中有11处出现“体验”二字。“体验”意味着学生在情境中或亲身实践中自主地对美术作品进行观察、比较、理解、分析、判断、表达,更意味着探究过程中的尝试、讨论、交流甚至争论。新课程倡导“猜想——验证”“尝试——发现”学生探究学习过程,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由于体验式教学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教学活动,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感知和实践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美术课堂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因此,促使教师掌握“美术体验式教学”的规律及方式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势在必行。

二、设计说明

这两个课业类型分别从“教学环节、环节目标、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四个方面加以设计和说明,形成了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体系,便于教师使用。

(一)“教学环节”设计说明

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由于美术学习活动分为创作和欣赏两大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因此,分别寻求这两大课业类型的学习特点和规律,进而形成体验式教学设计的环节是首要前提。我们在以下理论中,找到了设计的依据。如《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为特征……”;《艺术概论》指出的艺术创作流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阶段;《艺术概论》指出的美术欣赏的流程可以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此外,名师丘学华的“尝试教学法”也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实践证明,他所提倡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教学观点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

需要说明的是,“感知”是认知的开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知觉更是思维的前提,因而我们把它放在创作课和欣赏课的首个环节;创作课教学环节中的“尝试”是一种直接体验,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引发探究欲望。欣赏课教学环节中的“质疑”,目的在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激发求知欲望。“尝试“和”质疑”环节的设置均符合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顺学而导”的教学基本理念。因此,在进行一节课具体设计的时候,二者可以提前,也可以贯穿课堂始终,更可以两个课业类型综合使用;此外,由于中观设计是一种框架支撑,教师在结合具体课例设计的时候,对教学环节的文字表述并非一成不变的,要针对具体课例内容进行归纳,做到与中观设计环节的文字内涵匹配,换成四字或六字表述均可,这样就避免了环节文字表述的单一化。(见表1)

(二)“环节目标”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方向,环节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有了环节目标的设置,就会使教学环节的目的性更强,师生活动变得更加立体。图表中的环节目标设计的宗旨就是促使教师明确每个环节学习的标准,同时也是对教学环节的解释说明。此外,教师在具体课例设计的时候,环节目标可以是隐含的,并通过“设计意图”加以呈现。

(三)“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设计说明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我们之所以把学生行为提前,就是为了让教师明确“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更好地学。在具体设计时,把学生行为放在首位进行教学思考,教师行为始终要为学生行为服务,同时给出了师生课堂活动的具体操作办法。教师在课例设计时,“学生行为和教师行为”可以合并为“师生活动”加以表述。(见表2)

三、体验式教学设计的使用范畴

小学美术创作课体验式教学设计主要适用于“造型·表现”领域和“设计·应用”领域,小学美术创作课体验式教学设计主要应用于“欣赏·评述”领域。而对于“综合·探索”领域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课业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两者融合使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我们要求“设计不死板,方法要变通”。首先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落实到某一个学习领域、某一学段、某一节课设计的时候可以做到因人而异,乃至百花齐放。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灵活地运用规律和方法,激活魅力四射的体验课堂。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以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的各学习领域的学段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为指引,体现《美术课程标准》统领下的美术学科教学设计体系,使课标的要求更为具体化。

实践证明,此项研究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且效果明显。它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将头脑中的新课改精神、美术核心素养理念、《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创作和欣赏流程及规律,通过中观设计直接落实到师生的行为上来,以“体验活动”带动课堂,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种自主体验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兴趣、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体验式课程标准环节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