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2020-05-11剑,王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成果应用型指标

杨 剑,王 丽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20世纪后期传入我国,一经传入就引起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国外发展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也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随后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实践以及各种理论研究逐渐在我国学术界、教育界兴盛丰富起来。虽然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良好,但是与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有关的研究显然处于滞后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仅是研究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检验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不仅要在可操作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指导下,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过程、师资力量、学员素质、指导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以科学理论作为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更要对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科学的考量和探查,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弥补和挽救。[1]

一、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涉及的范围广大,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业实践平台、校企合作产业支撑及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培养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时也就相应变得十分困难。

1.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需要顾及的层面

不同学者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所涉及层面的看法观点也不一样,冯燕飞等人坚持认为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师资队伍、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校园环境、高校在社会中的声誉以及对学生的教学方式这五个方面是影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明等人则认为应用型大学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该从学校的管理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家庭、社会等几个层面入手,从多个层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研究;陈帆认为实践成果、社会评价、理论技能这三个层面才是评价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果的主要指标;徐辉认为可以从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能动性以及大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上的实践能力四个方面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层面

本文对于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1)学校。学校既是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平台和载体。笔者通过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应用型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高校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政策之后,是由言传身教的教师将这一政策在学生中执行,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发展水平是由高校中的师资队伍水平所决定,所以说这四个层面会直接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在应用型高校中的发展成果。[2]

(2)社会。学生踏入社会后亦如大海中的一滴水,跟着浪潮起伏,弱者籍籍无名,只有强者才能在大浪淘沙中闪烁出自己的光彩。在这个绚烂多彩的广阔舞台上,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到的创新创业知识也将得到充分展示,社会组织参与程度以及反应程度方面都能直接表现出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创新创业教育程度。

(3)学生自身。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和教育过程的最终体验者,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评价分析,能够直接考量到应用型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成果。[3]

二、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时需要遵守与体现科学性原则,第一,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因为评价目标既是整个评价工作的主线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目的。在制定评价体系时不能偏离目标范围,当偏离轨道之后要及时进行科学的修正。[4]第二,评价指标必须具备科学合理性。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涉及到我国整体的教育发展过程,因此它所包含的指标数量是非常庞大的,涉及面非常广,由此便需要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中遵循科学性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分析,从不同的纵横面中甄选出适用的指标。第三,在评价方法的运用和选择方面也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在评价体系中占据着关键一环的就是对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一定要充分坚持科学的原则来对评价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从而选取出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此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展开客观公正的评价。

2.全面性原则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的功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具有全面性、系统性的教育工程。[5]一方面,贯彻全面性要体现在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的层次上,而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评价活动的开展可以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整体过程以及学校、教师、学生之中来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实现“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结合,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来进行创业教育结果实现对创新创业的结果评价,同时也可以从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体系设置来进行创业教育过程实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评价。

3.操作性原则

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设置时必需体现出可操作性原则。[6]评价指标所指向的必须是能够观察、能够测量的现实具体的内容。可操作性还应该体现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在可操作性和科学选择的基础上,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方法要体现出内部与外部、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准则。例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某些评价内容所需要的指标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法获得,但是还有很多指标需要通过访谈、座谈的形式才能够获得,是无法采用数量关系进行观测的。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中,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表现在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7]

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方式与主体

1.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方式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价时应当采用定量与定性、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方面、多角度的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中评价对象的不同特征,将校内学生和教师的自我评估、企业专家评估、社会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和评估途径进行有机结合,另外还可以依据近几年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标准和教育部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进行评价。

2.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

建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需要遵循主体“多样化”原则对评价主体做出选择。具体来讲就是应用型高校中的教师、学生和社会上的企业都可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主体并进行评价。在应用型高校中进行的“自我评估”通常以学校为主体,这样的评估方式是学校对自身环境、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做出评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评价指标更加具体,评价所需资料获取也更为简单快捷,得出的结果也更加具有可信度。[8]在学校进行自我评价时,评价主体可以是应用型高校中的领导或者是招生办、就业处以及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等,从主观角度来看,他们对待工作积极热情,具有立德树人的崇高理念。由校外社会组织进行的评价,则包括了教育部门、社会事业单位等两方面的评价。一般而言,在体现社会需求上校外评价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也能够有效规避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主观色彩,所得出的结果也更为客观公正。[9]

四、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指标选择

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主要从学校、社会、学生三个角度出发,来选取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中各层面的评价指标

五、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方法

1.层次分析法

创造性、创新性、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许多高校在检验学生创新创业学习成果时运用非标准答案考试的方式,那么在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清楚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以及对创新创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呢?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对创新创业能力中的各个功能板块进行详细划分,如表1所示,根据评价对象的特征设置出更加具体且详细的评价指标,同时采用客观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各个细分的指标进行评价。[10]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引进的教育评估领域的层次分析法,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根据问题要达到的总目标以及问题的性质,将问题中的各种组成因素进行分解,随后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的总排序和单排序,以作为多方案、多指标优化决策的方法。

2.成对比较法

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对每个层次中同一水平的项目指标进行一对一比较,成对比较分析法不像层次分析法那样将分解出的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将一个总的问题拆分为若干个更为简单的问题随后采用一对一比较的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对策的途径。另外,则是成对比较分析法由于采用的是同一层次水平对立比较的方式,因此可以避免将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因素放在一起比较所带来的困难,极大地提高了对于问题决策的精确度。[11-12]同时也可根据萨蒂所提出的理论建立判断矩阵,想要实现对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进行结合,那么判断矩阵的建立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另外则是在确定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各个评价指标权重时,可依据三标度法对各个层次的指标数据重要性进行分析时所产生的一致性矩阵和最优传递矩阵来实现。

综上所述,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能够清晰直观地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成果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改正和完善。依据应用型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反馈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所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原因,从而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科学规划,进一步推进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成果应用型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验收成果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工大成果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