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2020-04-30朱莉萍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习作能力体验式体验式教学

朱莉萍

【摘 要】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良好的习作能力也是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但是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复杂漫长的教与学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全方位的,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习作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能力,但是由于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一直是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通过“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小学生可以更加真实地感受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朴素和平淡,从而让小学生言之有物。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式”教学是促进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之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十分突出,整个教学流程基本都由教师掌控,包括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等等,都是在教师安排之下进行的。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程度都是比较低的,并且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体验。因为很多知识都是教材上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定的枯燥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加工和整理,學生在学习的时候也难以提起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将面临着较大的阻碍。也就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基本都是按照教师安排好的教学流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不需要小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小学生非常容易形成思想上的惰性,认为学习语文知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因此也就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从而逐渐失去主动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

除此之外,在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教学任务的限制,不得不将主要的教学精力集中在知识点的灌输之上,而对于知识内容本身缺少深入的整理和加工,因此所讲授的知识点都是较为枯燥的,有些甚至比较乏味,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感觉没有学习的兴趣,如果学科教学任务比较重,还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时候,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是教师通常都会遇到的突出问题。

二、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对策

1.明确体验式教学目标,提升教学导向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知识点,而且需要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习作能力。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该及时修正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规划设计,使其能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在此过程中,应该及时运用“体验式”教学,让小学生深刻感受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情感,同时严格把握目标导向,避免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地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重点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

例如在小学生写作有关大自然题材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春游活动,让小学生真实地接受大自然,自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之处。这样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作文富有情感,这对于培养和提高习作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营造良好的体验式教学环境,提升习作能力培养效果

习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和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学环境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促进习作能力发展。但是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下,教师对于教学环境的营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很少会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营造教学环境方面做出努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教学环境没有深刻理解,很多教师并不知道如何营造语文教学环境。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和提升教学能力,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验,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束缚,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此过程中,我们作为教师,也要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和适应,为了促进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师应该逐渐从之前教学实践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者,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写作任务,这也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习作能力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体验式”教学,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体验式教学情境,将习作能力培养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并将其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让小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洪杰.深入生活,主动体验,让习作舞出异样的精彩——小学语文体验式习作教学课堂实践透视[J].卷宗,2017(13):128-128.

[2]马一峰.基于学生校园生活的小学中段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01):209-209.

[3]高永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体验式习作中的有效利用[J].新课程·上旬,2019(4):14.

猜你喜欢

习作能力体验式体验式教学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多点开花,务实有效的举措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用“开放式”作文教学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弱连接”理论视野下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