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加强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策略研究

2020-05-11张成俊

农家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新形势策略

张成俊

摘 要:我国森林资源丰富,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数量逐渐增多,防火问题俨然成为人们关注问题。因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森林火灾现象时有发生,若防火措施开展不到位、不及时,不仅会损失大量森林资源,甚至对我国生态平衡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防火措施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新形势;策略;护林防火

自然保护区是濒危动植物主要生存场所,也是诸多孑遗植物的最佳避难地,更是维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环境。若因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森林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造成动植物资源的毁灭,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影响。也正因此,做好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成为现阶段我国民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制定并施行科学护林防火策略成为推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

一、森林火灾形成因素分析

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因素包括:(1)非生产性用火。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生产性用火非常少,甚至可以说没有。而非生产用火的存在正是导致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之一,具体包括清明节上坟烧纸、烧香、放鞭炮,或者是防火期抽烟问题,导致森林火灾产生几率加大。(2)登山人员、旅客野外用火。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会利用自然保护区开发景点来创造经济效益,吸引大量游客慕名前来。而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虽然森林保护部门在杜绝火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不可避免火种的存留。再加上部分游客登山后无法明确具体行踪,使得森林防火难度加大。(3)森林可燃物的增多。自然保护区内可燃物数量不断增多,例如针叶林,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量的针叶林,若保护区内出现火源,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形成大火势。与此同时,保护区内的枯枝落叶同样也易燃物,使得自然保护区火灾产生几率增大。(4)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部分自然保护区缺乏应有的防火基础设施,例如防火林带,部分自然保护区防火林带建设力度不足,无法最大化发挥出防火林带的作用和功效,无法为降低自然保护区火灾产生几率提供保障。

二、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策略

(一)注重防火技术革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森林防火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自然保护区护林需求。所以需要通过对防火技术的不断革新来提升自然保护区护林效果,在降低火灾发生率的同时,减少护林成本。例如针对森林智能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取代以往人工监测模式,全天候对自然保护区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借助监测系统具备的数据收集、分析能力,监测与预测自然保护区火灾情况。若监测期间自然保护区某个位置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第一时间发送预警、警报信号,管理中心会及时掌握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并将异常情况及时告知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智能监测系统的应用,在灾情判断方面更为准确与精准,为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工作开展提供诸多便利。此外,该智能系统在后期火灾处理环节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查检测火灾发生区域具体人员伤亡情况,是否有存活动植物等,提高护林防火有效性,依靠科技力量来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注重宣传力度强化

护林防火工作第一道工序便是防火宣传工作,立足于森林火灾预防角度,对森林防火宣传加大力度。转变以往传统宣传思路,树立防火即防人的宣传理念,为自然保护区附近居民、游客开展高质量宣传。在具体宣传期间,可以在当地组织宣传车队,或者是为附近居民发放关于森林防火的宣传手册,并积极联动当地教育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教育,帮助附近居民加强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意识。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印发大量带有“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水杯、水壶、手提袋等物品,为自然保护区游客发放,提高外来人员自然保护区防火意识。在自然保护区景点设置护林防火宣传点,为游客介绍森林火灾的产生因素以及防火手段。在游客游玩期间发放《入区旅游须知》等文件,提高游客的防火自觉意识。严格禁止游客在观赏期间吸烟,在自然保护区入口、管护站等位置安置音响设备,通过定期、定时宣传防火规定来提高防火效果。此外,借助新媒体平台来加大宣传力度,在每年火灾高发阶段,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快手等平台来宣传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强化社会公众防火意识,达到降低火灾发生率的目的。

(三)注重护林防火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

相关林业部门需依据现阶段自然保护区防火现状,构建完善护林防火制度,并要求各个地区保护站注重对相关制度规定的落实,提高自然保护区的法治防火水平。与此同时,林业部门需注重对防火职责的明确与具体划分,将森林防火纳入到目标考核,将具体防火职责落实到个人,确保每一位森林防护工作人员能端正自身工作态度,认知护林防火的重要性。当然,依据相关法规制度,对违反规定的游客严肃处理。若出现护林工作人员监守自盗现象,则需按照规定制度严肃处理,提升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效果,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

(四)注重防火基础设施强化建设

要想进一步提升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有效性,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大部分自然保护区内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以此为基础,防护站在开展防火工作期间,可以加大对水灭火设施的建设,结合保护区具体情况建设充足的消防栓,加大护林防火效果。基于此同,注重对防火阻隔工作的建设,结合保护区具体情况在外围处或者是缓冲带来建设阻隔网、防火林带等设施,达到自然保护区防火封闭的目的,避免外来火种进入到自然保护区。此外,需重视对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避免自然保护区内濒危动物因火灾产生而受到生命威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区在发展期间因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火灾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到保护区内动植物的自然生长发育,影响到我国生态系统的发展。鉴于此,必须提高对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的认知与重视度,明确火灾具体成因,借助智能防火监测系统、防火大力宣传、建设基础防火设施、完善护林防火管理制度等措施来提高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效果,推动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辉,谢晓勇,王宜坤.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2019,157(08):108.

[2]李德武.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1):193+195.

[3]海来么格.新形势下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探究[J].农家参谋,2019,621(11):140.

[4]李崇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9,616(08):216.

[5]張翔,巴雅尔.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制的探讨[J].新疆环境保护(2):107-111.

[6]吴国虎,高文彬.新形势下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护林防火工作思考[J].绿色科技,2019(15).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新形势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Passage Four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