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青少年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101例分析

2020-05-07阎得胜闫可域权伟陈奕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精神药物喹硫平利培

阎得胜,闫可域,权伟,陈奕晨

有关成人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ADR)已有过系统报道[1],但儿童精神药物所产生的ADR可能有其特殊性,目前尚未见有系统报道。因此,对我中心收集上报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服用精神药物所致ADR进行回顾性调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资料来源于2014年5月30日至2018年12月31日我院收集并上报到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经过反馈确认的有效ADR报告共101例。

1.2 方法 通过对我院3 042例儿童青少年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发生ADR的病例共101例。对101例发生ADR的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发生时间、ADR类型、适应证和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器官/系统的主要临床表现和主要涉及药品、转归情况和ADR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 发生ADR的患者101例,占总儿童青少年住院患者的3.32%。其中,男49例,占48.51%,女52例,占51.49%;患者年龄区间5~19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15.45岁,女性平均年龄为16.08岁。详见表1。

2.2 引发ADR药品种类 本研究涉及4类药品,其中抗精神病药引发ADR占比最高,为74例(73.27%),其次为心境稳定剂9例(8.91%),然后为抗抑郁药4例(3.96%),详见表2。

性别例数平均年龄(岁)年龄分布≤5岁6~10岁11~15岁16~19岁男49(48.51%)15.45±2.96111631女52(51.49%)16.08±2.91021337合计10115.77±2.94132968构成比100.00%0.99%2.97%28.71%67.33%

表2 引发ADR药品种类

2.3 ADR发生时间 本研究ADR发生时间多为1个月内。其中,1周内发生33例,2周发生20例,3周发生13例,4周发生5例,4周以上30例。

2.4 ADR报告类型 本研究101例报告类型中,一般ADR有72例(71.29%),严重25例(24.75%),新的一般3例(2.97%),新的严重1例(0.99%)。

2.5 超说明书用药 超说明书用药患者20例,1例为用药剂量超出(喹硫平用量1 g),其余19例为用药年龄不符,年龄分布在6~17岁不等,13例未到13岁患者使用奥氮平、阿立哌唑、利培酮、喹硫平等药品;7例未满18岁患者使用氨磺必利、西酞普兰、阿普唑仑。20例中,患者体质量分布在16~80 kg,平均体质量50 kg。

2.5 ADR涉及不同药品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案 引起ADR较多的药物有奥氮平(19.80%)、阿立哌唑(15.84%)、利培酮(10.89%)、喹硫平(6.93%)、氯氮平(5.94%)和丙戊酸镁(5.94%)等,发生ADR后有44例停药,24例加服其他药物,23例减药,未处理13例。见表3。

表3 ADR涉及不同药品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案类

3 讨论

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和系统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疗效和毒性反应异于成人[2-3]。而精神科药物大多通过肝、肾代谢。这可能是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一个原因。由于儿童在药物选择、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以及处理等方面较为谨慎,因此本研究儿童精神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其他文献[4-5]报道的成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表1可知,患者出现ADR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其中16~19岁年龄段患者出现ADR最多,为67.33%。

本研究涉及4类药品,其中引发ADR的药品多以抗精神病药为主,74例(73.27%)。国外学者[6]对精神科门诊患者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发生 ADR 的情况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多数ADR怀疑与利培酮和奥氮平有关。本研究中引起较多ADR的药物有奥氮平(19.80%)、阿立哌唑(15.84%)、利培酮(10.89%)、喹硫平(6.93%)、氯氮平(5.94%)和丙戊酸镁(5.94%)等,这可能与上述精神科药物使用比较多有关[7-8]。本研究中,ADR发生时间多为1个月内。提示临床在开始药物治疗1个月内注意患者的ADR的发生,对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也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对心血管、代谢、迟发型运动障碍(TD)和恶性综合征(NMS)的观察和监测,保证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安全性[9]。本研究101例中一般ADR有72例(71.29%),严重25例(24.75%),新的一般3例(2.97%),新的严重1例(0.99%)。其中新的严重为癫痫发作和窦性心动过速,怀疑用药为奥氮平20 mg,减药并加服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缓释片0.25 g/d后好转[10];新的一般3例为脑电图异常(怀疑用药为利培酮片3 mg+奥氮平片5 mg,停药后好转),窦性心动过速(怀疑用药为奥氮平20 mg,减药后好转),左侧面部发青(怀疑用药为喹硫平0.6 g,未采取措施,痊愈)。严重的不良反应中有3例低血压(80/50,80/50,80/40 mmHg),全由奥氮平引起,经减少药物剂量,并进行血压监测,均好转。发生ADR后87.13%病例均采用停药、减药或者使用其他药品缓解不良反应。无致死病例。

总而言之,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应不断完善精神科药物说明书,以有效促进临床安全用药。药学部门也应积极引进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儿童精神专科药物,满足儿科临床需求,预防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的危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精神药物喹硫平利培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中药治疗精神药物便秘副作用48例临床观察
精神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及护理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喹硫平治疗酒精致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