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培训项目实施的“四个融合”

2020-05-13匡佑生朱世荣

教师·上 2020年3期
关键词:项目实施

匡佑生 朱世荣

摘 要:湖南省醴陵市在“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实施中,重视对调研数据的分析,编制测量量表,分析有效数据并以此为依托,合理地选择“四个融合”培训路径,突破教师专业发展与现实困境之间的藩篱,增强了项目实施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送教培训;“四个融合”;项目实施

2019年,湖南省醴陵市经申报批准成为湖南省第五批“国培计划”项目县。在“送教下乡”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实、做精、做新国培项目,努力打造乡村教育新生态,开启了全市教师培训工作新征程。醴陵市在项目实施中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不断地探索修正完善,实现了送教培训项目实施与课堂改革、专业阅读、教学竞赛、校本研修的融合。

一、基于调研数据分析的理性选择

我们发放“醴陵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573份,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湖南省醴陵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情況。

(一)教师专业构成的“教非所学”情况

教师发展要在自我发展有强烈渴望的基础上进行,实现自我驱动下的顺利成长。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从教师专业背景与教师任教学科的对比上来看,1552人、占比60.3%的教师属于“教非所学”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培训须将在职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教师对“学”的关注程度

对“一堂课结束后,您通常采取的后续策略是什么” 及“反思的主要内容及方向”这些问题,大部分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和“后续策略”中有“反思与设计”(81.07%),但大部分教师反思与设计的重点是“知识点的纠正”(67.9%),而忽视“教学效果的评估”(3.7%)与“学生的主动参与”(5.46%)两个维度的改变。这表明教师对学生“学”的关注不够,要求培训落实课改方向与目标。

(三)教师报刊订阅与阅读内容情况

2018—2019年度,未订阅报纸杂志的教师858人,占33.35%。教师阅读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教学参考及教育理论的有1731人,但对拓展教师思想理念与视野的广博化阅读则相对单薄。教师培训要不断地影响与改变教师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以推动教师重构必需的专业底蕴。送教培训的表象目标是“为了教师”和“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最深层的本质目标价值是不断地推动学生的发展。

(四)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与实际情况

参加“市级及以上教研活动的机会”,1328人反映为“较少”及“没有机会”,占比51.61%。教师“希望参加的培训形式”中有1942 人选择“公开课、教研课”, 1139人选择“校本培训”,950人选择“岗位培训”,2072人选择“学科培训”。这表明,湖南省醴陵市教师参加地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的机会较少,要求建立起乡村区域与校本研修学习共同体的常态化运行机制,这种常态化的运行机制一定是基于学科发展的校本研修。

(五)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参加教研进修的机会少”(41.8%)与“缺少专家指点”(34.5%)排在首要位置。这要求送教下乡培训的覆盖面扩大,在培训模式上追求多样化,推动培训导师团队的成长,强化训后跟踪与支持。

(六)教师负担情况

任课教师(尤其是部分乡村中小学)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有50.1%,兼任学校管理与行政事务的有12.1%。57.1%的教师认为 “任务繁重”。在学科教学中(尤其小学阶段),教师跨科目教学占比为39.7%。学校在保证继续教育学习(尤其是脱产学习),被“不支持”率达37.9%。这说明教师工作任务较重,教师培训要注重减负提质增效。

二、送教培训项目实施“四个融合”的突破路径

(一)与课堂改革融合

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在送教培训的各环节中,我们都结合了正在进行的新课改。

培训主题重点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涉及“班级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及个性化学习”“群体发展与个性差异发展的关系”“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问题”“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主题,强化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意识行动。

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以课改的要求为切入点进行小主题研究与突破,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正。这些小课题“接地气、重实效、定位准”,学员普遍都能积极参与。如初中数学“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新授课教学程序设计”、初中英语“听说课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小学语文 “中高年级阅读方法指导——古诗文教学方法与策略”等主题。示范教学阶段,充分发挥培训导师团队与学员的互动,强化导师的指导作用,导师依据培训主题,结合本学科课程标准作专题讲座,让所有的学员心中有课标,眼中有方法,从而破除经验式教学和“照(课)本宣科”的教学方式。集中研磨、分片研磨中,导师针对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贯彻生本教学等课改问题进行生动诠释和答疑解惑,以推动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改变。利用“成果展示”引领教师围绕培训主题,探索建构起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与专业阅读融合

始终坚持“教师应是读书人”,送教培训既是一场技术操练的过程,更应是一场思想修炼的过程。教师的思想修炼根本在于阅读,因为阅读能从根本上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送教培训中,各送教团队精选紧扣主题的共读书目和推荐书目,重视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前瞻性与实用性并重。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寻觅好书的时间,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又为参培教师创造力的活跃提供了足够的沃土,以推动参培教师及导师团队根据培训主题和培训需求,进入全面地关乎教育、教学全方位的研究状态,并在研究中进行有效阅读。

教师阅读以“共读”和“分享”为主要形式,交流吸纳开放、碰撞思维下的彼此阅读结果。在研磨阶段,各学科在每个单元教学前都安排两至三名学员进行读书汇报或读书分享,并进行诘驳讨论。这种团队背景下的阅读与实践,既尊重了各成员对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引导教师关注案例、故事所展现的事实;同时也利于教师体味阅读文本内在的思想观念,又通过课堂的研磨,不断地推动专业阅读的成效体现到常态的课堂教学中去。

(三)与教学竞赛融合

“以赛促培,以培促赛”“学、研、培、赛”一体化,是我们送教培训项目实施中过程性、目标性与示范性的要求。我们在研磨阶段设置上课、说课、评课和微讲座竞赛,导师和学员深度参与,导师与小组的团队竞赛成绩捆绑评价。

“学以致用,其要在用;以评促训,其要于训”。湖南省醴陵市送教培训的研磨课设置为“自我研磨—分片研磨—集中研磨—竞技研磨”四个阶段。在研磨过程中的效果及成果的转化与运用的测评,容易失于泛化,因此我们对学员的评价主要与教学竞赛相结合,在过程中体现成长,在成长中体现实效。“分片研磨”中,开展校本研修方案的设计竞赛,导师与学员的互动,强化学员设计与实施校本培训能力。“集中研磨”中,实践反思性学习活动是“集中研磨”的主要内容,学员以抽签的形式代表小组参赛,将培训内容复原为研磨过程。“竞技研磨”中,从课程设置、培训模式、培训方式、师资团队、评价方式等角度进行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检阅。为了把培训成果展示在教师的常态教学中,我们同期举行市域“教学节”活动。各校初赛中,学员作为指导教师或参赛教师,展示送教培训效能;在片区复赛中,导师团队对各学科课堂竞赛进行赛前指导、赛中评价、赛后点评;在全市决赛中,集中骨干教师、国培学员、导师团队,进行课堂观察与反思,提升自身经验,生成研修成果,推动区域内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改变。

(四)与校本研修融合

千培万培,根在校培。从湖南省醴陵市教师具体实际出发,在通识研修培训课程设置中,重视“本土专家”现身说法,着力于“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解读;在研课磨课中,重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研究能力、校本研修的指导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磨。示范教学后,开展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自研自磨和互研互磨。导师全方位地参与到备课、授课、研课的过程中,研究审视与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学员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在课堂特色、发展学生思维与核心素养等方面下功夫。集中研磨后,将研磨中建构的课堂模型与校本研修对接共享。由于教师不同的专业背景等因素,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将研磨中建构的课堂模型,采用集体研究、个体反思、交流共享等方式进行交流解读,在学员与全体教师中呈现共同挖掘、各有体悟的校本研修态势,有效融合送教培训与校本研修。成果展示后,布置学员返校研修任务,开展返岗示范(汇报)教学,以送教培训过程中 “确定性”的内容来改变常态教学的“不确定性”,进而示范引领校本研修活动。在为期三个月的送教培训项目实施中,学员与导师团队在各学校进行校本研修的参与、指导活动70余次,在总结推广、视界融合、技术创新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方.教师培训质量导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5-288.

[3]黄佑生.教育是点燃和唤醒[J].湖南教育(A),2017(8):28-29.

[4]王姣姣.教师培训之“问”与“解”[J].人民教育,2016(8):59-62.

[5]黄 忠.解读“国培计划”[J].师资建设,2010(8):18-19.

[6]杨 帅.城乡中小学结对帮扶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保定市阜平县为例[D].保定:河北大学,2018.

[7]张娟娟.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实施有效性研究——以河南省H大学“国培计划”学前教育项目为例[D].鄭州:河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项目实施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在《机械测绘》实习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中职模具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