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和发展方向

2020-05-11蔡泽寰詹杏芳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以人为本德育

蔡泽寰 詹杏芳

摘 要 高职德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局限性、模糊性。德育概念的范畴变迁表明,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受不同时期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价值需求与社会导向等影响。高职德育面临价值定位被弱化、概念内涵被窄化、实施途径乏力等问题。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是回归人本价值、重视个体生命价值、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性、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在根本遵循是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在理念思路上围绕涵养人文气质、培育科学精神、拓宽职业素质来重塑开放的“大德育观”,在方法路径上着力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关键词 德育;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大德育观;三全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4-0023-06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愈发突出强调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明确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指明了教育的方向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第一要务是“育德”,从“四育”到“五育”,“德”始终排在第一位。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育是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也是个体生命质量提升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育类型,亦对受教育者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重要影響,德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高职学生的整体思想素质与社会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职德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局限性、模糊性。因此,迎来“黄金发展期”的高职教育要警惕过于浮躁与功利化倾向,避免过度强调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谨防陷入割裂技术技能与人文精神、无限放大工具属性、淡化教育本真功能的误区。高职院校要始终坚守教育为民、立德树人这个初心使命,从思想理念上重塑德育的价值意义,从内容方法上提升德育的作为空间。

一、德育概念的变迁

我国古代虽早已孕育丰富的德育思想和事实,如《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无明确的德育概念,更未使用“德育”这个名称。“德育”一词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源自西方。18世纪70、80年代,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提“道德教育”,指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intellectual education)、“德育”(moral education)、“体育”(physical education),“德育”逐渐成为教育界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0世纪初“德育”一词传入我国。1904年,王国维以“德育”“知育”“美育”三词介绍叔本华之教育学说,两年后在论述教育的宗旨时再次援用“德育”,与“知(智)育”“美育”合为“心育”[1]。1912年,蔡元培撰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同年,该思想被融入国民政府颁布的教育宗旨,标志着“德育”一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通用术语。从这段历史变迁中发现,我国近代使用的“德育”概念尚是狭义的范畴,核心指向道德教育、品德教育,主要服务于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这与英语词源“德育(moral education)”的内涵大体一致。

而我国现代的“德育”内涵更加宽泛,1995年,官方语境中的“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涵盖了思想和政治教育,1998年,增加了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又增加了法律教育。正如詹万生在《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中说:“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2]可见,无论是从制度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德育都有了相对大的概念,包含思想和政治教育。近十多年来,德育的泛政治化倾向从官方语境的教育方针自上而下地延伸到了高校实践,越来越多地出现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替代、范畴趋同(广义)的使用情况。例如,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3]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突出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基本任务和原则的德育导向。

在西方教育的话语体系中,德育则是与国民教育、公民教育相提并论,都作为“全人教育”的基本要素,旨在通过学校课程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经历来培养学生的积极价值观和态度。例如美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健康的人格教育。

总之,德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不同时期上层建筑的主导意识、价值需求与导向,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变迁等都直接影响德育的内核,德育对象的特点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也不断促进德育形式、手段的变革。对德育概念及其内涵的正确理解是高职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作为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时代的产物,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普适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要在实践中坚持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高职德育的问题与偏差

(一)德育的价值定位被弱化

从定位上讲,高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普遍被忽视,被定位为软指标,是人才培养的一个侧面。职教领域中唯功利主义、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思想盛行,重技术轻人文、重政治轻道德、重技能培养轻人格塑造等问题突出。一方面,表象上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却忽略对学生首先作为“一个具有良好人格的人”的培养,放弃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应该具有的基本的育人主张,人为地把德育从职业教育中抽离出来,使德育成为边缘的、可有可无的点缀;另一方面,似乎重视教育的自然属性,却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指导下对技术技能片面强调,以及在“必须、够用”标准下对职业素养、人文素质养成、特别是对具有再生作用的理论知识教育的实际淡化。

(二)德育的概念内涵被窄化

从观念上讲,“德育”的概念内涵常被混淆、窄化,表现在不谈或少谈德育、只谈思想政治教育。据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指的是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和政治教育工作[4],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明确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重点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才成为统一提法沿袭至今,并伴随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术语。直到1983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开设,这一术语更是成为社会公知的、约定俗成的概念。从这段渊源中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為社会政治生活服务,核心是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教育,是党和国家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厘清德育的基本内涵,不仅是值得探索的理论与学术问题,更是关系到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问题。

(三)德育的实施途径乏力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技能与德育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一味侧重技能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德行或职业精神的培养,误使人们认为工学结合模式下德行与技能存在着教育的悖论。从方法途径上讲,高职德育的实施单一化依赖思想政治课,停留在理论说教、照本宣科等僵化简单的传统阶段,虽然注重了教育对象的标准性、统一性,却忽略了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而不少德育活动缺乏系统性和时代感,落入程式化窠臼,没有将高职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校园中德育氛围不浓,难以使教育对象通过文化的熏陶浸润形成道德自觉,也使高职德育缺乏人文内涵。

三、新时代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

高职德育的价值维度,本质上是关于立德树人的价值选择,体现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理论界认为广义上的德育是依据受教育者的需求、一定阶级或社会要求,采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于受教者施予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包含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教育,本质上即是塑造人、一切有助于良好德性或品德的养成活动,给受教育者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使其完善人格、建构自我。高职德育目标应着眼于培养健康的“自然人”、合格的“社会人”、称职的“职业人”、可塑造的“未来人”四个层面,实现对接相应的人格素质、社会素质、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一)回归教育的人本价值

职业教育在满足“专门”需求的同时,最终应促进和解决人的全面发展,人本价值的回归应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因为现代性的问题最终是人的存在问题,是个体的安身立命问题。”高职教育必须激活德育活力,从关注职业、就业转向关注学生本身,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克服功利化倾向,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着眼于国民基础素质和文明素养的培植,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及道德品质教育,通过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通过教育手段将自然本性外化为“道德的人格”,使受教育者由健康的自然人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未来人,最大限度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

(二)重视个体生命价值

叶澜主张,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是生命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高职德育同样是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教育,不仅包含知识训练,还涉及社会和人生的秩序教化,唤醒学生认识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未来继续学习和有质量、有价值的生存做好准备。90后、00后学生更重视个人的权利、个性的彰显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育工作者更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启迪学生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培育有“生命自觉”之人,走进学生“传道”解“业”和“道”之惑,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与自我、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养成、素质拓展。

(三)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性

职业教育具有技能性、应用性、实践性等基本属性,传播着教育者的思想情感、社会信念以及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职业素养,其核心应当是工匠精神,缺失工匠精神的教育是不完全、不合格的职业教育。高职德育应兼具职业教育的特色属性,同样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相结合,牢牢抓住办学的“技术性”特色,着力塑造工匠精神,坚持养成教育与发展教育相结合,关键技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育人新途径,将品德教育放在中心,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的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落实德育的实践与内化,把德育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要求联系起来,加强职业道德的认知、践行职业操守、内化职业素养,实现对作为人的一种自我的唤醒,在“成人”的道路上自觉进行革新,追求知识、品格的完满统一。

(四)树立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高新技术将逐步替代大量传统技术技能,就业岗位间的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岗位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育界在反思高职教育有效性的过程中发现,岗位能力的变化、转岗和职业迁移的内涵提升,使原来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技能教育理念、模式、方法难以为继,社会对学习内容与方式、继续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更加关注人的素质、职业迁移能力、职业链技术领域即插即用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也就是说,人的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参与社会竞争的核心和基础。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仅局限于满足行业企业的现实直接需求,更应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不仅要注重现实的技术技能或针对性很强的岗位任职特征,更应把目标定位为岗位群或职业链技术领域的任职要求,兼顾个体职业生涯的发展,以此确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目标、教育评价体系的价值基准。在德育中应加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人才质量意识,树立符合新时代的价值观和对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人才质量观,应当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感觉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和身心健康程度、有益的道德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发展,最终养成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新时代高职德育的发展方向

(一)根本遵循: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党的十七大首先提出了“德育为先”的理念,党的十八大又提出“立德树人”的思想。至此,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根本规律。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是高职德育的根本遵循,立德树人的“德”即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是广义的德育。随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形势动荡、科技发展迅速,未来社会将充满着不确定性,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教育在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之外,必须要让他们具备扎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品格与价值观,这是迎接未来挑战所需的关键准备,德育为先也就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新时代的德育方向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政治引领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将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过程,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狠下功夫,培养学生成为健全人格、全面发展、有根有魂的自然人、社会人。

(二)理念思路:重塑开放的“大德育”观

1.涵养人文气质

高校是人文精神形成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是未来世界公民“精神成人”的摇篮。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核心是健全人格、求善求美。作为类型教育,高职院校自然应具备大学之精神。然而现实中,高职院校对个体的道德品行、职业心理、职业规范、工作规则等的培养尚处于较低水平,人文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亟待加强。以职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目的并非局限于获得具体工种所要求的智力技能和体力技能上,其终极目标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矫正我国目前过度强调职业教育工具价值的现状,注入人文精神的熏陶,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提高高职德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应重新审视文化建设在育人中的作用,坚持文化立校,将文化育人纳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5]。只有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统一起来,将职业教育的人文价值和工具价值有机融合,将通识教育与通用教育相结合,职业教育才能突破有技术(技能)无文化的窘态,克服和避免功利主义带来的系列问题。比如在专业课程中传播相应的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与职业精神,消解专业技能与人文情怀的隔阂,通过專业应用实践和人文素质拓展等丰富的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唤醒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培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及反思能力,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世界形成基本的观点和看法,而正是这样的时刻,蕴含了教育的契机[6]。

2.培育科学精神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其核心主张体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样的价值观忽视对科学、知识的研讨,摒弃对技术、技能的追求。但是纵观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人们对科学精神的内涵都具有认同感,那就是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的怀疑精神,民主、自由和开放性,多元化,求证和检验的精神。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德育领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 便是社会之“才”与“德”的聚合, 既追求科学理性,又确立主体的精神建设。“惟有科学、社会、个人三者的整合, 才是未来德育理论最有前途、最有生命力的发展方向。”[7]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他们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和技术创造能力,影响着未来各行各业的创新性,必须改变目前被学习、被灌输、被动手的培养模式,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有序引导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活动中,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教学、技术创新的行动体验,以探究学习替代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开发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崇尚科学真知、坚持求真求实、追寻知行合一的学习氛围。

3.拓宽职业素质

新时代特征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责任感、荣誉感、信誉感、职业个性、人格以及创新创造、特长的要求,也就是强调素质本位。面对新时代,“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提升素质、培植能力”,是实现马克思所提倡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与“能力”不同,“素质”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具体包括基础性素质、职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道德、基本态度、基本职业倾向等,包括与职业链、岗位群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方法知识和技术技能。就现况来看,高职院校特别强调技术技能的培养,对基础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的关注不够,虽然专门开设基础课,但基础课不等同于基础性素质教育,且目前大多高职的基础课仅局限于工具课,文化课少之又少,对开设的工具课又大多以应用为逻辑主线,以对接应用为目标,而忽视内化和举一反三,其实,很多基础性素质是需要通过文化和活动等方式体会和习得的,尤其需要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将“从学校到工作”拓展到“从学校到生涯”,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对技术内涵提升与岗位迁移的应变力,包括职业的和非职业的,教育的原则和出发点就是承认未来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应注重营造职业精神培养的校园环境,引进企业精神的教育和示范,依托校企合作办学平台,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社会人角色的扮演,进一步深化对岗位职责的认知,促进对职业的认同,通过理论渗透与实践锻炼交织的形式,让学生将职业道德不断内化,达到遵守、认同再到敬畏的递进效果。与此同时,应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传达基于历史经验证明值得恪守的价值原则,把工匠精神纳入到学校培养目标体系之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执着、专注的职业精神,培养符合现代社会与企业需要的真正劳动者。

(三)方法路径: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高职德育的方法路径在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整体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德育的人本理念,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既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质量,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弥合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以长远眼光强调职业教育的内生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全育人”是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要求。其中,全员是德育的主体要素,强调学校整合各要素育人力量,全体教职员工落实教书与育人的统一,甚至推动学校、家庭、企业与社会合作共育机制;全过程是德育的时间要素,强调育人要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是德育的空间要素,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强调育人体现在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三全育人”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是同向同行、协同推进的,实现知识教育与人格塑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这种格局下,德育力量的参与面广,充分调动育人力量,在培养学生道德、人文、法纪、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作为;德育资源的渗透性强,考量德育与环境的联系性、交叉性,颠覆过去德育表象化、单一化的做法,改变德育的“应景性”“ 碎片化”“孤芳自赏”或“两张皮”现象,注重德育向教学、科研、管理等的渗透,向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贴近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渗透[8]。德育功能的张力大,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下,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关键能力和职业流动能力的培养,为应对岗位群技术领域职业要求的提升或职业流动的挑战做准备,为培养素质过硬、有发展潜力的职业人、未来人提供全面支持。

五、结语

从人类教育的起源来讲,教育最早的任务是人的社会化,即学习社会的伦理秩序,正如康德提出的: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人。这也是德育所需解决的问题,德育功能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以及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矛盾,可见教育的本质追求与德育的功能具有高度趋同性、目标一致性。因为人类社会不仅要培养少数政治过硬的精英或意见领袖,更要培养出大量品行合格的好公民。因此,德育应居于高职教育的首要地位,起着核心作用,又贯穿至人才培养全过程。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

参 考 文 献

[1]亓凤香.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辨正[J].泰山学院学报,2007(1):106-108.

[2]詹万生.整体建构德育体系总论[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09.

[3]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2005-01-19)[2019-08-13].http://www.moe.edu.cn.

[4]宋国英.学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与差异[J].职教通讯,2003(11):51-53.

[5]甘华银,王丽华.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双核共振”高职育人理念[J].职业技术教育,2017(35):59-63.

[6]陈莹.论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209-212.

[7]李余华,何善秀.论中西方德育理论和内容的异同[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6):164-167.

[8]苏春景.中小学教学法改革实验40年变革历程基本走势与发展方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8(11):32-38.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New Era

Cai Zehuan,  Zhan Xingfang

Abstrac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real”and“should”in the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in real life cases, which reflects the swing of the valu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lack of moral education. The category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shows that it ha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is influenced by the dominant consciousness, value demand and social orientation of the superstruc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re is a deviation in the status quo of mor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s importance is marginalized in its positioning, its conceptual connotation is confused,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s at the traditional stage of simple methods. The value dimension of moral education work is to return to the humanistic value of higher educ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individual life value, highligh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stablish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lent quality concep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basic dire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s fostering virtue through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s the first; adhere to the“four services”consciousness, reinventing the open“big moral education concept”around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 temperament, cultivating scientific spirit, and cultivating broa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on the method path, focus on building a“three full education”system.

Key words  moral education; humanism-bas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eat moral education; three full education

Author  Cai Zehuan, professor of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430212); Zhan Xingfang, lecturer of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以人为本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