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与依托孕烯单根皮下埋植的避孕效果探讨

2020-05-08林益琴潘珊杨文娟车璇

浙江实用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炔雌醇皮下口服

林益琴,潘珊,杨文娟,车璇

(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浙江 嘉兴 314000)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健康的广泛关注,有效、安全的避孕方式正在被广大适龄女性重视和需求。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避孕方法之一[1],具有高效、简便、可逆等优势。皮下埋植避孕法[2]则是一种相对新型的避孕方法,利用药物的缓慢释放,不间断、缓慢地给药,从而起到避孕效果。本研究旨在观察两种避孕方法的疗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且有避孕需求的适龄女性,根据就诊者意愿分别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和依托孕烯皮下埋植进行避孕。共纳入受试者350例,其中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口服组)200例,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埋植组)150例。所有受试者既往月经史规则,无本研究中的药物使用禁忌。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且患者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月经周期(d)经期(d)妊娠次数 分娩次数口服组 200 33.6±5.7 30.0±2.3 5.9±0.5 2.9±1.7 1.6±0.7埋植组 150 34.3±4.5 28.4±2.7 5.2±0.4 3.1±1.1 1.8±0.3

1.2 方法 (1)口服组。选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拜耳,德国,21片/盒)口服,每片含屈螺酮3mg和炔雌醇0.03mg。自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1片/d,连服21天,停药7天后开始第二个服药周期。患者每天固定服药时间并登记,如有漏服且在12小时以内需立即补服1片,下一片药物在常规固定时间内服用;如漏服时间大于12小时或口服量达2片及以上,先立即补服1片,若本盒剩余药片≥7片,则继续常规服药,同时屏障避孕法辅助避孕至少7天;如本盒剩余药片<7片,则服完本周期后中间无需间断、停药,连续服用下周期药物。(2)埋植组。使用单根型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 (Implanon)(欧加农,荷兰,1支/盒),每支含依托孕烯68mg)药物缓释控制膜0.06mm,皮下埋植。放置时间为月经期1-5天,哺乳中未恢复月经周期者可选择产后6周进行。受试者平卧位,非惯用手臂肘部弯曲外展,常规皮肤消毒,使用1%利多卡因2mL皮下注射局部麻醉,沿上臂长轴方向在内上髁上方约10cm处与皮肤成30°插入给药后水平放置给药器,将埋置剂全部推入皮下,最后触摸确认植入剂存在。术后需保持植入部位干燥和清洁。

1.3 观察指标 随访方式为电话、微信及门诊。观察受试者在用药前(T0)、用药后 1 个月(T1)、3 个月(T2)、6 个月(T3)、12 个月(T4)的各项指标,包括妊娠率、健康获益(经前期综合征、痛经改善等)、不良反应(白带异常、月经模式改变、体质量增加、痤疮、过敏、乳房胀痛等)。其中,经前期综合征改善采用经期不适问卷(MDQ)[3]进行调查,总积分越高不适程度越明显;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进行,总分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月经改变采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布的月经新分类系统[5]进行评价;同时,避孕措施前后饮食习惯未改变,体质量改变大于2.5kg为“体质量增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受试者不同时间点所测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矫正。

2 结果

2.1 妊娠率及停药原因 口服组有效避孕198例(99%),意外妊娠 2例;埋植组有效避孕 150例(100%),两组有效避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因出现临床症状不能忍受而停服者18例,脱落率9.0%;埋植组因不能忍受而取出植入物者15例,脱落率10.0%,两组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停药原因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受试者停药原因[n(%)]

2.2 健康获益 (1)两组共有82例出现经前期综合征,其中口服组53例,埋植组29例。两组T0时MDQ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埋植组MDQ评分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2)两组共 131例出现痛经,其中口服组79例,埋植组52例。两组T0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埋植组 VAS评分高于口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3 两组不同时间MDQ评分(±s)

表3 两组不同时间MDQ评分(±s)

与口服组比较*P<0.05

组别 n T0 T1 T2 T3 T4口服组200 8.49±2.17 6.54±2.83 6.71±2.58 6.44±2.79 6.49±2.98埋植组150 8.21±2.02 7.11±3.12 7.98±2.31*6.01±2.17 6.88±2.87

表4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s)

表4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s)

与口服组比较*P<0.05

组别 n T0 T1 T2 T3 T4口服组 200 8.13±1.85 7.96±3.05 6.54±1.75 4.08±2.35 4.79±2.71埋植组 150 7.99±2.19 7.89±3.06 7.45±2.44*5.21±2.46*5.01±1.95

2.3 不良反应 受试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 (如白带异常、月经模式改变、体质量增加、痤疮、过敏、乳房胀痛)者共130例,其中口服组72例,埋植组58例。两组白带异常、月经模式改变、体质量增加、痤疮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植组过敏发生率较口服组高,口服组乳房胀痛发生率较埋植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屈螺酮炔雌醇片是一种新型、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其中含有的屈螺酮是具有抗盐皮质激素活性的合成孕激素,其药理特性与天然孕激素相似,能防止由于水钠潴留而引起的全身症状,主要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粘液性状以及子宫内膜形态和功能及输卵管功能等多环节共同作用达到避孕效果,且对经前期综合征有积极作用[6]。皮下埋植避孕法也已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是将不同的孕激素放于硅胶囊管中并埋在皮下,可缓慢、平缓、不间断地释放少量孕激素,通过改变子宫颈粘液的粘稠度、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卵巢排卵等多种途径来达到避孕目的[7]。常规皮埋制剂需2根甚至6根硅胶囊管,使用不方便,而且容易发生断裂及游走,具有临床局限,而依托孕烯皮下埋植剂为单根型植入剂,属于长效缓释制剂,埋置或取出安全、简便,可逆[8]。

屈螺酮炔雌醇口服及依托孕烯皮下埋置均可发挥良好的避孕效果,本文两组有效避孕率及脱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口服组出现2例意外妊娠,均与漏服有关,说明口服避孕药患者依从性差,会导致避孕失败,而皮下埋置避孕法人为干扰较小,药物持续作用于靶器官,更加安全。本文中依托孕烯单根皮下埋置避孕率达到了100%,这与国内多项研究结果[9-10]一致。

经前期综合征和痛经均是女性经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两组T0时MDQ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埋植组MDQ评分高于口服组(P<0.05),T2、T3时埋植组 VAS 评分高于口服组(P<0.05),而T4时两组 MDQ和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长期来看两种方法对经前期综合征和痛经的改善趋于一致。

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最多的不良反应均为月经模式改变[11-12],主要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通过口服止血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补充雌激素等手段进行对症治疗。两组白带异常、月经模式改变、体质量增加、痤疮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植组过敏发生率较口服组高(P<0.05),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皮疹,故皮埋术前应深入了解患者过敏史,而口服组乳房胀痛发生率较埋植组高(P<0.05),可能与个体雌、孕激素的水平变化有关。两种方法在不良反应方面各有利弊。

本研究提示,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与依托孕烯单根皮下埋植均能产生良好的避孕效果,口服避孕药如有漏服,可导致避孕失败,两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各有利弊,故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炔雌醇皮下口服
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与GnRHa对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化疗患者卵巢功能保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经常口服避孕药和使用节育环的女性何时怀孕
某市市售食品中环境雌激素的污染状况调查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甲羟孕酮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
复方樟柳碱两种注射方法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