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灵感”与创作

2020-05-09张智学

戏剧之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灵感孤独艺术创作

张智学

【摘 要】灵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不可知的状态,柏拉图称之为“迷狂”,后世的许多作家诗人,也多称赞“灵感”的美妙之处。由于灵感的产生涉及众多方面,使其仍然具有神秘色彩。本文着重探讨“孤独”与灵感以及创作的关系。

【关键词】孤独;灵感;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216-02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关注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问题,除了研究作品之外,也不断研究创作主体——什么时候能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很多时候,都逃不掉勤奋学习、积累经验和灵感到来这两种情况,一种是人为可以主观控制的;另一种看似是不能人为控制的,而实际上,灵感的产生与勤奋学习、积累经验是有关系的。然而,除了与勤奋学习、积累经验和灵感之外,本文着重从创作主体的精神状态——孤独这个角度,来论述与灵感以及创作的关系。

一、孤独与灵感的含义

“孤独”这个词,有以下含义:一是幼儿无父和老而无子。二是孤立无援,孤单无助。三是孤单寂寞。四是少数。本文中所探讨的“孤独”更偏向“孤单寂寞”。

“灵感”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只有相类似的如“应感之会”。其多是一种神奇的感觉,灵感到来之际能够让作者有“海浪汹涌卷天去”的浩荡平坦之势,文思泉涌即是如此。而当灵感没有到来的时候,写文章颇有“坎坷山路难攀越”的崎岖颠簸之感。在西方,最初则有柏拉图“迷狂”之说,即是一种狂乱、与正常时候不同的状态。在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灵感”解释如下:“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二、孤独让客体强烈主观化

孤独的时候,全世界都充斥着主观情感。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极其容易被赋予主体的情感,而主体不一定能够完全承受住这种感情,只能进行发泄。创作则是一种方式,利用创作的快感来抵消内心的情绪。此外,由于创作个体陷入孤独状态,更容易引发深思,即发呆、思考的状态,能够更充分地和内心潜意识进行交流,继而容易激发出灵感。由于情感迫切地需要倾泄,而只有灵感能够做到使其倾泄速度增大。柏拉图所说的“迷狂”,便在于“迷乱”“癫狂”的非正常状态。孤独的个体更多处于沉静状态,更多与自我对话,进而更容易逃离现实的世界。

对于写作者来说,文字表达的,更多是内心的深思愁思,是在孤独状态下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对自我的思考。由于孤独是一个人的状态,更是内心处于孤立的状态,因此,这个时候外界的人、事、物都是与孤独者内心隔离开的。写作者更能以上帝的视角,或者是一种救世主、伟大哲学家的角度来审视整个世界,包括自己。由此产生的思考和感想,同主观对客观世界筛选后的物像,结合形成一种境界。外界的种种物像已经不再停留在其表面的意义上,对于孤独者来说,客观物像已经被自己赋予了强烈的感情和非凡的意义。它们的存在是激发起感情也是抒发感情的。

三、孤独与原生态思维

原生态思维,在这里是指没有受到污染的思维,倾向于思维的纯洁性。是一种天然单纯的状态。虽然孤独无法让一个人完全回到这种状态,但至少会让一个人回到这种状态的“一些”。孤独的时候,主体已经将自己与这个世界相隔离,因此其思维也不会受到杂乱外界的影响。原生态的思维能将主客体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犹如“神与物游”。正是因为思维处于一种没有被破坏的状态,这时候的想象力、注意力、思想凝聚力能够更容易、更高效出现,也有利于灵感的产生与爆发。能够将所见之像更加全面呈现在内心之上,同时未曾所见之像也能够通过想象更容易地呈现在内心之上,为创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

原生态思维能够被美好的外界塑造出新的模样,物与思维和心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就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只要有一点实事实物触动他们的思路,他们立刻就生出一种意境,在一弹指间就把这种意境渲染成五光十彩。”就像小孩子的世界更加简单,他们的想象力也更加丰富。越是简洁,越是容易不被其他事物所打扰,所见之物更倾向于本来的面目。同时,小孩子也更容易陷入自己想象的世界之中。与此类似的,原生态思维也能让人更容易地陷入到自己想象的世界之中——一个即将创作的艺术世界。

四、孤独能够让人更加敏感

孤独的时候,内心与外界就有一个隔膜,不能被外界打扰,也不希望被外界打扰。这时候,主体相当于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这个世界的产物,包括自己。然而由于人又是群居动物,总是需要并且迫切期望得到外界(偏向人类社会)的肯定,这时候孤独的人会变得敏感。虽然内心渴望得到认可,但是主体不会选择直接的方式得到认可,因此会激发潜意识创作的冲动。

敏感的内心让主体极易通过各种微小的事件,产生感情或者感想,这为创作奠定了情感基础。另一方面,敏感让主体更加注意客观世界的变化,包括客观世界存在的本来物像。客观世界影响主观世界的情感变化,主观的情感变化也影响客观世界,两者相互促进,從而有利于主客体的相互统一,彼此交融。正如历来被强调的“情景交融”,孤独所造成的敏感使主体想要在自己的世界中得到承认。有了情感基础和物质基础,创作所需要的灵感也就更容易孕育而生。

五、孤独与内心平静

如上所述,一个人处于孤独的时候更偏向一个人的世界,不希望、不愿意被外界打扰,独自在自我的世界中沉思。虽然主体的感情和思想会波涛起伏,但是其内心一定是平静的。内心的平静与安详,是不受外界喧嚣嘈杂和浮躁不安所影响。内心安静能够让一个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物我的相互交融。

平静的内心所见之物也必然恬淡自然、意境深远、开拓非凡。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他所强调的“平静”,外化则是“孤独”的状态。如禅宗,多有打坐的要求,就是通过冥思让人达到一种内心平静安详的状态,能够平和地回忆自己过往的事情而不会被感情影响,如同身临仙外之境而神情怡然。这种“神情怡然”的状态有利于灵感的产生和创作的进行。当然,不仅是文学上的创作,包括科学技术的“创作”、学术的“创作”,都需要这种“孤独”的状态。因为唯有这种“孤独”的状态才能让一个人更加全神贯注地去做一件事。

相比较而言,在浮躁的环境下,创作主体根本无心思无精力专注于某方面专业领域,创作更无从谈及,更无须说进行“灵感”类型的创作。毕竟“孤独”的沉静是独自的,不能受外界干扰的。这样就导致文学的创作更加浮躁,没有文学价值或者文学价值含量低。文学的创作过程是离不开“孤独”过程的。

六、结语

综上所诉,虽不能保证“孤独”状态下一定能够产生灵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孤独状态更容易产生灵感。同时,“孤独”本身也有利于主体进行创作,比如,更加注意自身与客观事物,能够融合主客体等。虽然“孤独”看似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和状态,至少比起“活泼”“外向”“合群”,“孤独”则显得更加冷清而不被众人喜欢。

但是自古以来,凡是在艺术创作或者科学技术有所成就的人都会经历“孤独”。毕竟“孤独”的状态有利于精力、注意力的集中,而对那些人来说,“孤独”可能也算不得是孤独了,相反更是一种有利于创作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30-36.

[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7-20.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0-138.

[4]刘亚,周长江,杨哈韬.灵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34-1842.

[5]周治金,陈永明.灵感及其实质[J].心理学探新,2000,(01):12-16.

[6]孙丽君.作为“显现”的灵感——文艺创作灵感的现象学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5,(10):56-61.

猜你喜欢

灵感孤独艺术创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游走在音乐创作间的顿悟
圈套里的个性化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