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教师的学术忠诚:内涵、意义与激励机制*

2020-05-10张晓报刘宇文王怡然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双一流学术大学

张晓报 刘宇文 王怡然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2015年10月,我国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双一流”建设而言,最根本的在于提升学术水平,而要提升学术水平,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学术主体——大学教师身上。具体而言,他们是否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地投入去从事学术活动,不仅关乎学术生态,而且将直接影响到其自身以及所在大学的学术产出与水平,并最终影响“双一流”建设的成效。因此,如何激励大学教师的学术忠诚就成为“双一流”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术忠诚的内涵

忠诚意味着专一或者无二心,对效忠的对象尽心尽力。从学术的性质而言,它更需要从业者具备忠诚的品质,因为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创造性行为,学术需要心无旁骛、精力集中,需要静心求索、不懈追求。从学术大家的成长史看,他们无不具有潜心向学、耐得住寂寞等学术精神与品质[1],在这背后就是一种对于学术的忠诚。所谓学术忠诚,就是指学术个体对于学术的认同与专一以及竭尽全力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而言,学术忠诚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维度。[2]

(一)学术自觉

学术自觉,是指学术个体充分认识到学术的价值,从而积极主动地从事学术活动。学术自觉最根本的是一种价值自觉,即对学术价值发自内心的认同。从深层次而言,只有学术个体基于学术价值认同而产生了对学术的自觉追求,才会有学术工作的持续激发力和推动力,而这恰恰是学术忠诚最根本的保障和内部动力。学术自觉在价值层面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学术理想的自觉追求与学术精神的自觉维护。其中,学术理想是学术忠诚最内在的影响因素,指的是学术个体树立高远的学术理想,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学术精神是学术个体在学术活动中凝聚和升华出来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一种尊重客观实际,探索和坚持客观真理的精神。

(二)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有组织自由和个体自由之别。其中,后者是指学术个体在从事学术活动过程中不受外界不合理因素的约束、限制与干扰,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从个体学术活动与外在学术环境的关联来看,如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大学都希望学术个体能够忠诚于学术,尽心尽力于学术,在学术上取得更高水平、更多数量、更具影响力的成果,为此必然会制定一定的考核指标和奖惩机制、学术制度与学术规范等。面对外在的约束与限制,学术忠诚处于更高水平的学术个体能够表现出更高的自由境界,即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在自然而然之间就体现了学术忠诚,同时又不违背外在规定。因此,学术自由可视为学术忠诚的理想境界。

(三)学术自律

如果说学术监督等是以一种外在的强制力来约束学术个体的行为,那么学术自律则是学术个体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的心理调适和约束机制。从内容而言,学术自律主要表现为对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坚守以及对学术责任的履行。其中,学术道德是学人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坚守学术道德,就是守护学者的学术良心,做到学术忠诚意蕴中的诚信,不欺人,亦不自欺;学术规范是学者团体进行学术活动的基本规范。坚守学术规范,意味着严格遵守学术准则,远离抄袭、剽窃、篡改、造假等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责任是学术忠诚的直接体现。履行学术责任,就是勇于承担和践行一个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以及自身所从事学科发展与进步的责任。

(四)学术自省

学术自省是学术个体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主动省察自己的学术行为的过程,是学术行为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是维护学术忠诚的行为保障。学术自省主要体现在:(1)反思自己在学术活动中是否发生了价值与行为的偏离,如是否把学术活动看做唯理性的研究工作而忽视了科学应用的潜在危险性,是否违背了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等;(2)反思自身是否全身心投身学术,从而充分激发了自身的学术潜能;(3)反思正在进行的学术研究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及从事学术职业以来是否已经产出了一定的学术创新成果。联系起来看,学术自律的前提实际上是学术自省,只有在以上三个方面有充分的学术自省才能实现进一步的学术调整,即学术自律。

二、学术忠诚的意义

学术忠诚实质上是任何时代背景下都需要提倡的学术特质,然而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看,它具有更加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当下的“双一流”建设而言,学术忠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提升学术水平

大学是学术机构,学术水平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以及整个国家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凡是世界一流大学,必然具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与此同时,凡是要办世界一流大学,也必然要努力达到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从现实情况看,2017年我国共有各类高等学校2 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3 699万人,占世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比例达20%,位居世界第一。[3]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差距很大,突出反映在我国现有的、全球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顶尖大学还很少。根据我国发布并具世界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2017年的排名结果,全球排名前20的大学中我国0所(美国有16所),排名前100的大学中我国仅有2所(美国有48所),排名前200的大学中我国有13所(美国有70所)(见表1)。根据ARWU的定义,“世界顶尖大学”必须排名前20名,“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排名21~100名。[4]41-48由此可见,我国目前还缺失世界顶尖级大学,世界一流大学也数量少、比例低,这与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是不相称的。此外,我国大学年均科研产出较高,但发表于世界顶尖期刊的数量还很有限,获得的世界级科研奖项也非常少。程莹、杨颉的研究显示,39所“985工程”大学2014年校均发表SCI和SSCI论文3 300多篇,其中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发表的SCI和SSCI论文数都已位列世界前25名。但这39所大学同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论文发表折合数只有0.94篇,即使中国排名最靠前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都只有7.65篇,而哈佛大学年均发表量为90篇左右。[5]对于反映学术水平最重要标志的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数学奖,我国大学更是鲜有学者获得。总体来看,2005—2015年以来,“985工程”大学整体上在ARWU中进步较快,但这种进步不是依靠顶级学术水平Alumni、Award、HiCi和N&S的促进,而是主要依靠学术成果的总体规模效应和平均规模效应PUB和PCP的推动。[4]41-48由此可见,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当前我国大学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在于扩大学术产出,而在于提升学术水平。

表1 中美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7中的表现

资料来源:世界大学学术排名2017[EB/OL].[2018-06-06].http://www.zuihaodaxue.com/ARWU2017.html。

(二)提升大学学术水平的根本是教师队伍

在大学中,教师是履行大学职能的具体主体,其知识和能力、学术和素养、精神和状态在根本上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研究的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贡献,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反映、代表和决定了学校的水平。[6]191因此,大学教师是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建设“双一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基础与根本。对此,被誉为清华大学历史上永远的校长的梅贻琦曾经言道:“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7]25与梅贻琦同一时期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也在1936年的就职谈话中说道:“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7]43从现有的世界一流大学看,它们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加州理工学院为例,它规模很小,但却是世界顶尖大学,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该校非常重视师资条件,聘请的教授都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历史上该校共有34人35次获得诺贝尔奖,6人获图灵奖,58人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3人获美国国家科技创新奖章,128人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44人是美国国家工程院成员。[8]由此我们也可以更加理解梅贻琦“大师说”的意味。与此同时,如何充分发挥大学教师在大学学术水平提升上的根本性作用,成为“双一流”建设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学术忠诚是影响教师学术产出与水平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大学教师的精神和状态是影响其学术产出与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可变性因素。其中,大学教师能否以真心诚意和尽心尽力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术,事关其自身和大学的学术产出和学术水平,进而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学术水平,并最终决定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正如文双春教授所言:“一所大学之所以被公认为世界一流,核心在于那所大学出了不少享誉世界的人物和成果,在于那所大学的教授一直致力于追求一流,因而可以预期那所大学现在和将来还可不断涌现那样的人物和成果。”反之,“一所大学里的教授如果压根儿就没有成为这种人物的梦想和行动,那么这所大学永远不可能成为公认而不是自己证明的一流。”[9]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学术研究从总体上存在急功近利、浮躁的氛围,有些学术个体或学术组织的学术理想丧失,学术精神缺乏,学术责任缺位,甚至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也屡见报端。[1]很明显,这样的态度和行为不仅将造成学术生态的恶化,更抑制了学术水平的提升。从根源来看,这些现象无不与学术个体的学术忠诚偏离和缺失相关。当一些人将心思转移到其他事物之上而把学术作为手段,或者遗忘了学术责任,他们无疑就远离了学术忠诚。因此,要克服这些问题,就需要呼唤学术忠诚,加强大学教师学术忠诚激励机制的建设。如果学术激励只重视对大学、科研院所等学术组织的激励,而忽视了对其中的学术主体的考虑与重视,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就无从谈起。

三、学术忠诚的激励机制

按照激励的主体,大学教师学术忠诚激励可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前者是大学教师本身的学术自觉、自律和自省等内在激发和约束,后者则是国家、社会以及大学对大学教师学术忠诚的外在激发与约束。本文重点是后者,探讨如何为学术忠诚的生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营造学术氛围,激发学术自觉

大学是探究真理、传播真理之所。办大学,实际上就是办一种氛围,让真理在这种氛围里得以孕育和发展,同时激发师生探究真理的兴趣和欲望——“最优秀的教授将他们的工作视为一种‘内心倾向’——受知识兴趣的驱使,而不仅仅只是一种职业。”[10]28-31一所好的大学,也必定是师生积极追求真理、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时代仍然有一批大学教师不为各种诱惑所动,不被各种压力裹挟,依旧秉持学术的初心,心系学术而无旁骛,除了学者个人的修养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所处的学术氛围。反之,如果一所大学缺乏浓郁的学术氛围,师生志趣亦不在真理,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大学。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来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培育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形成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传统。例如,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之一,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成功的核心因素就在于不断传承与创新追求真理的学术精神。[11]20-22因此,大学要实现教师的学术忠诚,首先要营造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从而激发教师的学术自觉,使其作为个体自发地热爱学术、追求学术、享受学术。

对学术氛围的营造,大学首先需要尊重学术、崇尚学术:以学术为大学之根基,把发展放在扎实推动学术进步上;崇尚真理,而不是权威、权力、权谋等其他对象;以学术成就为荣,而不是升官发财为荣;以学术及其主体为服务对象,让管理、后勤等围绕学术这个中心提供服务而非倒置。其次,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学术自由的风气。学术自由是学者安心从事学术研究最为重要的精神性条件。如果大学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趣自由研究,甚至为学术问题而担惊受怕,这不仅会打击他们从事学术的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学术职业的稳定,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是天方夜谭。正如阿特巴赫所言,“学术自由与知识氛围对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10]28-31因此,大学培育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就要包容各种思想流派,任其争鸣竞争,自由地探究和表达思想,只有这样,学术活动才能生机勃勃,卓有成效。[11]20-22当然,这并不是说学术就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伦理、道德的前提之下,国家、社会和大学应保护学者的学术自由。

(二)保障学术权力,彰显主体地位

学术权力指专家、学者对学术事务和学术活动施加影响和干预的力量。大学是探求与传播高深知识的场所,其主体是大学教师,基本活动是学术活动。因此,尊重和保证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是大学作为学术机构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大学教师作为学术专门人员,赋予其学术权力实质上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内在要求。再者,“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保证了学术标准的现实贯彻,教师通过学术权力才能够保障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从事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12]可见,学术权力是彰显大学教师学术主体性、促进其顺利开展学术活动的重要保障,也是激励大学教师积极投身学术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大学管理中行政色彩浓厚,常常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管理,以教师形式上的参与代替教师决策,学术权力在行政决策中仅处于咨询与参谋的地位,学术管理行政化严重影响了教师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行。[13]因此,无论从大学性质的角度,还是学术忠诚的角度,都需要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

具体来说,当前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重点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其一,明确大学教师学术权力的清单,即梳理大学教师作为个体(学术人员)和群体(学术组织)分别应享有哪些学术权力,如作为学术组织的教授委员会应有权审议学校学术、学位、教育教学和职称评定工作等重大事项;其二,分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种权力性质的不同[14]以及现实中以行政权力代替或干预学术权力的现象,决定了在梳理大学教师学术权力清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厘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对二者进行分离,即“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当然,这种分离并不是指二者的完全孤立,而是在有机联系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独立,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的格局;其三,建立健全教授委员会制度。要切实履行和维护学术权力,还需要建设相应的机构,其中教授委员会旨在厘清大学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彰显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力,从而提升大学教师“学术人”身份,增强主体意识。[15]对于教授委员会,当前最需要的是明确其在大学学术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并还其学术组织的本来面目,从而将大学教师参与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力落到实处。

(三)提升社会地位,增加职业认同

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对教师群体来说,是一个事关为人师表者的积极性发挥、专业素养提升乃至师资队伍稳定以及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性问题。[16]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够在思想、科学、商业等事业中令世界刮目相看,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教育与教师重要性的充分认识。[17]反之,教师社会地位的低下则会打击大学教师的学术积极性,不利于学术的持久和繁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知识分子包括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但声望、财富和权力不平衡。与其他专门职业相比,大学教师的声望很高,但实际地位相对较低。[6]212突出反映在当前我国大学教师的待遇总体上还比较低。根据2013年“高等学校教师薪酬调查”课题组对84所高校教师进行的薪酬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高校教师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18]这导致大学教师为了满足和增加基本生活所需,往往依靠申报项目和发表论文以获得额外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学术难免变成手段而非目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待遇低所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大学教师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兼职。麦可思研究显示,50.1%的本科教师和52.7%的高职高专教师曾有过为增加个人收入而兼职的经历。[19]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精力的分散。因此,要实现学术忠诚,就必须通过多项措施来提升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学术职业中收获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能够心无旁骛地安心于学术。

要提升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至少需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正确而充分地认识高等教育以及大学教师之于高等教育的意义。唯有如此,才谈得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保障和提升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才有可能,才会出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20]其二,弘扬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师为主体,道为内容。尊师就要重道,重道必要尊师,不尊师就无法弘道,不弘道尊师也无从谈起;其三,提高大学教师的物质待遇,促进其专心求索。经济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了社会地位,很难说经济地位低而社会地位高。更为重要的是,当大学教师要为生存而焦虑和奔忙时,就很难保证他们是为了学术而学术,以及在面临学术之外的诱惑时能够不为所动,更无法保证他们将心思和精力完全放在学术之上。因此,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学术忠诚的一个必要基础和重要保障。从当前来看,亟须给予大学教师与其职业相适应的待遇,即要符合作为典型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超过其他非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水平、与大众的期待相一致。

(四)舒缓工作压力,保证学术从容

要使大学教师“为学术而学术,为真理而真理,为科学而科学,为哲学而哲学,为艺术而艺术,为知识而知识”,从而达至“一种无杂念的境界,一种纯净的境界”[21],不仅需要弘扬真理、提升社会地位,还需要从客观上舒缓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压力,还教师以学术的从容与平和。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大学的学术性质决定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闲暇时间是运用智力与能力的必要条件。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卡也说:“致知活动与悠闲的生活相关联,只有在悠闲之中才能致力于真理和学术的探求。”[22]学术作为一项高度运用智力、旨在探究高深学问的活动,无疑格外需要闲暇,而很多科研成果和发明创造都是闲暇的产物,是长时间思考和研究的结果。也就是说,“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是需要闲暇作为保障的。进一步来说,时间自由也是学术自由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自由时空也就谈不上学术自由。然而,当前大学教师不仅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生存压力,而且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但是,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往往难以兼顾并将每个做到高水平,这就使大学教师承受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甚至违背了学术的初心,如“忙于应付升职等的量化指标,生产达到发表及格线的短平快作品”[23]。这不能不说是制度之“恶”。

从当前来看,要保证学术的悠闲,除了前文所说的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从而解除生存压力之外,还需完成以下工作:其一,减轻大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目前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总学分和总学时普遍较高,它不仅造成学生忙于完成课程任务,无暇涉猎其他感兴趣的学科和领域,而且造成教师教学任务过重。为此,大学一方面需要扩充教师数量,从而分担现有课程的教学压力,降低平均任教课程门数和学时,另一方面还要改变“教的多就是教得好”的观念,树立“少而精”的教育教学理念,精简现有课程,降低总学分和课程门数;其二,改革过度量化的评价标准与办法。为什么当前学术浮躁、功利之风较为严重?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发表论著、申报课题的数量成了学术评价的重要指标,成为决定教师能否晋升的标准。因此,为了促进学术忠诚,大学必须要改变学术评价过度量化的倾向,否则即使给予教师休假的待遇(如目前不少地方在实施的学术休假制度[24]),他们也无法真正拥有从容的心境。

(五)维护学术公平,树立良好学风

学术公平对激励学术忠诚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健康的学术氛围是激发和保护大学教师学术热忱的必要保障,是激励大学教师积极探索真理、不断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学术公平是大学教师专一于学术、真诚于学术的必要保障。如果学术竞争是论资排辈,吃“大锅饭”,甚至靠“潜规则”,无疑对那些安心学术并且成果更多更好的人而言是一种打击。此外,学术公平实质上也暗含着评价导向。当学术标准公平公正时,此时导向的是学术,因此可以发挥对学术的激励作用。反之,当本该基于学术标准的评价实际上却偏向了资历等其他因素,这时学术上的努力无疑就失去了它在评价面前的效用,不可避免地会将评价对象导向非学术的“标准”,而这很明显又对营造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杜绝学术造假和腐败问题是不利的。因此,健全的学术忠诚激励机制的构建还需要为大学教师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术竞争环境,从而调动和保护全体大学教师的学术积极性,并为他们创造宁静的心境,使他们专心学术。

创造公平公正的学术竞争环境,从观念来看,根本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失去了大学和学术这一宗旨,公平公正的学术竞争环境与良好学术风气的形成也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大学和院系管理层首先要树立这一主旨意识,并通过自身的言行向广大教师传递这种意识。其次,从实践层面而言,需要大学制定合理的竞争规则,强调学术标准,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如在职称晋升方面,主要应根据评审对象的学术水平而不是年龄或资历等其他因素。再如科研项目的评审,不仅应允许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参与,而且在科研项目的审批中应以选题的价值与意义、论证的质量、前期的科研成果等为主要标准,而不应受其学位、资历、人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评审过程中,管理部门应尽可能选择与立项人(包括课题组)无利害关系的评审人,采取“近亲回避”制度。此外,还应加强对评审主体和评审过程的监督,以避免“接条子”、打招呼等违规现象。最后,还需建立一定的投诉与治理机制,受理对不公正评审的举报,如查证属实则给予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六)加强监督治理,防治学术失范

忠诚意味着真心诚意,代表了诚实、守信,而学术的本质是对真理的探索,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然而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频被媒体曝光,学术丑闻日益增多,造假学术行为越发猖獗,大学学术生态面临空前危机。[25]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说明学术忠诚出了问题,而且有力地说明了仅仅依靠学术自律无法强有力地实现学术忠诚。因此,学术忠诚激励机制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外在约束,即对学术失范的监督与治理。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学风监督的专门机构。2006年,教育部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较为严重的现状,成立了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但其面向的是“哲学社会科学”,而且定位是“学术规范、学术道德、学术风气建设的指导机构和咨询机构”[26]。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建议将面向拓展为所有科学,同时增加“监督与处理机构”的定位;其次,高度重视期刊社、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在防治学术腐败方面的作用。学术作品包括抄袭、剽窃、虚假以及低水平作品主要是通过出版单位的出版而“面世”的,因此出版单位的把关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应对每一个环节严格审查,从中识别虚假,最大限度地防止学术失范现象的发生。[27]与此同时,还要对出版单位进行监管,对其中把关不严尤其是充当学术腐败推手的进行治理;再次,加强法治,严惩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当前学术造假在国内已完全产业化,铺天盖地的代写硕博论文和代发核心期刊,这一切都和利益紧密相连。解决诚信问题、改变功利文化是根本,但这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最有效的还是严惩学术造假者,增加学术造假的成本和代价。此外,还可将造假者所在大学记录在案,影响其每年的经费拨款,这样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所在大学包庇、容忍这种行为,更好地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综上所述,“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提升大学的学术水平,而提升大学学术水平的根本在于大学教师,在于他们身在学术的同时是否还志在学术、安于学术、尽心尽力于学术。因此,如果没有对大学教师的学术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健全、有力的学术忠诚激励机制,“双一流”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从学术生态的角度来说,大学处于一定的生态环境当中,这种环境对大学主体与活动有直接而强烈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大学的发展。学术忠诚作为大学教师的重要品质,也受到这种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术忠诚激励机制的意义就在于,创建一种良好的学术生态和学术环境,让学术忠诚可以在其中生成,同时尽量避免不良环境对学术和学术忠诚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高水平学术的生长。

猜你喜欢

双一流学术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