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2020-05-09王陈城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重庆市作用

王陈城

摘 要: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是“三农”问题。我国农业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继续稳定性增长,才能更好地、全面地建設小康社会。当前,我党指出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由本来的农产品生产总量缺乏已转变为农业产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因此要求我国必须推进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农产品的效果。在三峡库区下,以重庆为例,通过对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深入探究和讨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作用;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8.006

三峡库区主要是指长江三峡工程淹没的地区,包含了重庆市和部分湖北省。为建设三峡工程,中国政府进行了三峡大移民,使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重庆市更具代表性。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农村),各个经济部门及其所属各门类、各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简单来说,市场根据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波动,来改变农产品生产的结构,最后两者达成一种协调的关系。

1 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1.1 重庆市农业经济概况

重庆是一个集大库区和大山区、大型工业和农业、大城市和大农村同时存在的复合型直辖市,其中农业经济在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重庆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重庆市农村人口有1753.01万人,占重庆市总人口的51.7%。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2017年的重庆农业的GDP为1339.62亿元,其比重在6.9%左右,比重虽小但影响大。因而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重庆市的农业经济,才能逐步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只有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以及供给侧改革下,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升级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从而进一步促进重庆市的农业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1.2 重庆市农业概况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全市幅员面积为8.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占95%,山区丘陵占98%,重庆主要是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从气候上来看,重庆市位于中亚热带,气候为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热、冬季暖等特点。从农业经济上看,根据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重庆市全市农、林、牧、渔业以及服务业的生产总产值达2009.36亿元,同比增长2.09%,重庆是以种植业发展为主的农业经济。

近年来,重庆深入研究和贯彻了总书记关于做好农村、农业和农民工作的重要论述,重庆市依靠独特的丘陵和山区资源,坚持生态农业、优质农业、品牌农业,做好“品种繁多、规模小、质量高、价格实惠”的现代化特色农业,促进柑橘、生态畜牧业、茶业、榨菜行业、绿色渔业、特色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关于探究和分析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情况如何,本文根据重庆市2003—2017年的统计年鉴数据进行分析,在2005年的时候重庆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为488.57亿元,重庆市的种植业的生产总值为270.12亿元,占重庆市农业生产总值的55.29%;重庆市的林业产业的生产总值为14.58亿元,占比为2.98%;重庆市牧业产业的生产总值为177.64亿元,占比为36.36%;重庆市渔业产业的生产总值为18.33亿元,占比为3.75%;重庆市新增的农业林牧渔服务业产业的生产总值为7.9亿元,占比为1.62%。经过十五年的共同努力,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的生产总值在2017年实现了2009.36亿元,作为重庆市的农业产业主体的种植业其生产总值为1193.69亿元,占比为59.41%,由于受大自然的条件限制,重庆市的种植业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规模有限,但种植业依旧是重庆市农业产业中的主要产业。

自2003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由原来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调整为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农业林牧渔服务业。作为占比较大的种植业来说,从2010年开始出现向下滑动的走势,从2010年的61.04%降至2017年的59.41%。在2004年,重庆市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25.42%,其中种植业增长率为23.26%,林业为24.74%,畜牧业为30%,渔业为15.94%,农业林牧渔服务业为15.83%。至2017年,重庆市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降低到2.09%,其中种植业增长率降低至3.64%,林业增长率降低至15.98%,畜牧业甚至负增长,其增长率为-4.15%,渔业降低至11.12%,农业林牧渔服务业降低至13.18%。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十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强农产品的效果。从重庆市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上来说,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由此得出,调整农业结构并优化升级有利于发展重庆市的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改变农业产业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种手段,能督促农业经济的发展。

根据重庆统计年鉴的显示,2002年,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的总产值为460.98亿元,种植业为264.08亿元,林业为13.51亿元,牧业为166.20亿元,渔业为17.20亿元,合理改变和升级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结构,于2003年重庆市调整了结构,添加了农林牧渔服务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88.57亿元,其增长率为5.99%,通过协调各生产要素,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途径

3.1 要素转移效应

当不同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出现主动性流动或被动性流动时,部门或企业在资金、资源上会出现一定性的擴张或收缩的情况,这也表示着经济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动。在重庆的农业产业结构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重庆市的农业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要的发展对象,牧业其次,而其它几个产业的所占比重都不高,甚至加起来都不及种植业的所占比重。相反的是重庆市的种植业的生产效率却是十分低的,而林、渔和服务业的比重整体趋势是上升的,生产效率是可观的。在2003年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改动,大量的生产要素和劳动转向了林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从而增加的农业生产总值,还发展了农业经济。用长远目光来看待这件事,结构与调整彼此之间的相互摩擦等作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长期的稳定性发展。

3.2 生产优化效应

农业生产的优化要求我们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经过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资源要素的合理协调,有利于让各农业部门可以均衡发展。改变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优化升级的一个变动的过程。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不断地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传统农业是一种在自然资源的条件下,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的小农经济,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等劳动方式,机械化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而现在的农业,不断机械化,不断规模化,向着农业现代化一步一步靠近,这也促使农业生产在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这就是生产优化效应。

3.3 区域布局效应

在区域布局上,合适的调整重庆市内的农业产业机构,无疑会推动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重庆市的区域农业产业的结构也在不断地改变并完善,相应的会使得重庆市区域的经济结构不断提高,这也是区域布局效应。区域经济结构的产业结构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中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增长规模和区域经济结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发展,相互制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合理的区域布局,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 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调整农业要素供给

农业要素供给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只有合理协调和优化农业要素供给,积极推动要素转移,从而才能改善重庆市的农业产业的结构,做到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当然,作出调整需要面对诸多困难,也需要面对诸多因素,例如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条件、农村人口以及农业土地资源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始适当的农业产业结构变动,且以基于农业用地的最低保障为前提。人口因素也是对农业经济中相对重要的一个因素,应当确保农村劳动力资源均衡配置,合理调整农村的就业结构和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仍然存在明显的农村发展不足和城乡贫富差距,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农村资金比较充足,但是却极为不平衡,资金供应紧缺。而自然环境条件则是农业最大的限制条件。

4.2 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来达成,也是推动实现重庆市农业经济长期的稳定的且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等,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及实行区域布局等手段,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经济增收、农村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只有有效地、合理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只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才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重庆市的农产品品质和农业专业化程度。

4.3 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农业技术的创新。我国农业技术的创新性发展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影响因素。所以要重视农业科研的投入,才能保障农业技术的水平,稳定地推动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是现代集约化农业与高度商品化农业共同发展的过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要符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农村发展的趋势。同时,我市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健康、绿色地发展生态型农业,减少土地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为我市农业发展营造有力的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最后,我市要加强农村宣传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机械设备使用教育等,提高农民的自身素养和自身生产技术,造就一批有学问有技术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加强农村的经济活力,才能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广东农业科技学,2011,(9):193-196.

[2]刘后平,何宇飞,陈月澈.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9):76-80.

[3]万将军,沈茂英,邓伟.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变化评价与对策建议——基于重庆市的面板数据分析[J].农村经济,2018,(06):43-48.

[4]他金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9,(20):13.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增长重庆市作用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