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020-04-27高存霞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能力措施

高存霞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重要的教学作用,融入创新能力培养任务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关措施。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创新能力   措施

一、当前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仍然采用单一性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上教师一直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这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1.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分不开。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在教学“少年能自强”时,教师可以引入韩寒作为例子:“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学生,韩寒背负着家长的期望,但是想当作家的他,语文成绩非常优秀,其他课程则非常不理想,这无疑为他的求学之路设置了重大障碍。坚持梦想的他没有放弃,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一鸣惊人,之后被重点大学破格录取。”通过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在情境化教学模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地表现个人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身边的小事开展教学任务,还可以让学生讨论学校或生活中出现的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在讨论中分析遇到该类事件时应该如何应对。

合作学习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师生之间的交往”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歌曲,借助歌曲的形式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教师和学生的交往方式。

3.设置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

课堂问题可以促进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活泼、积极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还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借助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如在教学“追求高雅情趣”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利用优美的图片作为本节课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欣赏波光粼粼的小河、富有风土人情的老村庄的图片的过程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另外,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4.理论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知识运用意识

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所以教师立足该门课程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将考查学生的重点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借助案例开展教学任务,强化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如在教学“网络改变世界”时,教师可以引入以下案例:“小红一家吃过晚饭围坐在一起聊天,爷爷说:‘我们那个年代主要是通过写信来联系,有时一封信寄出去要十天半个月才能收到,很不方便。爸爸说:‘我们这代人喜欢写信的越来越少,有事都是电话联系。小红说:‘那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人了,互联网得到普及,我们可以通过QQ、微博、微信等联系,非常方便。”然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个案例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习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后,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课程的深入探究,充分发挥该学科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7).

[2]周小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新智慧,2018,(26).

[3]吴鑫.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考试周刊,2018,(58).

[4]乔亚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2).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创新能力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