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2020-05-09凌义铭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措施

凌义铭

摘 要:随着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迅速上升,如何合理有效的处理生活垃圾导致的资源浪费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可以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分类不仅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把废弃物重新利用起来,这对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增长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发展,针对实现垃圾分类和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剖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垃圾分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8.004

0 引言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正式实施强制垃圾分类,一时间“垃圾分类”这一词迅速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城市居民们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正不断地加深。对比其他国家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政策制度,比如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这种劝导式的垃圾分类方式似乎已经没有意义。而现阶段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期,所以强制实施垃圾分类变得很有必要。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从这个角度看,垃圾分类制度的成功实施对于我国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实践性意义。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能够更加有效的将资源再利用起来,为健全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基础保障。

1 循环经济概述

1.1 文献综述

循环经济的思想最先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将循环经济概念引入我国后,学者便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对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陈兴鹏、陆学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中對循环经济研究的核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和最优配置是研究循环经济理论必须坚持的原则;学者陈德敏也认为循环经济的内涵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并阐述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对循环经济理论概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卫思瑜在“关于循环经济法基本问题分析”中对循环经济法的特点以及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一些分析;乔新蓉对循环经济法的立法价值进行了研究探讨;冯之浚教授则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概念,他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在他所著的书中围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自己的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在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以及发展状况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而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对循环经济的相关知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为建立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1.2 基本概念与原则

循环经济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作为基本原则来反映其运行方式,它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视为核心内容。在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循环经济是要求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反映自然资源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能够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品的排放。“减量化(Reduce)”是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出发,用尽可能少的原料生产出预定的产量,保证资源的节约使用,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再利用”(Reuse)是使产品运用它最大的使用效能,通过修复、回收、再制造来延长物品的使用期限;而“资源化”(Recycle)则是要求把废弃物转换成再生可利用的原材料,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达到废弃物品的最小排放,从而提高经济的效益。

1.3 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

已有文献表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它将“废物变为财富”这一理念作为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产品的节约使用以及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把资源最大限度的使用发挥出来,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

从这方面看,垃圾分类将会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开端,垃圾分类不仅仅要考虑自然资源减量化的问题,还要考虑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的技术问题。经过一定的分类处理,可以把厨余垃圾转化为沼气或者用于燃烧发电,对于塑料瓶等塑料用品可以粉碎后再利用,而对于废旧电池及电子产品这些有害垃圾可以进行无害化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当前,垃圾分类在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阶段都融入了循环经济,所以实施合理有效地垃圾分类标准是发展循环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目标。

1.4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良好开端是实现垃圾分类,而系统的垃圾分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不仅减少了垃圾处置量而且减少了土地占用,如果能够形成一套有效处置垃圾的科学管理办法,就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从而推动经济的良好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在循环经济理念的基础之上大力寻求创新之路,同时也努力把握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推动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链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并进开辟了新的方向。

1.5 本文创新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垃圾分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是站在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视角下对于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垃圾分类的处理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从这个角度探析循环经济发展与实现垃圾分类所面临的挑战,顺应新时代的社会要求,为建立一个完备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提供了新的参考价值。

2 实现垃圾分类与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8年全国202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13亿吨,而全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已接近4.7亿吨。预计2019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将达到2.22亿吨。若想尽快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应该明确目前我国在实现垃圾分类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缺乏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虽然我国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且部分法律法规已经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精神。但客观上,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垃圾处理法律制度。

从现有的法律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涉及垃圾的分类回收规定还存在空白之处,大部分法规只侧重于垃圾的清扫、处置及相关管理方面,由于这些不健全的垃圾分类政策法规导致了居民对于分类投放没有很强的意识。而从总体上看,国家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设方面还缺少一定的投入,有些规定相对简单,还有些法律法规没有实际的可执行性,使得资源的循环利用缺乏相应的保障。

2.2 垃圾分类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们国家在21世纪初已经把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作为全国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的第一批城市,相继开展了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但是,除了这些城市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外,大多数中小城市仍然处在推行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从全国各地开展垃圾分类的情况看,对垃圾量的减少效果还不够明显,分类处理的情况也不理想,存在着分类不到位,没有达到分类要求等一些问题。

2.3 循环经济发展意识淡薄

尽管我国在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已经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探索,但对于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还缺乏系统的认识。由于没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区、部门和行业在发展思路上只注重开发而忽视了节约,片面地追求GDP增长而忽视了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除此之外,广大居民对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缺乏深入的了解,还没有形成公众的责任意识。

3 相应的措施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了关于垃圾分类的工作,他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时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带动下,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而对于垃圾分类的处理工作,我们还需要从基础做起,在源头方面发现问题,抛弃传统的处理体制,创新垃圾处理方式,不断地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各项法规和相应管理体系

在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政府始终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完善法制基础,一是通过立法明确分类投放是垃圾产生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通过逐层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二是制定一系列必要的优惠政策,对那些遵守分类收集要求的居民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對那些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还要设定相应的惩罚机制,做到让垃圾分类成为人人皆知,人人皆守的规矩。

除此之外,小区物业管理在实现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物业管理应该按照具体情况对整个小区做科学、统一的规范垃圾收集容器的设置,不能只是简单地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来分类,要做进一步的细分。主管部门还需要加强对物业的管理,不断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明确小区物业在垃圾分类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并要求物业加强对居民垃圾分类的服务。

3.2 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垃圾分类新机制

国家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和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从而保证垃圾分类工作有效的开展。可以适当地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垃圾分类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创新垃圾投放的收运机制。比如可以通过在示范区成立试点,建立不同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一是有人监管值守的垃圾分类驿站;二是实行定时定点的流动收集;三是在部分有条件的小区设置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箱等。

3.3 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科学知识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工作,在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还要多注重公众的参与感,努力为公众参与提供尽可能多的途径。其次,应该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的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校园、社区、企业、农村;并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传播垃圾分类理念知识。最后,要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教育,通过校园教育、单位培训、社区课堂以及入户宣传等方式,营造宣传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新局面。

4 推动垃圾分类和循环经济的新发展

4.1 建立一个垃圾全程分类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涉及的环节比较多,相应的管理链条较长,投放、收集、运输以及处置过程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整个垃圾分类工作前功尽弃。所以构建一个从源头到末端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是分类投放环节,各个地区要落实公共场所、居住区分类容器的改造;其次是收集环节,要规范关于生活垃圾驳运的工具以及分类驳运模式;再次是分类运输环节,应该要加强对环卫收运作业的监管,杜绝混装混运的现象;最后是处置环节,对于不同类别的垃圾要分别进行核定,提高湿垃圾资源化能力,提升干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

4.2 形成牢固的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如果没有投入足够多的先进技术,循环经济对于经济效益和环境目标的追求会难以实现。近年来,我们国家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保护活动,不断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也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方式,这对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起到了牵引作用。科技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动力,应该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积极解决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4.3 构筑发展循环经济的公共服务平台

目前,循环经济理念还没有在全社会普及,大多数企业和社会公众对于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的意识需要不断加强。从这方面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市场化服务为向导,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建设一个高效、实用、可靠的循环经济服务平台很有必要。因此要积极地把循环经济信息服务平台推向公众,让公众及时了解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信息。此外,建立这种服务平台还能推进企业之间以及城市之间在循环经济发展领域中的信息互通互享,有效提高我国循环经济信息化应用与公共服务水平。

5 结语

总而言之,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垃圾分类实施的视角下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能够更好地分析当前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垃圾分类对居民来说是一件小事,对国家来说却是一件大事,我们应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养成日常分类的好习惯,而对于循环经济的探索还需要不断地前进,希望本文能够为实现循环经济良好发展提供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鹏.浅析基于循环经济的垃圾分类处理现状和发展建议[J].山西农经,2019,(14).

[2]潘维禹.浅析循环经济问题[J].商讯,2018,(14).

[3]Promoting circular economy at global level [J].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2019,(01).

[4]武永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研究[J].经贸实践,2018,(15).

[5]邓丽霞.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及处理策略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07).

[6]李云燕,段晨曦.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J].环境保护,2016,(17).

[7]赵功.北京市垃圾分类调研与探析[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04).

[8]王丽.我国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市场,2018,(04).

[9]田建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

[10]孙佑海.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根本之策是完善循环经济法制[J].环境保护,2019,(16).

[11]卫思瑜.关于循环经济法基本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10).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