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高中生物教学初探

2020-04-27唐欢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唐欢

摘要: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多感知性、交互性、自主性等特点,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科学思维,培养探究精神。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让用户沉浸于虚拟环境中,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感官。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包括: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

二、VR技术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

VR技术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纵观生物科学发展历史,技术的进步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如光学显微镜的发明,让虎克看到了细胞的形态;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进一步观察到细胞内部的亚显微结构;由于空气成分的发现,人们才能够更进一步地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等。笔者相信,VR技术的发展也会对生物科学、生物教学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精要是展示生物学基本内容,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持有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合VR技术独有的特点,笔者发现它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中有部分内容是微观或宏观方面的,教师如果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直观展示教学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或宏观方面的知识。如在教学关于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授,并结合图片、FLASH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模型。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认知差异、认知不够深刻等问题。如果教师利用VR技术进行教学,学生进入生物膜的微观三维动态视景,不仅能够直观观察,还能够尝试动手改变这一模型。比如学生将原本尾尾相对的磷脂双分子层换成头头相对,看看生物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由此看来,VR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养成科学思维,形成探究精神。

2.对生物实验教学的影响

生物是一门实验学科,很多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然而,由于受到实验时间过长、实验材料难觅、实验场地受限、实验过程危险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中生物实验难以开展和实现。比如DNA半保留复制的验证实验在高中实验室是难以完成的,因为基因工程基本步骤中每一步都过于微观和抽象。如果教师利用VR技术生成模拟实验环境,模拟实验时间、实验材料、实验场地、实验危险等,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模拟实验环境中亲手完成实验。同时,由于VR技术具有交互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学生在这一技术的帮助下,不仅可以完成实验,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进一步探究相关实验,有利于学生主动參与学习,完成生物知识的学习。

三、VR技术的不足

首先,由于VR技术是一门前沿学科,其设备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有待发展和优化。高中生物教师在使用VR技术完成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和VR技术工程师共同配合,以便完善VR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领域的运用。

其次,VR技术仅仅是模拟相关环境,这种模拟出来的环境即使再逼真,也会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异。如在模拟实验环境的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过程可能会与真实情况,如时间、材料、手感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将VR技术运用到所有的高中生物课堂和实验中。如“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各种细胞”的实验就完全没有必要运用VR技术,毕竟学生要实实在在地学会如何使用高倍显微镜。笔者认为,VR技术应该是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的,高中生物教师不能为了使用这个技术而运用它,应该结合教学设计和教学目的有选择地使用。

四、结语

将VR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自主性,养成科学思维,培养探究精神;将VR技术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优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曾凡伟.虚拟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学生物教学,2016,(11).

[2]王金淑.网络资源助推高中生物高效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6,(9).

(作者单位:南昌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技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