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

2020-05-09王剑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大数据

王剑彪

摘 要:大数据对时代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随着各项技术的应用给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注入更多的推动力。大学生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也发生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和价值认知也出现明显的转变,这样就给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带来更多的挑战。而大数据对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挑战,同时也提供更多的机会,有着较强的研究价值。所以高校应该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给大学生开展更高质量的思政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认知。

关键词:大数据 高等院校 思政教育 精准教育 价值认知

引言

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大数据对生活发展造成诸多影响, 更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认知和价值理念。高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能丰富思政教育的方式,但是也给思政教育带来更多的挑战。所以高校需要对大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合理借助大数据对学生们开展更高层面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希望本次研究可以给高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推动学生实现健康的成长。

一、大数据给高等学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分析

一方面,高校未能树立较强的大数据使用意识,制约大数据的应用效果。很多高校没有对大数据进行科学的认知,也没有在思政教育中合理应用大数据,这样就影响大数据对思政教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另一方面,大数据让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环境更加复杂[1]。学生们可以在大数据平台中获取比较多的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资源蕴含多种价值取向,会对学生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态度造成影响,容易让一些大学生出现错误的行为态度,不能坚定自身的共产主义信仰。

二、大数据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供的机遇

大数据虽然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带来一些挑战,但是也提供着多种机遇,需要对其进行深度的思考。所以高校需要对大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合理借助大数据对学生们开展更高层面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态度。通过对相关的学术资料进行整合得知,大数据可以给高校把握学生们的思想认知情况提供载体支持。高校对大学生们开展思想教育时受到多种挑战,所以需要科学把握学生们的思想特点,更好地进行思想领域的教育[2]。高校可以立足大数据建立学生资源数据库,通过各种载体对学生们的思想动态进行分析和把握,根据数据变化情况对学生个体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表现开展合理的思考,从而对他们开展更加科学的思政教育。

同时,大数据给高校所进行的思政教育工作提供针对性的保障。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学生群体的价值认知以及思想特点进行分析,也能掌握最新的思想动态。这样可以对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以及价值领域的引导,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更好保障思政教育的合理性。借助大数据的合理应用,高校可以开展精准教育,努力给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

三、在大数据影响下高校合理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思考

1.科学树立大数据的工作意识,开发全新的教育数据平台

本文认为高校应该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给大学生开展更高质量的思政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认知。基于大数据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高校应该科学树立大数据的工作意识,开发全新的教育数据平台。高校应该对大数据的应用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思考如何借助大数据对学生们开展更高层面的思政教育,促使学生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认知。同时,高校应该立足大数据对思政教育平台进行设计和研发,通过对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可以对群体以及个体行为进行比较精准的把握。通过对这些信息开展有效的整理和分析,能获取学生们在专业知识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数据信息,更好地对他们开展思政教育以及行为干预。

2.重视进行人才队伍的组建,强化思政教育的引导效果

因为借助大数据对学生们开展思政教育是一项挑战,所以高校要想借助大数据开展更科学的思政教育就应该保障队伍建设的质量。通过重视进行人才队伍的组建,高校可以强化思政教育的引导效果,促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一方面,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开展顶层设计,重点对相关人才进行整合,更好地开展职能部门的建设[3]。这样可以让教育者对相关的数据信息开展整理和分析,逐渐打造更高层面的人才培养格局,从而更好地开展思想教育和价值领域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需要积极开展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强化他们利用大数据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学生们进行科学的价值教育。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或者是外出进修,同时引导他们开展数据应用的交流和探究,以此建立复合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3.强化制度建设,搭建全新的工作机制

高校借助大數据对学生们开展思政教育和之前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大差异,而要想借助大数据强化思政教育的成效性,高校也应该强化制度建设,搭建全新的工作机制。高校应该组建大数据思想教育的工作小组,积极吸纳高素质的教育人员投入到思政教育中,共同制定思政教育的方案和计划。这样可以让高校创建更高层面的思政工作格局,开创思政教育的全新局面,以此推动思政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语

结合学术资料和当前的大数据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得知,虽然大数据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挑战,未能充分发挥出它所具有的引导作用。本文认为基于大数据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影响与挑战,高校应该科学树立大数据的工作意识,开发全新的教育数据平台。同时,高校也需要重视进行人才队伍的组建,强化思政教育的引导效果。通过实施以上教育工作,高校可以开展精准教育,努力给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思政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娇华.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数码世界,2017(13):192.

[2]杨定.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及创新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15):54.

[3]潘宏佳.探究大数据时代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应对[J].经济师,2019(1):202-202.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大数据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