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2020-05-06马旖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如此迅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发展使教育传播的途径再一次突飞猛进的发生了变革,那么心理健康这一学科如何在新环境下快速成长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将新媒体、新技术与心理健康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将新媒体、新思路等带入心理健康课程中不仅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心理健康这一学科的发展也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主体;大学生

引言:在21世纪初叶的这个时代,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为教育领域也带来生机。正所谓科技改变生活,科技造就教育。但是因为地域的不同,新媒体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对心理健康的教育的影响也就更有差异了。本文就结合我所在的地区以及自己所学专业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新媒体教学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新媒体用于教育传播,而教育传播肯定是有主体的,那么这个主体之一就是教师。那么教师对于新媒体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学科与其他学科比较重要的区别就是重视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结合。新媒体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更加广泛的运用新媒体,与新媒体一同成长,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奠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石。而当代大学生运用新媒体也比较得心用手,可以利用新媒体快速而准确的获得知识与帮助。但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得的负面信息与“丧情绪”的渠道也增加,从而引发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这对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因此将新媒体巧妙运用到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为当代大学生带来良莠不齐的信息

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为学生提供相当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得新鲜知识的渠道。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性信息与“丧情绪”。大学生相比于中小学生有更多的网络终端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刷刷微博、翻翻朋友圈成为很多人的常态。在这些社交平台上获得的信息有的是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平台尚未完善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数量较少,并且相应的建设尚不完善,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的支撑有限。不能准确的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与甄别,时效性较差,不能及时的处理心理健康问题。

3.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心里氛围具有负面影响

新媒体使信息传播提升了速度、拓宽了广度。首先,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大学生更加愿意在网络上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感与紧张感,但是有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在虚拟网络世界可以获得心理慰藉,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却越来越低下,从而不利于社会性的发展。同时,有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精神方面有问题而导致退学占休学人数的37.9%,占退学人数的64.4%。而新媒体网络是导致精神情感问题的因素之一。

4.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教师的学科素养成长速度不匹配

新媒体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高速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寻找、整合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数据信息。同时新媒体一般是以新科技为技术支撑,教师对于新媒体的操作与认知对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巨大影响的。一些高龄的教师由于操作不熟练或者习惯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三、初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对策略

1.运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

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持有不正确的认知,认为去寻求心理帮助或者心理咨询都是有精神疾病的人。所以,即便是出现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去接受帮助。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的宣传。延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现在就利用心理热线这一方式,既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又避免了咨询过程中面对面带来的尴尬。同时还运用各种宣传栏,心理信箱等方法增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同学们的心理距离。

2.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

丰富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同时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利用新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积极正面引导,做到寓教于樂,从而建构师生更加广泛的心理联系。

3.运用新媒体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平台

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广泛的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平台与APP。通过这些途径,一方面加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另一方面,将各种具体的心理问题分门别类,创设具体援助途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时效性与效率。实现心理资源共建共享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东.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挑战与应对[J]. 时代教育,2016(19).

[2].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 第二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320--360.

[3].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驾驭专家指导委员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M].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58--180,245--264.

[4].刘凯 王培  胡祥恩. 心理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困难与出路[J].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第2期:110--112.

[5]刘韵清 苏美玲 何小英.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科教文汇,2009(07):75—76.

作者简介:

马旖旎(1998-)性别:女.民族:满族,籍贯:吉林省长春市,学历:大学本科.专业 :心理学在校生,单位:延边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