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肺保护及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2020-05-06陈兰刘玲石碧珍周文

贵州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

陈兰 刘玲 石碧珍 周文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贵州 贵阳 550002)

有研究[1]表明,胎龄越小,出生体重就越轻,两者呈明显相关性。早产儿由于呼吸中枢及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常表现出呼吸功能不稳定甚至呼吸暂停(AOP)。AOP常见于胎龄<34周、体质量<1 800 g的早产儿,多发生在生后3~5 d,与早产儿脑干呼吸控制中枢发育不成熟有关[2]。严重的呼吸暂停常导致低氧血症、器官灌注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远期神经发育异常的发生风险增高[3]。本文主要研究枸橼酸咖啡因相对于氨茶碱治疗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肺保护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入院后有呼吸暂停发作的早产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男性早产儿22例,女性早产儿18例,平均胎龄为(32.21±3.43)周,对照组男性早产儿19例,女性早产儿21例,平均胎龄为(32.41±4.37)周。纳入标准:(1)在本院住院,胎龄在28~34周;(2)患儿出生体重<2 500 g;(3)均可见明确的呼吸暂停症状且每次暂停持续≥20s,或呼吸暂停持续时间<20 s,但合并心率<100 次/min,且肌张力、血氧饱和度降低、发绀。(3)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2)出生时严重窒息;(3)先天性肺部、气道畸形;(4)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做进一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与试验组患儿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保暖、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营养支持,监测患儿的心率、氧饱和度,及时监测患儿的体重、血糖及喂养耐受情况。试验组患儿给予枸橼酸咖啡因(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批准文号:20130109)首次剂量为20 mg/kg,输液泵静脉滴注30 min,首剂给药24 h后给予维持量10 mg/(kg·d),Qd,输液泵静脉滴注30 min,用药至呼吸暂停停止发作后至少1周。对照组患儿给予静脉滴注氨茶碱(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1425062)负荷量5 mg/kg,输液泵静脉滴注30 min,24 h后给予维持剂量2.5 mg/(kg·Q12 h),输液泵静脉滴注30 min,用药至呼吸暂停发作停止,因未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疗程不超过1周。

1.3观测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严重AOP的发生率(严重AOP:经刺激后不能减缓,6h内出现6次呼吸暂停者[4])以及患儿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恢复体重时长;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喂养不耐受、高血糖、心动过速、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发生严重AOP例数、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包括有创及无创)、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

2.2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患儿发生喂养不耐受、高血糖、心动过速、消化道出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患儿出生体重及恢复出生体重时长比较 试验组婴儿出生体重为(1 637.12±137.21) g,对照组为(1 661.34±144.54) g;试验组恢复体重时长为(8.32±1.26)d,对照组为(10.32±2.47)d,两组的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恢复体重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P<0.05)。

3 讨 论

AOP是指呼吸停止时间>20 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皮肤出现青紫、肌张力低下等症状[5],可由严重原发病、早产等引起,多见于早产儿,如呼吸暂停反复多次发生会引起呼吸衰竭,甚至对大脑造成严重损害。机械通气作为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可改善氧合,减少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造成的全身多脏器损伤,但长时间机械通气会造成感染风险,同时也会增加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发生[6]。药物治疗则是控制AOP 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都是非选择性腺苷受体拮抗剂,都能使膈肌收缩,减缓膈肌疲劳的发生,通过对呼吸中枢的刺激,增大通气量,增强对二氧化碳的敏感度,达到解除呼吸抑制、兴奋呼吸的效果[7]。氨茶碱治疗安全范围较窄,通常血药浓度在5 mg/L 以上能产生有效性,当血药浓度>13 mg/L 即可产生毒性作用,出现心动过速、烦躁不安、过敏、恶心、腹痛、厌食、癫痫发作、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等[8],在临床上长期使用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咖啡因有效血药质量浓度一般在5~25 mg/L,较稳定,如血药质量浓度<50 mg/L,很少出现不良反应[9]。本研究中试验组患儿发生喂养不耐受、高血糖、心动过速、消化道出血低于对照组,说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AOP 的安全性优于氨茶碱。且枸橼酸咖啡因相比氨茶碱的脂溶性更高,能更快速的渗透入脑脊液和分布于大脑,使中枢神经系统浓度和血浆浓度相近,发挥药效更加理想。已有研究表明,咖啡因具有每天单次给药、血药浓度易于估计、起效快及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且对茶碱类治疗不耐受的早产儿有效[10]。本研究中试验组经枸橼酸咖啡因干预治疗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研究[11]结论一致。本研究中,试验组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患儿较对照组恢复体重时长缩短,其原因可能为本研究样本量少及患儿胎龄相对较大有关。

综上所述,枸橼酸咖啡因对减少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机械勇气时间,肺保护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使用更加安全。

猜你喜欢

氨茶碱枸橼酸咖啡因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咖啡因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低枸橼酸尿症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咖啡和茶使人脱水?
咖啡因何时起效?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咖啡因对急慢性疼痛的调控及其可能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