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视角下《三顾茅庐》的文本解读

2020-05-09王贇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解读

王贇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本书结构宏大,情节曲折,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三顾茅庐”是小说《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经典章节,在全书的情节发展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其情节在整部小说中有着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的完整结构。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的《三顾茅庐》一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其内容主要从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开始呈现。因此,拟从有利于教学的角度对该节选文本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化意义等略加探讨。

关键词:教学视角下;《三顾茅庐》;解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8.090

1 《三顾茅庐》的写作技法探究

其实就整本书而言,“三顾茅庐”这一故事的核心应当是后半部分的“隆中对”,因为该书的后续情节几乎可以说是对“隆中对”提出的策略的具体实施,这一点下文会具体展开论述。而作者大费周章的地方却偏偏在“三顾茅庐”的经过上,这一过程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仅用“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一句话带过,而在《三国演义》里却花去了作者不少笔墨,也可以说是作者虚构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情节。那么这一情节的安排和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呢?

1.1 蓄笔艺术

蓄笔又称蓄势,是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手法,简而言之就是人为地制造阻碍和干扰,以此来拖延情节的发展。《三顾茅庐》的故事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大的张力和神秘感,也与其堪称一绝的蓄势技法分不开。文本开头就交代了“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事实上,联系前文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次“不遇”也正是情节设置上的两大曲折,蓄笔技法随处可见。而刘备第三次光顾时,诸葛均给出了“将军今日可与相见”的肯定回答,也即作者向我们表明了刘备一众人此次的造访并未扑空,按照传统小说的情节发展,应当是迎来了刘备历经磨难终于同诸葛亮相见共商大事的大团圆结局,然而《三顾茅庐》的“第三顾”妙就妙在作者依然设置了诸多阻碍,但其情节的曲折性同前两顾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读来不仅没有画蛇添足之嫌,反而还增添了一种柳暗花明、拨云见日之感。

毛宗岗在对《三国演义》进行评述时,把第三顾的曲折概括为“九曲”,分别是:①“妙在诸葛均不肯引见,待玄德自去,于此作一曲”;②“及令童子通报,正值先生昼眠,又一曲”;③“玄德不敢惊动,待其自醒,而先生只是不醒,则又一曲”;④“及半晌方醒,只不起身,却自吟诗,则又一曲”;⑤“及初见时,玄德称誉再三,孔明謙让再三,只不肯赐教,于此作一曲”;⑥“及玄德又恳,方问其志若何,直待玄德促坐,细陈衷悃,然后为之画策,则又一曲”;⑦“及孔明既画策,而玄德不忍取二刘,孔明复决言之,而后玄德始谢教,则又一曲”;⑧“孔明虽代为画策,却不肯出山,直待玄德涕泣以请,然后许诺,则又一曲”;⑨“及既受聘,却不即行,直待留宿一宵,然后同归新野,则又一曲”。由此结合前两顾中刘备希望的接连落空,我们可以形象地感知到诸葛亮出场的“艰辛”,换言之也就是刘备请出诸葛亮这一过程的艰辛。而这过程越是波折不断,诸葛亮的特别与奇异就越发得到彰显。

1.2 虚实结合

在文本的前半部分,诸葛亮依然没有真正登场,但故事情节的推进却依然是以他为核心的,也可以说他是全篇的焦点人物。因此在其未出场时对于他形象的刻画主要是依靠别人的烘托,也即所谓的虚写。作者首先对刘备进行了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如离诸葛亮的住处半里开外,刘备便“下马步行”以示尊重;听说诸葛亮昼寝还没醒来时,嘱咐童子“且休通报”后让关张二人守在门口,自己“徐步而入”后见到诸葛亮仰卧着便立马“拱立阶下”;过了很长时间“犹然侍立”等。通过这一系列动作的呈现,刘备的真诚和谦恭被凸显得淋漓尽致,甚至于到达了一种近乎痴迷的境地,刘备礼贤下士、宽厚温吞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彰显,而对于刘备形象的刻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衬托出诸葛亮卓尔不群、高逸泰然的隐士形象。

此外文本中还有一个性格非常鲜明的人物就是张飞,同刘备截然不同,经历过前两次的扑空,张飞对于诸葛亮的态度是“量此村夫”,并且直言要“用一条麻绳缚将来”;面对诸葛均告知诸葛亮在家却不主动引见,张飞直呼“此人无礼”;与刘备“拱立阶下”截然相反的则是张飞第三次动怒并扬言要“去屋后放一把火”。张飞屡次三番地发脾气不仅仅体现出他性格的鲁莽和急躁,更能够与刘备的性格形成非常直观的对比,从而使得刘备的形象愈发殷勤和恭敬。而正如上文所述,刘备的殷勤与恭敬实质上还是为了使得诸葛亮的形象更为立体生动。

通过刘备的正衬和张飞的反衬来烘托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其实都是立足于虚写这一点,而当诸葛亮正式登场时,作者的笔锋立刻由虚转实。先通过刘备的眼睛描述了诸葛亮遗世独立的外貌,再对著名的“隆中对”进行细致描述,其中诸葛亮对形势的一番分析真可谓字字珠玑,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效,集中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至此诸葛亮这个人仿佛活过来一般,直直站立在读者的面前。

教材中节选的文本篇幅并不长,文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却十分鲜明,即使不联系前后篇目张飞的急、刘备的诚、诸葛亮的隐也都能顺利刻在读者的心中,不得不说这与作者虚实相生的笔法是分不开的。

1.3 细节描写

(1)动作描写。

诚如上文所述,刘备的真诚与谦恭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刻画出来的:他由“下马步行”到“徐步而入”再到“拱立阶下”,姿态愈发谦卑甚至隐隐透露出一丝讨好的意味,他礼贤下士的形象也就自然而然显现出来了。基于此,一心想要追随一位“明主”的诸葛亮也就再也没有理由和顾虑继续遁世草庐之中了。因此,就整本书而言,刘备的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不仅使刘备的形象立体可感,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语言描写。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三顾茅庐》还妙在它情节本身具有很高的完整性,甚至于仅仅看完教材节选的内容,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就已经十分鲜明了,而各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不同,离不开每个人话语方式的独特刻画。

首先,刘备的话语方式除了恭敬以外,更多的是一种自谦甚至于自我贬低,这一点从诸葛亮出场后和他的对话中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刘备向诸葛亮介绍自己的时候自称“涿郡愚夫”,向诸葛亮讨教问题时接连用了“望先生不弃鄙贱”“开备愚鲁而赐教”等词句。即使刘备当下的处境栖栖遑遑,但与诸葛亮相比,他仍然是处于上对下的地位,身份“尊贵”的刘备能够把自己姿态放低到如此地步只为了求一位贤能之人共商大业,刘备的性格特征自然不必再多言了。

其次,关羽和张飞对于刘备三顾茅庐的态度很明显都是反对的,但是关羽的说话方式和张飞有很大的差别。刘备访诸葛亮两次都扑空的情形下,关羽也只是一字一句劝诫道:“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以及“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从这些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关羽说话的委婉程度,并且所用的语言几乎都是书面的文言的,进一步凸显关羽的个人修养。而面对同样的状况,张飞的话语显然粗俗了很多,把诸葛亮贬低为了“村夫”,不仅要拿绳子“缚将来”,甚至还要“去屋后放一把火”。在同一事件面前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一个小小的对比,使得关羽和张飞的形象都愈发鲜明。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明清小说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小市民也即平民,而《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通篇传递的其实是一种“谋略文化”,也即向读者输送的是一种精英价值观,因此才有刘备、诸葛亮、关羽这样“雅”的角色存在。由此可见,张飞这一“俗”的角色的存在是有其必要性的,不但不显聒噪嘈杂,反而不时地透露出诙谐可爱的意味来。

2 从人物诗词解读人物形象

阅读包括《三国演义》在内的四大名著时,会发现篇首、篇中或是篇末有很多诗词。这些诗词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而是小說不可分割的整体。通常而言它们不但能够为作品增添亮点,还有揭示主题、刻画形象、评价人物事件等作用。教材中节选的《三顾茅庐》中一共有3首诗词,都与诸葛亮有关。

第一首为诸葛亮在刘备第三次光顾草庐时睡醒后吟出:“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出场的开场白,表面上看是在写诸葛亮春睡醒来的一种慵懒状态,实际上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大梦”其实是四处纷起的群雄做着割据天下的英雄梦,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诸葛亮在心中为刘备构建的宏伟蓝图也即政治梦想,也即后半部分“隆中对”时诸葛亮为刘备分析的时局与形势,这里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现了他的谋略与气魄。这句诗以设问开篇,自问自答,突出了诸葛亮的自得与自信。而后两句则营造了一种恬适祥和的意境,与诸葛亮超凡脱俗的形象相得益彰,非常协调。

第二首和第三首都是借后人之口对诸葛亮的赞叹。其中第二首就是对“隆中对”这一经典事件高度凝练的概括,一句“先生笑指画图中”把诸葛亮羽扇纶巾、指点江山的形象凸显得淋漓尽致,与苏轼的那一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第三首除了对诸葛亮高尚人格的赞叹之外,还有着预示情节的作用。尤其是后两句“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就暗示了后面刘备“白帝城托孤”和诸葛亮“秋风五丈原”(即病逝在五丈原)的故事走向。读者读到此诗时便会不由自主推断后续会发生什么,而当真正读到后面这些情节时又会联想到此诗。

3 由节选走向整本书

节选文本的内容一般而言是单一的,为了更全面地把握文章内容,我们需要从整本书中搜寻能互相印证的材料辅助理解。比如教材中节选的文本主要是从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开始,到“隆中对”之后结束。前两次拜访诸葛亮都发生了什么,学生并不清楚,因此极可能对于张飞动怒和关羽婉劝的情节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甚至存在一定误读的情况。如果教师能够运用一定的阅读指导方法,带领学生填补这一板块的空缺,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精湛的蓄笔技法。

同样的,光给学生呈现“隆中对”的情节,学生未必能明白这一情节之于整本书的地位和作用,如果此时能将后续文本选择性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发现《三国演义》在此之后的故事走向完全是遵循诸葛亮的分析展开的,“隆中对”的关键作用和诸葛亮的厉害之处自然不言而喻了。

4 由《三顾茅庐》看古典作品中“三”的艺术

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国古典名著里不乏“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精彩段落。通常情况下,小说的人物和事件最忌讳的就是雷同,所以作者在刻画人物和情节的设置上一般都会可以避免这一点,但包括《三国演义》在内的一些名著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什么?其实在我国古典小说理论中有一种说法叫作“犯中见避”,“犯”即情节的重复,而“避”则是相同中凸显不同,因此“犯中见避”就可以理解为小说家刻意在情节的重复中彰显人、事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关注到重复中不同的那些部分,教会他们辨别的方法和品读的计较,让他们自己有能力去领悟古典作品犯中见避的独特艺术魅力。

5 文本蕴涵的文化价值

(1)从君主的角度来说,真正贤明的君主应当是礼贤下士、求才若渴的,对自己的臣子要有足够的尊重,就像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就臣下来说,既要向君主尽忠,也要追求一定的独立人格,就如诸葛亮在《三顾茅庐》过程中所表现的那样。这种思想和态度是自古以来儒家所大力倡导和追求的理想。

(2)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是建功立业,显亲扬名。但前提是得到贤明君主的赏识和重用。而历史上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却又是个普遍现象。因此,三顾茅庐的故事寄寓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愿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诸葛亮那样得君行道,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参考文献

[1]唐明生.《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蓄势艺术探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48-50.

[2]何东.《三国演义》中诗词运用的艺术[D].延边:延边大学,2007.

[3]刘永良.谈《三国演义》中诗词歌赋的作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2):44-50.

[4]郭建利.如何步步蓄势、犯而有别?——略谈《三顾茅庐》的写作技法[J].写作(上旬刊),2015,(12):18-20.

[5]孙绍振.王道话语与霸道话语(下)——读《三顾茅庐》[J].名作欣赏,2011,(07):22-25.

[6]胡俊生.试论“三顾茅庐”的情节艺术[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4):67-73.

猜你喜欢

解读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事与例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