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成都市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发展困境与对策

2020-05-13钟敏敏师蒙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成都市志愿者养老

■ 唐 艳,钟敏敏 ,师蒙丽

(1.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2.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成都作为西部最大的城市,已进入老龄化,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目前成都市老年人主要采取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大养老形式。2018年,成都市民政局也提出了成都养老服务业发展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就是计划到2020年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成都市建设了”关爱地图”,可以在这张图上清晰看到成都市老人分布情况、身体状况、经济来源及养老服务需求;还可以看到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点位的布局情况及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可以让养老服务更加便利、更加精准,解决养老资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老年人大多数仍然喜欢在熟悉的环境下养老,在社区养老体系中,成都也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其中依托自愿者开展“时间银行”的服务老年人方式,是很多老年人喜欢的一种方式,在部分社区也得到了推广,但从运行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改善的问题。

一、时间银行的内涵

“时间银行”最初并不是起源中国,它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大学的埃德加·卡恩(Edgar S.Cahn)教授提出的设想。他认为可以将时间设置为货币,主张用“时间”这种特殊的“货币”替代金钱,把时间预先储存,当自己以后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支取自己曾经服务的时间。如对别人1小时的帮助可以赚取1个单位的时间货币,从而换来别人对自己1小时的帮助,且这种“货币”可存储可交换。

时间银行引入中国,我国部分学者针对“时间银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在知网上可以查阅到有230篇关于时间银行研究的中文学术论文,而且在近三年内研究呈上升趋势,关键词以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金融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模式等词频率出现得更高。早在1999年,北大教授穆光宗就提出了时间银行应该由社区统筹管理,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登记,储存时间,志愿者以后需要享受服务时,再提取时间自己享用,相当于把时间作为储蓄。王泽淮(2003)认为“时间银行”具有广义和狭义,他认为广义的“时间银行”是指只要愿意用服务积累时间的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同时在以后需要被服务的时候享有同样的时间服务;而狭义的“时间银行”则指低龄老人志愿者利用自己闲余的时间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以后自己需要服务的时候享有同样的时间服务。李玲玉(2016)立足社区,认为“时间银行”应该以社区为依托,建立志愿者团队,以时间为计量单位,为社区高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居家养老服务,以后自己需要被服务时,提取同样的时间享受志愿者的服务,以实现互助养老。

总体来说,这些学者对时间银行的研究体现在将时间银行与志愿服务绑定在一起,享受服务的是社区高龄的老人,同时认为时间可以作为衡量服务和享受服务的凭证。由此可以看出,时间银行可以说在社区养老中是一种新型的互助养老模式。

二、时间银行开展的必要性

(一)时间银行节省养老成本

时间银行充分利用社区老年人或者志愿者的闲散时间,是目前养老模式中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时间银行开展的方式是以社区志愿者报名参与的方式对高龄老人进行服务,而志愿者利用的是自己的闲散时间免费开展服务,这无疑节约了成本。高龄老人特别是失能老人需求的服务非常现实,市场上服务价格又很高,而时间银行提供的免费服务能很好地弥补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这不但减少了高龄老人的养老支出,也降低了政府养老成本。

(二)促进社会爱老敬老文化建设

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其目的是通过志愿者奉献时间帮助高龄老人,以解决将来自身养老问题,这种互助养老的模式,对于促进社会敬老爱老文化建设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尊老爱幼文化传统历史悠久,通过时间银行的广泛宣传活动,可以激发社会更多群体关注老年人,关爱他们的饮食起居,特别是有些社区通过在社区开展时间银行,也吸引了很多企业的关注,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老年人,让老年人身心愉悦,邻里关系也相处融洽,对社区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生命力。

(三)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老年人其实很害怕孤独,现在养老的方式主要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通过文献研究和调研我们发现,老年人大多数还是非常喜欢熟悉的环境,不太愿意去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又太过孤单,而时间银行结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点。老年人依然可以留在熟悉的环境,继续保持原有的社交关系,还可以参与多样化的社区活动,既减轻了子女对老年人去养老机构生活的担忧,又会让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而健康快乐的心态却是长寿的秘诀。

三、成都市时间银行开展的现状

(一)成都时间银行概述

2012年6日,成都市金牛区黄忠街道金沙公园东社区就率先尝试开设“时间银行”养老模式,为志愿参与养老服务活动的年轻人、中年人以及老年人储蓄养老服务时间,待志愿者自身困难或有养老需求时,可在“时间银行”提取养老服务储蓄。该社区成为第一个响应并实践这种模式的社区,但现在已停止运行。2014年,佳宏路社区也开始规范化运行,成立由街道分管领导任项目负责人,社区书记、主任、业委会代表等为主要成员的“时间银行”项目领导小组,实行对“时间银行”项目的建设、运营、服务等的共同管理。社区派专人负责项目的宣传、组织及各类社工服务和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落实,以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注册志愿者从事义务服务的时间,但现在运行也基本处于停滞阶段。双福路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签订《养老互助承诺书》,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制度,社区3000多人签订了《养老互助承诺书》,200多人被录入“储蓄时间银行为养老服务储备库名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并记入存折达50多人,40余名老年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咨询、家政服务、文化娱乐、理疗按摩等服务。广福桥社区自2018年成立“爱馨银行”开展活动以来,已经有2000余人次参加到“爱馨银行”的活动当中来,已经有300余人成为长期的志愿活动者,有近2800余人成为注册志愿者,覆盖(占据)了全社区近百分之十七的人口。

(二)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2016年,成都市发布《成都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建立“银发联盟”,积极开展“银龄行动”,建立老年志愿服务登记制度,到2020年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老年人口的15%以上。2019年,成都市民政局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3号建议》答复的函,明确回复了雷建国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时间银行”——循环互助的养老新模式》建议,明确提出一是要鼓励老年人参与养老志愿服务,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二是要探索建立志愿者时间储蓄机制。探索通过成都志愿者网或“天府市民云”等渠道,建立覆盖全市的志愿服务信息管理调配平台,统一管理志愿者相关信息,规范记录志愿者养老服务时间;三是完善养老服务需求对接机制,建立社区养老助老服务项目需求库和项目供应库,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的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方式,推介优秀志愿者队伍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到社区落地,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养老服务;四是探索建立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志愿者在需要养老服务帮助时,可用参加志愿服务所积时间换取他人相应的志愿服务。

(三)社区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成都市开展时间银行的社区中,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首先体现在信息平台的建设方面,目前成都市还未建立完善的时间银行公共平台,大多是靠社区人工登记,随后录入到电脑进行记录志愿者信息和服务时间,这样难免造成信息失误,在辖区所在的网站上关于时间银行的新闻较少,发展相对南京、广州等地还比较缓慢,志愿者的数量还不够多。

四、成都市时间银行发展的困境

时间银行在成都开始后,部分社区开始引进项目,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该项活动,帮助更多的老年人。但是在运行过程中,部分社区运行一段时间后表示很难持续运行下去,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有以下方面:

(一)时间价值核算难度较大

全国运行时间银行的社区对于时间价值的计算各不相同,成都市运行时间银行的社区计算时间价值的方法也不一样,有的社区是时间换时间,即付出多少时间,以后享有同样的时间;有的社区是时间换货币,付出的时间以每小时计算,一小时换取多少元的货币,例如在南沙时间银行,志愿者提供同样服务所获得的时间币可能是不同的。各个社区在时间价值兑换上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到底根据劳动强度计算时间价值还是根据志愿者服务的项目质量核算时间价值,对社区工作人员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惑。

(二)时间银行信息平台缺乏

全国所有运行时间银行的城市建设时间银行的信息平台并不多,建立较好的有广州南沙时间银行。“南沙时间银行”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运行,已初步建立“1+33”的社区服务设施体系(即一个运营中心加上分布南沙区九个镇街的33个社区服务站)。线上是南沙时间银行综合服务系统,包括网络版和APP版。线下则是政府监管、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日常运营、社区服务站为特殊人群提供使用时间银行系统的服务支撑并组织协调社区开展相关的社区服务。成都市还没有建立时间银行信息平台,依然靠社区工作人员手动录入系统的方式进行。2019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提出通过政策设计,在全市层面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体系,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按一定的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年老需要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通过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理念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形成互助养老的新模式,从而缓解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扩大社会参与,这也是国内首创的APP“我的南京”。因此,成都市要想更好地运行时间银行项目,急需要建立一款专门用于时间银行项目的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志愿者注册、老年人服务项目发布、时间价值兑换等工作。

(三)养老服务的内容和质量

成都市时间银行运行的主要项目有为高龄老人理发、洗衣、送餐等日常普通项目,成都佳路宏社区活动更多样化一些,他们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开展了很多特色的活动,如重阳节敬老活动、“爱心摊主”游园、“社区雏鹰”等活动,该社区活动的多样化丰富了社区文化。其他社区开展的时间银行服务内容也基本停留在日常生活服务项目上,但我们建立时间银行的初衷是想让更多的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因此在老年服务的内容和质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想办法吸引更多不同行业领域的人参与项目,让更多老人受益。

(四)志愿者数量规模小

广州时间银行平台已注册超6.73万名志愿者,南京时间银行注册人数超过2万人。“成都志愿者”服务平台目前有志愿者注册人数2298105人,而成都市时间银行注册志愿者数量不足5000人,每年都有流失现象,真正服务的人数则更少,尽管社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但是报名参与时间银行的志愿者仍然不积极。

五、成都市时间银行发展对策

时间银行在成都已经开始有七年的时间了,但从整体的运行来看,效果仍然不是十分理想,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确实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养老服务的项目,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内外时间银行运行经验,根据成都市老年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创新性地开展这项工作。

(一)设计成都时间银行平台运行模式

图1 时间银行运行模式设计图

时间银行的运行首先应该从政府层面进行主导,政府对时间银行进行立法,出台相应政策,统一部署。如:南京APP——“我的南京”就是从政府层面全面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机制,实现服务时间全市通存通兑,构建起“政府主导、通存通兑、权威统一”的全市时间银行运行机制。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应该来自多种渠道,如医护人员定期提供康复理疗、健康咨询等讲座和服务;教育机构提供各类讲座和培训;家电维修进行维修服务;文艺领域志愿者提供文艺节目,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社区工作者组织大学生和低龄老人提供日常生活帮助。为了更好地激励志愿者踊跃参加该项服务,仅靠政府的支持难以维持,可以号召社会各界给予该项目资助,企业、个人、基金会、公益组织等可以提供资金支持,也可以提供项目支持,尽量提供多元化的时间积分兑换,满足志愿者的兑换需求,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持续性。而服务的对象也可以拓宽,面对社区高龄的老人、空巢的老人、残疾的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为了更好地运行该项目,社区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志愿者需求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创新开展有吸引力的项目,并做好宣传。

(二)完善时间存兑制度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很多志愿者参加时间银行兴趣降低的原因来自几个方面:一是时间价值的计算没有统一的换算标准,例如广州南沙时间银行规定1小时=12枚货币时间,成都送仙桥社区规定1小时=5元代金券,同样的项目不同的志愿者提供服务的质量也不相同;二是志愿者时间兑换的项目太少,有的是兑换时间,有的是兑换实物,就连运行较好的广州“南沙时间银行”平台上发布的需求也存在无志愿者接受的现象;三是存兑换时间限制过于死板,有的社区时间银行仅仅只能自己使用,不能转赠,更别说异地兑换。总之,时间银行兑换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可以尝试着整个成都市进行试运行,完善存兑机制,更大程度上激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时间银行宣传

时间银行可以很好地缓解成都市养老压力,形成爱老敬老的良好氛围,但是宣传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充分利用成都主流媒体、网站、微博,特别是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广泛宣传,强化公众的认知,可以参考全国做得较好的城市,将时间银行纳入相关征信平台,增加信用积分。对于做得较好的志愿者,给予荣誉证书奖励,进行专题报道,塑造典型形象。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将此作为实践活动中的学分计入个人档案。

(四)提升时间银行服务质量

在时间银行运行过程中,也有部分被服务人员表示志愿者服务的质量还有待提升,也存在有态度不好、不够细致、服务项目低端等问题出现。因此,应该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培训体系,不同的服务项目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讲解培训,并进行考核、划分等级,服务完成后应有被服务人员的反馈意见表,进行星级评价,提升服务水平。对于考核优秀的志愿者进行星级升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志愿者,重新安排其他服务项目,对于素养不够的志愿者,坚决不录入志愿者队伍。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质量。

时间银行运用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极大地缓解成都市养老形势。但这项服务在成都市各社区运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政府主导,建立统一的时间银行平台,拉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注入资金或者资本支持,同时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相关渠道积极宣传和动员,提高公众对时间银行的认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队伍中来。特别关键的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健全存兑机制、奖惩机制、培训机制、质量监控机制、考评机制等,才能深入有序地开展时间银行项目,推动社区互助养老和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成都市志愿者养老
志愿者
养老生活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我是志愿者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