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0-04-25蔡伟红冀艳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躁动总数精神病

蔡伟红,冀艳杰

(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1)

精神病患者常伴有兴奋、躁动等症状,对自身与他人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因此,为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在确保患者与他人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观察兴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的效果,本研究对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精神病(100例)患者选择了不同的两种治疗方法,发现MECT疗法用于兴奋躁动型精神病患者疗效显著且所引发不良反应较少。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为25~66岁,平均(44.52±3.11)岁。观察组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44.57±3.36)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选用氟哌啶醇片(上海信谊天平药业;H31020434)口服,起始剂量为2~4 mg/次,视其病情逐渐加量至10~20 mg,2次/d,持续用药4周。

观察组加用MECT疗法:(1)取仰卧位,先于静脉推注阿托品(0.5~1.0 mg),然后静注丙泊酚(1.5~2.0 mg/kg),至无睫毛反射后给予0.5~1.0 mg/kg剂量的氯化琥珀胆碱(0.2%),并采取面罩人工呼吸支持,待其肌颤消失后将口腔保护器置入并通电;(2)放置刺激电极于头部颞侧,依据体重与年龄控制电流大小,电流一般控制于90~130 mA,控制通电时间为2~4 s,面肌、眼轮匝肌、口角、脚趾、手指等发生轻微抽动即显示有效发作;(3)治疗时,严密监测脑电图。心电图与体征变化;(4)治疗结束后采取加压吸氧治疗至其能够自主呼吸;(5)2~3次,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不良反应。

1.4 判定标准

依据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的减分率对其疗效予以评估,PANSS减分率>75%表示显效;PANSS减分率为50%~75%为有效;PANSS减分率<50%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比较数据,以x2检验和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对比表[n(%)]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50例)中:恶心呕吐1例、头痛不适2例,不良反应总数为3例(6.00%);对照组中:恶心呕吐、头痛不适者各1例,不良反应总数为2例(4.00%)。两组不良反应总数无明显差异,x2=0.211,P>0.05。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常常因自身病理因素与外界环境变化而出现兴奋、躁动等危险行为,此类疾病常常较为持久,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伤害他人以及自杀等恶劣行为,常规药物治疗疗效并不明显,加之患者依从性差,从而对病情治疗造成了不利影响[1-2]。因此,必须为患者选用更好的治疗措施。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 E C T)指的是于传统电休克(ECT)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其可以在麻醉辅助下使患者进入肌肉松弛与彻底睡眠的状态,从而确保其顺利进行电休克治疗[3]。MECT疗法属于当前治疗精神病的主要物理疗法,其具有疗效突出、可靠性高以及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MECT疗法通过在患者无意识的状态下采取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适量释放出治疗电流,进而对患者大脑产生适当刺激以使其意识丧失,并可以促使大脑皮层释放出较为广泛的脑电波以发挥出明显的改善精神状态的效果[4-5]。此外,在采取此种疗法时,患者不存在抽搐症状,有利于缓解其恐惧感,从而可以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6]。文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MECT疗法疗效显著;两组不良反应总数无明显差异,说明MECT疗法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为兴奋躁动的精神病患者行MECT治疗不仅可以提升疗效,而且还可以确保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MECT疗法予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躁动总数精神病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精神病
道路躁动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都有精神病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