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教育惩戒标准制定的实践探索

2020-05-12刘东升

关键词:农村高中核心素养

刘东升

摘 要:教育惩戒的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沂市高级中学结合农村高中的办学背景,着眼學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参考借鉴教学过程的表现标准和评价方式,紧贴时代要求、校情学情和教育本质,明确指向素养提升、着眼农村孩子、基于用心关爱的教育惩戒标准制定原则,初步形成农村高中可视化、可量化的教育惩戒标准,探索动态与静态结合、个体和集体结合、学校和家校结合的科学有效的教育惩戒实施路径,更好地发挥教育惩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农村高中;教育惩戒标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3-2

新沂市高级中学是一所苏北农村三星级高中,位于新沂市东南约18公里处的马陵山镇,区位偏远,条件简陋,师资薄弱,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农村,且绝大部分学生是住校生。农村的孩子,生活视野窄、学习底子浅;农村的家庭,经济收入低、教育氛围淡;农村的家长,知识积淀少、文化层次低;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有不少隔代抚养甚至是亲戚寄养的孩子,这些孩子思想问题多、行为习惯差,不遵守学校纪律,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惩戒,以维护和谐的学习环境,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教育惩戒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实施教育惩戒,和教育的任何一个环节和元素一样,其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果不能通过一整套可视化、可量化的表现标准来推动实施,就极有可能出现一些过左或过右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参考借鉴教学过程的表现标准和评价方式,在实践中探索农村高中可视化、可量化的教育惩戒标准和科学有效的实施路径,更好地发挥教育惩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为此,我校作了一些思考和尝试,形成了一点心得和成效。

一、农村高中教育惩戒标准的制定原则

托马斯(R.M.Thomas)总结出表现标准的研制的九种取向,分别是:理想教育者取向、工作需求取向、有效录入取向、常模分布取向、补偿性配额取向、可达成水平取向、个体进步取向、理性合并取向、非精准直觉取向。而不同的取向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发展的时代要求,考虑到新课标实施的现实背景,考虑到农村高中的校情学情,从而确定农村高中教育惩戒标准的三大原则,即:指向素养提升,着眼农村孩子,基于用心关爱。

1.紧贴时代要求,明确指向素养提升的教育惩戒标准。

中国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界定为:“主要指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则把学科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为“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实践探索中,我们仿照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水平,也对农村孩子亟需提升发展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观念、品格和能力进行梳理和分析,制定适用农村高中的《新沂市高级中学学生发展质量水平(讨论稿)》,也将其分成5个层级,并对每一层级的质量进行较为详细描述。针对《新沂市高级中学学生发展质量水平(讨论稿)》中学生发展质量水平的不同层级,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惩戒细则。

2.紧贴校情学情,明确着眼农村孩子的教育惩戒标准。

我校的校训是“实”,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积淀了醇厚的校园“实”文化。农村的孩子,性情朴实,做人真实,我们紧紧贴住学生的成长实际,制定适合农村孩子的教育惩戒标准。比如,在习惯养成方面,我们在《新沂市高级中学学生发展质量水平(讨论稿)》中第1层级的内容里有在老师同学提醒下能够纠正随地丢垃圾行为的要求,针对这一要求,明确惩戒措施,即:一次检讨道歉,两次劳动教育,三次面壁思过。惩戒从最小处做起,从最具体的事做起,不断促进农村学生行为相关的优化。

3.紧贴教育本质,明确基于用心关爱的教育惩戒标准。

没有爱的教育是注定会失败的,同理,没有爱的教育惩戒也是注定会失败的。农村的孩子,受关注和关爱的程度普遍相对较低,在制定教育惩戒标准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经过实践探索,相应增加“留”“结”“谈”三种惩戒方式。所谓“留”,就是惩戒中多留学生,少“惩”学生。“惩”是“推出去”处罚,不问因果,也不管后续;“留”是面对面批评纠正,便于在惩戒中了解问题,表达关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是结成对子,“谈”是每日谈心,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互促,促进惩戒学生的转化。

二、农村高中教育惩戒标准的实施路径

韩思哲指出,好的表现标准应当具有以下特征:被所有的学生学业成就利益者理解;能区分不同的表现水平;对学生作品的反映,不局限于特定学生作品;开发表现标准是个共识过程;聚焦于学习。好的教育惩戒标准,除了符合上述特征外,还要能够顺应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的过程,调动集体和各方面力量参与,共同达到以教育惩戒促进育人的目的。

1.既考虑常态,又考虑动态。

成尚荣指出,教育至少包含三种形态:非常态教育、常态教育、新常态教育。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常态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主线,指向的是育人的整体对象和整个流程,那么“动态”教育就是这条主线上的一个个小点,指向的是育人的单个对象和具体环节。新课标明确强调,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因此,教育惩戒的标准也需要在针对常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动态的因素,也就是学生个性和发展的因素。尤其是农村高中的孩子,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品德发展、行为习惯表现也大不一样,如果只用一个常态化的标准对他们进行衡量,以相对统一的对错标准进行评价,就很难抓住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也就降低了教育惩戒的针对性,减弱了教育惩戒的有效性。于是,我们创造性地践行传统教育中“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在“教”上无类,在“育”上有别,结合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既建立学生共同成长档案,又建立学生个性成长档案,在育人的大前提下,有意识、分类别、分步骤地促进不同学生的品德发展、习惯优化和能力提升。

针对每一类学生,依据整体教育惩戒的标准,制定更加具体的量化细则,让惩戒真正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能够吃苦耐劳,在自信方面普遍不足,可以采取课后留校教导的惩戒方法;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过于敏感,在与人交往方面普遍不足,可以采取赔礼道歉等语言交流方面的惩戒方法;寄养家庭的孩子往往目无尊长,在尊重他人方面普遍不足,可以采取点名批评的惩戒方法;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往往娇生惯养,在自理自立方面普遍不足,可以采取适度劳动的惩戒方法。这样,就着眼于学生错误的惩戒,又着力于个性成长的引领。

2.既指向个体,又指向集体。

赵德成指出: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既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内涵取向,又包括个体和集体、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评价。因此,教育惩戒不可能仅仅停留在针对个体的层面上,必须站在社会和集体的层面,推动个体价值体系和行为体系的重构。比如:我们引导学生高效早读,如果仅从个体方面进行要求,效率低、成果小,且容易出现反复情况;但如果从集体的层面进行评价,制定班级表现标准测量表,进一步明确针对集体的教育惩戒的方式,就会调动整个集体的力量,班级互相比照,学生互相监督,从而大大提升教育惩戒的效能。

3.既依托学校,又依托家校。

在教育惩戒实践中,如果仅凭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家庭、家长甚至是社会各方拉进来,共同参与教育惩戒。比如,我们给高一学生布置社会实践的寒假作业,就是要通过学生、家长、社会、老师共同评价,确定奖惩的依据。只有各方都在场,教育惩戒才更加公正全面,也才更有说服力、公信力甚至是“威慑力”。

三、农村高中教育惩戒标准的导向功能

教育惩戒只是教育无数种手段中的一种,绝对不是教育的目的。从宏观上看,教育惩戒的目的是促进立德树人;从中观上看,教育惩戒的目的是促进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从微观上看,教育惩戒的目的是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发挥教育惩戒积极的导向功能,促进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1.從“惩”到“戒”,发挥惩戒标准在实践中的纠错纠偏功能。

教育惩戒,手段在“惩”,目标在“戒”。“惩”是指向过去的纠错,“戒”是指向未来的“纠偏”。在教育惩戒标准的研制和实践中,注重“举一隅以三隅反”,让学生能够透过惩戒的标准实施,纠偏行为发展中的潜在问题,达到真正发展的目标。

2.从“评”到“比”,发挥惩戒标准在评价中的主体主动职能。

教育惩戒标准的实践,表面在“评”,实质在“比”,它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和个体、个体和集体、集体和集体之间的纵向与横向的对比,引发学生整个群体共同查找不足、感受荣辱,从而激发起学生成长发展的主体责任和主动意识。

3.从“管”到“理”,发挥惩戒标准在育人中的全面全程效能。

单纯的“管”治标不治本,唯有遵循规律的“理”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通过教育惩戒标准的细化、优化、内化和深化,将惩戒标准沉淀成为行为准则,再进一步熔炼成育人文化,才会从根本上持续推动立德树人。那么这样一来,无论是“师严”还是“师慈”,“出高徒”都是必然的了。

[参考文献]

[1]成尚荣.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邵朝友.基于学科素养表现标准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赵德成.促进教学的测验与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新沂市高级中学,江苏 徐州221000)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核心素养
再论农村普通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