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向何处去

2020-05-12管宏业

中国汽车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

/ 管宏业

以多地中小学计划或已经开学为标志,新冠疫情在国内正进入防控常态化的新阶段。随着疫情逐渐平稳,各汽车企业也抖擞精神,誓言夺回被疫情抢走的失地。

特别是进入4月以后,汽车业特有的高频产品发布重现江湖。凯迪拉克CT4、奥迪新A4L、一汽-大众探岳GTE、东风风行、英菲尼迪QX50……各企业你争我夺,几乎以一天一场的节奏推新产品。疫情非常时期,这些新品到底能激起多大的市场涟漪,现在还未可知,但可以确信的是,汽车企业抢着复工、不遗余力推新,看重的绝不只是当下。

但问题在于,虽然大部分汽车企业已经复工,但疫情带来的损失却不是短期能够弥补。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负责人透露,汽车行业央企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超30%,利润同比减少100亿元,地处湖北武汉的东风集团受冲击尤甚。

更大的隐患在于,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应对本国疫情不利的情况下大肆甩锅,一方面叫嚣让中国担责,另一方面筹划撤资离开中国。就在4月底,美国密苏里州总检察长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中国政府现金赔偿。密苏里也由此成为第一个以疫情为由针对中国提起诉讼的西方政权。

很显然,围绕疫情中国正在经历三大战役:和病毒本身的斗争;修复经济的斗争;与西方抗疫模式以及意识形态的斗争。斗争很有可能长时间持续下去,并随着疫情反复而呈现更大的不确定性。惟一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这场新冠病毒疫情所引发冲击,烈度、深度、破坏性远超过9·11和次贷危机,成为人类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全球事件。每个人都被迫走出以往的舒适地带,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至暗时刻 压力爆棚

一季度,国内汽车累计产销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下降45.2%和42.4%。从主机厂到供应商、经销店,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均面临巨大压力。

即使是国字头的主力军也扛不住疫情冲击。据国资委统计数据,一季度国内经济循环受阻,下行压力远超预期,中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从各大汽车央企发布的公告来看,东风集团一季度累计销量为36.26万辆,同比下降46.36%;一汽集团一季度累计销量为60.77万辆,同比下滑22%;长安汽车一季度累计销量30.31万辆,同比下滑32.1%。

不止是汽车业,实际上一季度里,整个国民经济都陷入停摆,呈现出史无前例的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对于习惯了多年经济高速前进的国人来说,这个数字确实“活久见”。即使是2003年“非典”期间,单季度最低增速也达到了9%,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单季度增速最低为6.4%。

这也再次印证了之前判断:新冠疫情对市场冲击,无论烈度还是广度,都远超17年前“非典”影响。

不止是中国,新冠疫情对全球资本市场、宏观经济和大国关系的冲击,正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广。

一方面,疫情叠加油价暴跌,造成除美元外的资产无差别下跌,超越了1926年有交易数据以来的历次金融危机;另一方面,逐渐扩大的隔离措施,正不可避免地带来全球经济性衰退。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预期,此次经济衰退将会是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

很显然,随着疫情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蔓延,全球跨境投资、货物贸易和人员往来大幅减少,多国下调增长预期,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很难独善其身。

百年未遇之变局在每个人眼前展开,谁也不知道疫情何时是个头,更不用说,倘若疫情常态化,会触发怎样的后果?

从特朗普政府迫切重启经济的态度来看,美国同样在发展的高速路上欲罢不能。所有人都习惯了经济挂帅、速度优秀,但疫情动摇了整个经济增长的基础,甚至是世界运转的秩序。

按照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说,这将是两个世界——新冠之前(Before Corona)的世界与新冠之后(After Corona)的世界。而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切尔内瓦、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木内登英等多位全球知名学者认为,民粹主义抬头,疫情让很多国家社会两极分化更加严重,而全球化将陷入停顿,人员、资本流动停滞,各自逃生成为新的主题。包括汽车在内,未来全球产业链很有可能围绕国家或地区进行重组,逆全球化或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新秩序。

生于忧患 死于民粹

与逆全球化相伴而生,“脱钩”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隐患。值得担心的不仅是重启经济,而是疫情会不会成为全球化的转折点。从开放走向封闭,从合作走向分离,民粹升级,冲突常态,这是比病毒危害更大的毒瘤。

4月21日,美国密苏里州总检察长提交了一份长达47页的诉状,其中列出一大串“被告”,包括中国政府、国家卫健委、武汉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等。诉状不顾事实,大谈“中国欺骗公众”、“玩忽职守”,声称密苏里州及其居民“可能遭受了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并要求现金赔偿。

很明显,在白白浪费了两个月时间导致疫情爆发的惨痛背景下,美国政府需要有个交代和发泄口,而中国成为最好的替罪羊。对无论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来说,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逢中必反。实际上不仅是美国,包括英国、法国都有不少类似的舆论。针对中国提起诉讼很像羊群效应,有人带头,其他人也跟着做,反正是零成本没损失,主张对华强硬、主张中美脱钩成为舆论主流。

从法律层面来看,美国也好,英国也好,起诉中国得逞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但值得警惕的是,西方的起诉是否会对中国在西方企业和资产产生影响,西方国家是否可能会采取冻结资产等措施。但倘若敢在国债问题上打算盘,走到扣押资产这一步,也就意味着战争行为了。

实际上,自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作为制衡中国的武器以来,特别是疫情发生3个月,中国政府对美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容忍美国长臂管辖,更根本的变化在民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灯塔形象轰然倒塌。双方战略互信日益缺失,民间反感前所未有,在经济、技术、人文交流方面,中美双方都在减少对对方的依赖。

逞一时口舌之快容易,特别是自媒体时代,追求眼球效应的社交媒体又不断强化冲突性一面,扮演着脱钩催化剂的作用,殊不知今天的口水很有可能变成明天的火药。倘若真的出现大脱钩甚至全脱钩,将根本性改变中国过去40年赖以壮大发展的模式和路径。

中国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而不是之一,这早已是定论。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接连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世纪初轿车进入家庭为起点,用不到20年时间大幅普及,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大国。虽然键盘侠们很狂热,自信心无比膨胀,但即使不论全球化带给中国的益处,即使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大而不强,依然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中国还没有脱钩的底气和实力。

前不久,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席话道出了中国发展的真实情况。苗圩说,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像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但制造业者却已开始撤离。”

在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解读时苗圩表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还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局在短时间内难有根本性改变,要成为制造强国,中国至少要再努力30年。

作为工信部部长以及主管制造业的中央大员,苗圩的观点也代表了国家认知。

在苗圩解读的四级梯队发展格局中,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高端制造领域,包括欧盟、日本,第三梯队是中低端制造领域,主要是一些新兴国家,包括中国。这样的划分绝不是妄自菲薄,仅以全球科技实力排名来看,中国还差得远。

以美国为例,迄今为止,美国的大学汇集了全球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全球最顶尖的20所大学中,按科学贡献度计算,美国占了17所,中国最顶级的清华大学大约排名在600名左右。而全球十大科技顶尖公司,美国占据了八家。

虽然中国电子商务可以做到全球第一,但支撑电子商务的根基依然在美国人手里。英特尔向全世界提供芯片,微软和甲骨文占据了软件业的基础市场,从百度到腾讯到中国各个政府部门,都使用甲骨文提供的数据库软件和技术。虽然华为做的很好,但依然依赖进口芯片,一旦美国不让别国出口芯片,华为就被扼住了咽喉。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水涨船高 恶性循环

截至北京时间4月23日8时,美国确诊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达到84.6万人,4.7万人因此去世。整个美国陷入一个月前武汉曾遭遇的停摆,问题在于,没有储蓄习惯的美国人一旦遭遇大范围失业,抵抗压力的能力比中国人脆弱得多,隐藏的社会问题也严重得多。

按照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预测,美国GDP二季度可能萎缩25%到35%,全年萎缩4%到5%。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4月底将有超过2000万人失业,全国失业率将达到15%。倘若美国二季度GDP真的下降35%到50%,中国GDP有可能在当季成为世界第一。

得益于严格的防疫举措,国人可以用更加平和的心情看待自己,相比起来,中国逆转危机的时间再次体现出“中国速度”。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预测,疫情过后,中国会是恢复最好的国家之一,在未来的世界版图中扮演很重要的地位。

也正是风云变幻之际,日前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降准、降息,并且在“六稳”之后,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多位观察人士认为,作为最早控制住疫情的大国,中国有能力最早走出疫情泥潭。

实际上,随着各地扩大复工复产,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回升势头,降幅明显收窄。更重要的是,尽管速度下来了,但整个产业体系并没有受到冲击,生产能力没有受到影响。以受疫情冲击最严重、位于武汉的东风本田为例,自4月初三大工厂全线复工以来,生产节拍提升到50.1秒的峰值水平,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尽管中国经济在年初急剧下滑,但3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复苏速度已超出预期。德国《每日镜报》报道,乍看上去,情况比预期的还要糟糕,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希望,中国1月至2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了13.5%,但3月的降幅仅为1.1%。这表明,复苏进程已全面展开。而外贸也比大多数分析师预期的要好。路透社曾预估中国3月出口将下跌14%。但实际跌幅只有一半:6.6%,特别是对东盟国家出口没有下跌,这在眼下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

很显然,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为疫情短期的冲击就发生变化。这不是中国人一厢情愿自说自话,而是来自第三方权威机构判断。

按照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期,2020年全球人均产出将萎缩4.2%,远高于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1.6%。今年,90%的国家的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出现负增长,而2009年这一比例为62%。

但中国情况会有所不同。IMF预测,中国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将会下降,但随着第二季度的到来,中国经济将逐步恢复活力——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2%;2021年,中国经济将“大幅增长”至9.2%,达2011年来最高增幅。

不久前,大众汽车公布了一季度在华销量,数据显示,大众集团共交付汽车61.39万辆,同比下降35.1%。但35.1%下滑的背后,有两个隐含的信息点特别值得注意:一、过去的3月份,中国市场是大众也可能是不少跨国车企惟一有销量的地方;二、在华占据优势的大众品牌和奥迪品牌,市场份额仍在攀升。

不止是大众汽车,一季度丰田汽车在华累计销售27.09万辆,其中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降幅远低于大盘;得益于复工复产准备充分,奔驰汽车一举拿下豪华车市场三甲桂冠。

头部企业不仅优势在放大,布局也步步为营,紧锣密鼓。2020年,丰田汽车全球首发电动车C-HR/奕泽将相继在南北丰田国产;今年底,一汽-大众奥迪首款高档电动SUV e-tron将在长春下线;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基于MEB平台的全新纯电动车将于下半年如期推出,“我们在2020 年的重点投资及新车投放计划不会改变。”

随着疫情状况改善,在华美日企业对转移产能也变得更加冷静。4月初,日本贸易振兴机构调查,约有8.3%的在华日系企业考虑转移产能,2月初这个数字为15%;中国美国商会日前调查,16%的在华美系企业打算将部分或全部生产移出中国,同样低于两个月前比例。

按照中汽协预期,二季度中国车市会迎来较大复苏。在仅考虑国内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随着各项支持和促进政策的陆续出台,下半年汽车行业的销售水平有望恢复甚至超过去年同期。

虽然欧美疫情仍十分严峻,“长尾特征”还很明显,但疫情总有散去的一天。中国是IMF眼里明年GDP惟二正增长的国家之一,预期增幅高达9.2%;对中国市场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包括大众、宝马、奔驰、通用等跨国车企来说,中国车市依然值得做最充分准备,争取最好结果;而车市也在反馈积极信号,据乘联会数据,4月第二周的零售和批发均呈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3.34万辆,同比上涨14%,在连续跌了三个月后车市同比实现正增长,这个时间点比大部分人预期来得更早。

但不能因此判断寒冬就已过去。此外,倘若发达国家继续熄火,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更不用说,严防死守抗住了疫情的中国,如何与以生命为代价、经过事实性群体免疫的西方国家恢复往日往来,是更大的难题。

正如后新冠时代里对中国地位的判断,国际舆论处于两个极端。乐观者认为,中国将比美国更早摆脱危机,全球影响力亦将水涨船高;悲观者认为,意识形态对抗、经济贸易纠纷甚至是擦枪走火,来得比以往更猛烈。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
战疫情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多吃姜、蒜能杀死新冠病毒吗?
抗疫情 显担当
新冠病毒的自白
疫情中的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