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HDL-C与SAA、VCAM-1、ICAM-1、THP-1的相关性研究

2020-05-06金勇王燕李艳

贵州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抗炎血浆炎症

金勇 王燕 李艳

(北京市第二医院,(1.心内科;(2.综合内科,北京 100031)

高密度脂蛋白(HDL)已被证实是一种心血管保护性脂蛋白,能够诱导组织细胞中胆固醇的外流,增强抗氧化、抗炎作用等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还有血管内皮功能保护效应,故HDL又被称为“血管脂质清道夫”[1]。血浆HDL胆固醇(HDL-C)降低是发生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当前以提高HDL-C水平为靶目标的调脂治疗并未降低CVD发生风险,且HDL-C高水平者仍存在心肌梗死发病风险,认为血浆HDL-C水平作为评价CVD发生风险的因子其价值仍有限[2]。有研究[3]表明,2型糖尿病(T2MD)因持续高血糖状态,且常伴血脂紊乱、血压升高等,与冠心病(CHD)合并时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弥漫而加重病情。本研究检测分析了老年T2DM与CHD患者的血浆HDL-C水平及HDL组分与相关因子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T2DM和(或)CHD老年患者96例,年龄61~85岁,平均(71.09±6.43)岁。根据疾病类型分为单纯T2DM组、单纯CHD组、T2DM+CHD组各32例。另外抽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2名年龄、性别匹配的老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NC组年龄(70.23±6.16)岁、男33例、BMI(22.04±1.18)kg/m2、吸烟者6例、饮酒者5例、有高血压史0例;T2DM组年龄(71.15±6.82)岁、男31例、BMI(23.94±1.22)kg/m2、吸烟者11例、饮酒者8例、有高血压史14例;CHD组年龄(70.49±6.03)岁、男29例、BMI(23.65±1.13)kg/m2、吸烟者12例、饮酒者10例、有高血压史15例;T2DM+CHD组年龄(71.99±6.94)岁、男32例、BMI(24.15±1.43)kg/m2、吸烟者14例、饮酒者9例、有高血压史17例。纳入标准:(1)T2DM诊断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4]中相关诊断标准;(2)CHD诊断符合《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5]中相关标准;(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诊断为1型糖尿病者;(2)既往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史者;(3)近2周内有出血史、外伤史、出血史者;(4)近2周内规律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或其他影响脂代谢的药物者;(5)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甲状腺疾病、结缔组织性疾病、恶性肿瘤等;(6)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者。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审核批准。各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资料采集 采集一般资料。记录常规生化指标,包括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3血液指标检测

1.3.1主要仪器与试剂 普通离心机由美国Foram公司提供;超速离心机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低温冷冻干燥机由美国Labconco公司提供;PD-10透析柱由美国GE公司提供;ECM培养基由美国Scien Cell公司提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由美国Scien Cell公司提供。

1.3.2标本采集 所有受试者均在入院当天或第2天,隔夜空腹8 h以上,晨取空腹静脉血以EDTA抗凝,4 ℃下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浆与血清分装,置于-80 ℃下保存统一待测。

1.3.3HDL中SAA检测 冻存血浆标本取出并于室温条件下解冻30 min,以3 000 r/min离心5 min后,留取上层血浆1.5 mL于容量为10 mL的EP管内。提取血浆HDL样品,于-20 ℃冰箱内冻存。获得HDL冻干粉样品保存于-80 ℃冰箱内。样品稀释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SAA含量,操作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1.3.4ICAM-1、VCAM-1、TPH-1及炎症因子检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ICAM-1和VCAM-1表达,采用Calcein-AM荧光染色剂染色标记THP-1细胞后测定细胞黏附量;ELISA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PR)、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操作均按试剂说明书进行。

2 结 果

2.1各组间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各组间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T2DM+CHD组GLU明显升高(P<0.05);T2DM组、CHD组和T2DM+CHD组HDL-C均较NC组明显降低(P<0.05),但三组病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间糖脂代谢指标比较

注:与NC组比较,*P<0.05;与T2DM组比较,#P<0.05;与CHD组比较,△P<0.05。

2.2各组间HDL中SAA、ICAM-1、VCAM-1水平比较 T2DM组、CHD组和T2DM+CHD组的HDL中SAA、ICAM-1、VCAM-1、THP-1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病例组间呈SAA、ICAM-1、THP-1含量呈T2DM+CHD组> T2DM组>CHD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CHD组的VACM-1显著高于T2DM组和CHD组(P<0.05),但T2DM组与CH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间HDL中SAA、ICAM-1、VCAM-1、THP-1水平比较

注:与NC组比较,*P<0.05;与T2DM组比较,#P<0.05;与CHD组比较,△P<0.05。

2.3各组血浆hs-CRP、IL-6、MCP-1水平比较 T2DM组、CHD组和T2DM+CHD组的血浆hs-CRP、IL-6、MCP-1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且T2DM+CHD组显著高于T2DM组、CHD组(P<0.05),T2DM组高于CHD组(P<0.05)。见表3。

表3 各组血浆hs-CRP、IL-6、MCP-1水平比较

注:与NC组比较,*P<0.05;与T2DM组比较,#P<0.05;与CHD组比较,△P<0.05。

2.4相关性分析 NC组HDL-C及HDL中SAA与ICAM-1、VCAM-1、hs-CRP、IL-6、MCP-1均无明显线性相关性(P>0.05);T2DM和T2DM+CHD组中,HDL-C与hs-CRP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T2DM组、CHD组和T2DM+CHD组中,SAA均与ICAM-1、VCAM-1、THP-1、hs-CRP、IL-6、MCP-1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见表4。

表4 相关性分析(r值)

注:*P<0.05;**P<0.01。

3 讨 论

T2DM是发生CVD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其常伴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血液高凝状态等,而上述因素均与CHD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6]。血脂异常与T2DM及CHD的发生均有密切关系,而HDL作为一种心血管保护性脂蛋白,其含量及功能变化可能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7-10]。

炎症是引起HDL组分及功能异常的关键原因之一,在慢性炎症状态下HDL的多种蛋白组分可发生改变,尤其是可引起大量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富集[11]。T2DM及CHD均被认为是慢性炎症反应参与的疾病。本研究中,T2DM组后T2DM+CHD组、CHD组后T2DM+CHD组患者的TC、TG、LDL-C均未与NC组有明显差异,但HDL-C水平均呈现明显降低(P<0.05),推测HDL-C下降仍与T2DM、CHD的发生有关,但其功能尚不清楚。SAA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替代HDL组分中的apoA-I,当HDL组分中SAA含量升高时,HDL结合血管管壁蛋白多糖成分的能力增强,可导致大量HDL沉积于动脉内膜而引起过度氧化修饰,导致血管壁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且血浆HDL富含SAA时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单核细胞生成炎症因子将明显增多[12]。由此推测,HDL中SAA富集可引起HDL的抗炎等功能异常,从而诱发疾病状态。hs-CRP是发现较早也是当前研究最多的经典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其血浆水平被证实与CHD的病情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IL-6及MCP-1均属于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与CHD的发生及发展有关[13]。

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组、CHD组、T2DM+CHD组患者的SAA、hs-CRP、IL-6、MCP-1水平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提示T2MD及CHD患者体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反应。同时,T2DM+CHD组的升高较单纯T2DM组及CHD组更显著(P<0.05)。提示上述指标参与了T2DM及CHD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且在两者并发存在时升高更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NC组的HDL-C、SAA与hs-CRP、IL-6、MCP-1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T2DM组和T2DM+CHD组中,HDL-C与IL-6、MCP-1并未显示出明显相关性(P>0.05),HDL-C仅与hs-CRP表现出弱负相关性(P<0.05),而这种关联性在单纯CHD患者中消失(P>0.05)。但是的是,无论在T2DM、T2DM+CHD还是单纯CHD患者中,HDL中SAA均与hs-CRP、IL-6、MCP-1呈现较好正相关性(P<0.05)。提示HDL中SAA较HDL-C能够更好地反映疾病状态及CHD风险,且与炎症状态密切相关,这与研究[14-15]结果基本相符。

ICAM-1、VCAM-1、THP-1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基质作用的重要糖蛋白,可介导炎性细胞的运动与其对血管壁的黏附,故在慢性炎症及血管损伤情况下可明显升高。ICAM-1和VCAM-1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血浆HDL的抗炎作用,THP-1则主要反映内皮细胞黏附能力,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16]。本研究中,T2MD、CHD、T2DM+CHD组的ICAM-1、VCAM-1和THP-1含量均较NC组明显升高,且T2DM+CHD组明显高于其余两组。进一步相关性分析亦显示,病例组的HDL-C与ICAM-1、VCAM-1、THP-1关系不明显,但SAA均与ICAM-1、VCAM-1、THP-1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且以T2DM+CHD组相关性最强。同时,比较T2DM组与CHD组发现,T2DM组的ICAM-1、VCAM-1、THP-1、IL-6、MCP-1、SAA、hs-CRP升高均较CHD更为明显,且SAA与其余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亦更为明显。提示SAA可能通过影响HDL的抗炎功能而参与CHD的发病过程,而在T2DM患者中可能因HDL功能的改变更明显而导致其CHD发病风险升高,或后期发生CHD时这种改变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老年T2DM和CHD患者均具有HDL功能受损,且在T2MD伴CHD时HDL功能下降更为明显,SAA水平越高则VCAM-1、ICAM-1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越高,HDL抗炎能力、抗黏附及血管保护效应越弱。

猜你喜欢

抗炎血浆炎症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秦艽不同配伍的抗炎镇痛作用分析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牛耳枫提取物的抗炎作用
短柱八角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的研究
熏硫与未熏硫白芷抗炎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