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心补肺汤结合康复训练对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2020-05-14孟巍巍余天智陈秀琼康宝仁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心肺康复训练功能

孟巍巍,余天智,陈秀琼,康宝仁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由脑动脉血管狭窄、闭塞、破裂引起,危害性极大,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出血性卒中占20%[1]。卒中患者发病后常遗留神经缺损后遗症,也会引起心血管、呼吸功能的下降。早期康复训练虽然能帮助卒中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是如何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仍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本研究运用益心补肺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恢复期患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广西江滨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病房和门诊治疗的卒中恢复期患者,共1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男32例,女18 例;年龄(57.94±7.18)岁;病程(39.12±6.60)d。对照组男33 例,女17 例;年龄(58.04±6.20)岁;病程(37.98±5.25)d。两组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2]中关于“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MRI 或CT 确诊,病程处于卒中恢复期(脑梗死或脑出血发病≥1个月,≤6 个月);②存在心肺功能、运动功能障碍;③生命体征平稳,年龄80岁以下;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卒中急性期患者;②视力、听力严重减退;③既往有精神疾病;④严重心、肺、肾等功能不全;⑤合并其他影响步行的肌肉、骨关节疾患和神经系统疾患。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综合康复的基础治疗。①物理疗法(PT):包括神经生理学疗法、运动再学习疗法、常规运动疗法等。②作业疗法(OT):主要依据患者实际功能情况进行相应的进食、梳洗、穿衣、从床到轮椅相互转换等日常生活康复训练,以及木工、纺织等手工模拟操作和套环、拼图等文体娱乐方面的训练。同时在训练期间教会患者家属或护工正确的辅助训练及护理方法,以便患者在非治疗时间也能进行训练,同时也可减少因护理不当所致的患肢再次损伤。③认知技能训练:包括定向能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抽象思维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训练、记忆能力、社交能力的训练。④语言能力训练:Schuell 失语症刺激疗法。每日实施PT、OT 各1 次,每次45 min,每周5 次;有语言及认知功能障碍者每日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和认知技能训练各1 次,每次45 min,每周5次,疗程为8周。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服益心补肺汤。处方组成:黄芪60 g,太子参18 g,茯苓30 g,五味子15 g,麦冬15 g,熟地黄15 g,紫菀12 g,白术15 g,当归身9 g,川芎9 g,地龙12 g,炙甘草15 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疗程为8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观察指标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1]及最大代谢当量(MET)[2],在治疗前和治疗第4 周、8周末对两组进行评定。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3.3 结 果

3.3.1 两组治疗前后MET 值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4周、8 周MET 值均较治疗前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第8 周MET 值较治疗前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4 周、8 周MET 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ET值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ET值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50 50治疗前5.20±1.16 5.00±1.36治疗4周5.56±0.70①②5.04±1.09治疗8周6.30±1.04①②5.12±1.34①

3.3.2 两组治疗前后ADL 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前ADL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第4周、8周ADL评分均较治疗前高(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4 周、8 周ADL 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50 50治疗前49.50±9.05 49.40±9.83治疗4周55.60±7.05①②54.40±7.47①治疗8周64.30±4.04①②59.80±6.30①

4 讨 论

卒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血液成分的异常以及栓子堵塞等因素造成脑局部血流中断,从而导致脑组织的缺血坏死[3]。该病除引起患者运动、感觉、大小便等功能障碍,还会引起心血管、呼吸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及看护者的生活质量[4]。心肺康复作为心血管病二级预防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疾病预防、症状改善、预后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5-6]。徐泉等[7]研究显示,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储备功能下降,有必要改善心肺运动功能,以预防卒中再发和提高运动功能,从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根据卒中患者的特点,制定适合卒中的心肺功能康复计划,成为必要措施。

中医认为“元气亏损”是中风发病之根本。气是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气血关系密切,气能生血,气虚则血虚,血虚则脉道充盈不利;气能行血,气虚致血液运行失常;气能摄血,气虚则统摄无力,出现瘀阻不通、血溢脉外的病理状态。以此基本病机认识为指导,现代中医临床多采用益气活血功效的方药治疗中风,以改善其气血亏虚的状态。本研究所选方药是我院余天智教授临床经验方——益心补肺汤,是根据卒中患者恢复期多有肺气不足、心脾两虚、心血瘀阻的证候特点所创制,临床疗效显著。该方重用生黄芪以补益心脾之气为君;太子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熟地黄、当归、川芎补血活血为臣;佐以麦冬养阴生津,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汗,紫菀、地龙化痰止咳;诸药共奏益气补肺、健脾养心、扶正固本之功,同时兼顾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津液运行,并协调诸“补”,使其补而不滞,故能起到扶正与祛邪相辅相成之效果[8]。现代药理学认为,太子参不仅能降低机体氧耗,增加供氧时间,而且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并有抗炎、祛痰作用;黄芪不但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还具有强心、利尿、降低肺动脉血压作用,而且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调节免疫功能;当归、川芎、地龙能改善心功能,改变血液流变性状态,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9]。该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气血状况,提高心、肺功能,为卒中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心肺基础,从而提高运动功能,改善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纯康复训练与益心补肺汤结合康复训练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组间比较,益心补肺汤结合康复训练疗效优势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卒中恢复期患者采用益心补肺汤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肺康复训练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心肺血管病杂志》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