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通的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无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为例

2020-05-14许克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知识点教学模式评价

陈 莉,许克祥,徐 伟,胡 筱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MOOC、微课、高校精品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提供了开放学习的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比传统课堂更能满足学习的不同需求[1-2]。但单纯的网络学习由于缺少教师的监控与引导,学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学的效率有限[3]。近年来,融合传统线下教学和线上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优势的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迅速发展[4]。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既发挥了在线教学灵活、自由、资源丰富的特点,又保留了传统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5]。《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 高等教育版》中指出,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其应用是未来1~2 年内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之一[6]。

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中医药教育全球化是必然的趋势[7]。如何结合我国医药专业学生的现状,开展符合全球化教育特点的教学改革,是当前医药院校亟待思考与探索的方向。本研究结合国际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思考,设计了基于超量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医药类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研究对象为2017 级中药学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线上教学形式重构教学内容,并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提升了教学效率,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检索和运用信息能力、交流沟通与合作探究精神、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符合GMER 要求,有助于中医药教育全球化的发展目标。

1 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本研究设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1.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师在课程实施前,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对无机化学课程大纲中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重构,方便学生在任意时间、地点进行碎片式自主学习;也便于进一步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小测题,方便检验学习成果;同时还方便了后续对知识点安排相应的拓展模块,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碎片化的知识体系中所包含的讲义、PPT 等资料,均上传至学习通;针对各知识点在学习通平台设计在线作业和测试,并附有正确答案和简要解析,方便学生练习后查阅。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还收集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各级精品课程的网站及PPT、参考的习题,以及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相关参考文献等,分别上传至学习通平台。

教师使用录屏软件EV 录屏3.9.3 和Word 2016,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短视频,上传至学习通资源中相应的文件夹。这些视频文件可直接用手机在线播放,方便了学生随时学习,不占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教学过程的实施

1.2.1 课程导入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学习通发布问卷,快速获取反馈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策略。如原子结构与周期系一章,通过问卷调查反馈的结果,教师获得信息:学生在高中化学中都接触过元素周期表,其中有77.3%的学生选读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这部分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利用更多时间介绍波函数及原子轨道等抽象概念,而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部分只介绍原理,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此外,教师在课前利用学习通发布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时独立思考。如氧化还原反应一章,课前引导学生将高中学过的化合价和将要学习的氧化数进行对比,思考其异同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1.2.2 课程展开与进阶阶段 课堂讲解知识点时根据前述知识点的重构,当完成相应知识点讲述后,即时在学习通APP上发布小测题,学生边学边练,教师也能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实现实时互动。传统课堂上的小测验,教师需要课后批改,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习通的自动批改功能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在线答题形式使练习变得具有游戏般的挑战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练习的热情。学生练习和测验中的易错点,学习通会以统计数据呈现,教师再使用录屏工具录制相应答疑视频进行指导。

针对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教师通过在线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教师还在学习通平台讨论版开设针对课程系列难点的整合讲解帖及面向学生的答疑帖。学生在讨论帖下回复提出问题,其他同学可以回帖参与讨论,教师也能进行点评,这样也营造了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进行互动与思考。

1.2.3 课程拓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在课程中引入翻转课堂,从课堂内容、课程内自学内容和课程外知识三个维度,设定了一系列与无机化学和中药学相关的讨论主题(见图2),组织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题,在搜索引擎和数据库中搜索资料,整理后制作PPT 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翻转课堂通过分组讨论、协作互助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对文献的搜索和整理,培养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学生通过文献学习以及课内外的交流讨论,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书本、网络中的内容,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展示过程中,同时进行教师评分与学生互评,教师最后通过超星学习通系统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功能对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进行统计,成绩体现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展示结束,教师整理学生制作的PPT,上传至学习通系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可通过该平台向教师反馈,教师在特定时间对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框架图

图2 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讨论主题

1.3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与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8]。本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学生互评(见图3)。

图3 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

学生评教,通过设计若干问卷并在线发放,针对教师授课的态度、内容、方法和效果,全面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授课方法及进度的接受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指导下次教学改进。通过学生评教,让学生主动掌握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含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着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对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及学习动力,同时避免终结性评价一卷定输赢的状况[9]。形成性评价的结果还是教学效果的反馈,能帮助教师随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本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包括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率、课堂活动参与率、讨论频率、课堂综合表现、作业/小测验/期中测验结果和学生互评成绩等。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可依此评定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10]。本研究将期末卷面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

2 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2.1 提高学生课程参与率 学生在学习通平台上在线学习的统计结果显示,83 名学生进入学习通平台共7 862 次,人均94.7 次;课堂作业/小测平均完成率90.75%;讨论帖数622,人均发帖7.5 次。且从统计数据看,学生在课程进行中参与率越来越高。

2.2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本研究中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2017 级学生期末成绩为76.02±10.39分,与使用传统教学的2016级学生的期末成绩73.85±8.36 分相比有所提高。且期末成绩在较低分值段的人数比例降低,在较高分值段的人数比例增高(见图4)。

图4 混合式教学模式使用前后期末成绩比较

2.3 改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感受 通过学习通平台发放调查问卷,从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维度进行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

表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学习通平台最主要的原因(多选)

表3 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

3 应用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心得与反思

本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了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经过1 个学期的应用,总结该模式的优点如下。

3.1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调查结果显示,71.1%的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率总体满意(见表1)。中药学专业人数较多,且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低,教师缺乏足够时间进行个别化辅导,教学效率较低。采用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利用视频进行疑点解析,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碎片化完成部分知识的学习,拓展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习通的自动批改与统计功能节约了时间,教师根据统计结果有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提高了教学效率,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见图4)。

3.2 有助于培养学生信息管理的能力 在学习通平台上,教师可以上传课内外学习资料,同时学习通平台本身具备大量学习资源可供随时调用。在线平台的使用促成了碎片化自主学习的环境,满足了学生随时、随机、随需地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培养了学生信息管理的能力。在翻转课堂阶段,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搜索相关信息并梳理、展示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信息管理的能力。

3.3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学习通平台提供多种交互方式,包括私人消息、班级群聊、讨论帖等,使交流更加及时、深入、充分。教师通过签到、提问、选人、讨论等环节,充分发挥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克服了完全的在线课程不易掌控的缺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既开展了自主学习,也进行了小组为单位的协作学习,突出了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调查也显示借助学习通进行翻转课堂和协作学习,加强了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3.4 有助于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GMER中提到,对目前的知识、技术和信息资料进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11]。学生应能主动运用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评判不同信息源的信息,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课程中线上与线下开展的提问、讨论,为学生提供机会,在专业问题的思考中培养批判性思维。本课程的翻转课堂阶段从课堂内容、课程内自学内容和课程外知识三个维度展开讨论。通过文献的阅读与整理,使学生对课本内容和既有知识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内化,也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5 有助于使评价方式更加多元 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多元的评价体系,结合线上统计数据、翻转课堂的表现、课堂中面对面的线下评价以及线下的期中期末成绩等,形式多样,对学生的总体评价更加立体。同时,教师通过问卷和统计及时获取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效果不断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该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绝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较被动,参与度不足。且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或能力不足,缺乏参与热情。应进一步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以提高整体参与度。此外,平台在学生课后对知识点的内化和吸收方面功能存在不足,应进一步与学习通平台沟通,加强学生用户端知识梳理和错题归纳总结功能,帮助学生加强信息管理的能力。

4 小 结

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对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有较高的认可度。实践证明,在无机化学课程中进行互动混合式教学,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同时,多元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提升自我,转变角色意识: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检索和运用信息、交流沟通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符合医药专业学生的特点,有助于医药教育的全球化改革。

猜你喜欢

知识点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