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相关问题探究

2020-04-30秦军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秦军

【摘要】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不仅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需要结合实验教学标准,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实现化学实验课程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为了深入探究和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教师需结合核心素养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反思,不断创新和改进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初中阶段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结合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发展的空间,除了掌握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素质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善于对化学实验进行思考和创新,借助化学实验平台成就高素质人才。

一、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需求

(一)创新完善化学实践

化学实验教学的灵感源于生活,用之生活,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提倡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变幻万千的自然现象,提高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打开初中生好奇的窗户,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实验思想。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满足生活情境的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化学实验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中,充分了解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设计,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教师汇总后统一解答,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素养。

(二)辩证看待化学学科

新课程教育改革标准实施以来,学校不断培养学生积极创新、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旨在顺应时代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现阶段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化学事物较复杂,大部分学生在化学认知上的理解仍存在很多误区,这需要在日常生活实践和教育理念的积累下才能辩证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实验实践课程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感官事物的理解,端正学习化学知识的态度。

(三)强调绿色化学实验

在科學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设计主张学生接受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化学思想,从而促进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化学实验课程提倡科学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而开展系列化学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

(一)变抽象为形象,创新教学环境

初中化学教材多为抽象性内容,很难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和理解能力,导致化学课堂效率不佳,学生的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比如在化学章节《物质的构成》中,大部分学生对于分子、原子等较为抽象的化学运动现象理解不到位,这也给化学教师带来一定的教学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化学现象,所以教师不断优化教案设计和实验装置。传统实验教学为密闭环境下,将氯气充入蘸有酚酞试纸的塑料瓶料内,让学生仔细观察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的现象,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大多数同学表示对这一现象并不理解,因此化学教师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来设计该堂课程,从而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上体验“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原理。实验目的:醋酸分子使纯碱溶液、小苏打溶液的溶液变色;实验材料:一次性手套、电热吹风机、白醋、苏打水、小苏打水、酚酞溶液;实验设计:将白醋、苏打水、小苏打水、带有酚酞溶液的苏打水、带有酚酞溶液的小苏打水等滴入一次性手套的五个塑料口,逐一编号,并观察记录溶液颜色;将手套进行封闭,用电热吹风机加热装有白醋的塑料袋,同时观察记录其他四个塑料袋的颜色变化;将学生分组实验,互相交流实验结果的产生原因。通过制造简易的密闭装置,不难发现白醋会使密封手套逐渐膨胀,这是由于白醋具有挥发性;尽管五种溶液没有进行直接接触,但是呈有苏打水和小苏打水的塑料袋产生颜色变化,这是由于白醋挥发后进入苏打水和小苏打水装置中,使其发生中和反应。该化学实验设计能够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气体的产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二)实践源于生活,增强情感体验

为适应核心素养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亲近生活的教学案例,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强化开放性思维能力。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自然界的水》为例,本节开篇便讲述水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净化水资源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先讲解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又通过化学实验装置向学生们真实还原了自来水净化水资源的详细过程,包括沉淀、过滤、吸附以及蒸馏等,实验设计环环相扣。教师应当实现“知识讲授”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转变,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演示生活中简单的化学现象。比如结合净化自来水的灵感,让学生观察红糖由红色变无色的实验过程。首先,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透明饮料瓶(无底)、漏斗、软棉花、石英砂、滤纸等,其次,将其均匀放置于过滤器皿中,等待过滤,最后,在化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过滤装置的制作,并亲自试验红糖中的细小分子被多次吸附和过滤等过程,并记录实验现象,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由教师给出详细的评价指导意见。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家庭作业,借助水龙头便可以制作简易的过滤装置,既方便学生理解和演示,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

(三)渗透科学发展观

传统意义上的化学实验教材大部分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接触到的内容基本来源于课本和课堂教学,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化学实验必须在实验室内才能完成,而忽略了化学的本质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就能利用所学知识来判断事物的真伪。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互联网逐渐进入人们生活,过度依赖网络信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态度。比如,有同学上网浏览后便提出“观察面条的燃烧现象就能辨别其质量好坏”,燃烧后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便说明面条里添加大量危害人体的添加剂,不宜食用,不少同学信以为真,然而化学教师却结合淀粉、蛋白质的实验原理,让学生们明白面条在燃烧后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是因为面条中含有有机物蛋白质,进行燃烧后会产生该种气体,但是其中是否存在添加剂需要通过专门的仪器来判定。由此可看出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包括课本内容,还需要融会贯通,时刻关注社会中的化学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素养的好习惯。

(四)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贯穿课堂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始终贯穿于课堂讲解和动手操作中,突出小组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为了加强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训练,教师应当明确本节课程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在实验室演示制取气体的装置,让学生初步观察气体生成的现象和检验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共同组装二氧化碳制取装置,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发扬创新精神,培养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模式中,学生考虑到了影响气体密度的因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比较空气密度和气体密度大小的实验,为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明确的思路和经验,既发挥了核心素养下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又将化学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验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结语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实现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合理设计化学实验的研究性课题,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创新实践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在核心素养下理解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目的和课程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提高创新性思维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