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铁+机场”型出行链的机场集疏运组织与服务策略优化研究

2020-04-24熊舒威

交通企业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集疏运换乘行李

□ 朱 洁 熊舒威

随着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快速发展,紧密联通的轨道交通网络逐步成为城市群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区域内生产、生活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提供了现实基础。利用城市群内轨道交通网络资源,推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引入机场,打造“机场+高铁”的空铁联运发展模式成为国内外大型枢纽机场的发展方向。笔者通过从“服务功能”导向对基于“高铁+机场”型出行链的机场集疏运组织与运输服务优化技术进行分析,从“服务提升”视角推动空铁联程联运发展,全面提升空地一体化发展水平。

一、“高铁+机场”型出行链分析

1.“高铁+机场”型出行链定义

“高铁+机场”型出行链是指一次以铁路和航空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多方式出行链条,如图1所示。该出行包括以下几段:市内交通出行。该阶段主要由城市公交系统完成市内客流集散的短距离运输。铁路出行,该阶段由高速的轨道交通方式完成区域间的中距离支线运输。航空出行,该阶段为航空运输的长距离运输。

2.“高铁+机场”型出行链关键因素分析

在“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从出发地至高铁站的时间与其选择的交通方式有关,机场之间飞机运行的时间也基本固定。因此在该出行链下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市内交通时间、高铁站的换乘时间、高铁的运输时间、高铁与机场之间的换乘时间,如图2所示。

图1 “高铁+机场”型出行链关键因素示意图

图1 “高铁+机场”型出行链结构

(1)市内交通时间。在“高铁+机场”出行链模式下,城市公共交通时间指旅客从出发地前往城市内高铁站或从高铁站离开去终到地的途中所花费的时间,该部分时间受到城市内高铁站集疏运方式的限制,若高铁站集疏运方式种类越多,集疏运效率越高,旅客不仅选择面广,同时也能够高效便捷的从出发地前往高铁站或从高铁站离开。

(2)高铁站的换乘时间。在“高铁+机场”出行链模式下,高铁站的换乘时间包括购高铁票时间、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时间、铁路安检时间、高铁站的候车时间。从目前情况来看,旅客乘坐高铁时往往会预留出半小时以上的候车时间。同时,由于高铁车次和时间的固定,旅客往往需要在购票时,提前协调高铁到站后与在机场内办理各项作业的时间。

(3)高铁的运输时间。高铁的运输时间主要涉及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安排,这与铁路运输组织的时间有关,同时该部分时间应与机场航班起飞时间相协调,以便减少旅客等候时间。

(4)高铁与机场之间的换乘时间。主要指旅客从机场高铁站出发至搭乘航班前的时间,其中包括机场高铁站到机场的换乘时间,旅客办票、行李托运、二次安检、护照检查以及候机时间等。

二、“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集疏运组织优化策略

1.通过运输组织的安排,以达快速通达、有效衔接的目标

为保证“高铁+机场”出行链的高效畅达,列车与航班的衔接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列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正点率。通过对运输组织的安排,能够很好地实现机场枢纽集疏运服务的对接。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核心,如何合理组织列车运行,以稳定、可靠的列车运行计划最大限度地满足旅客需求,是实现“高铁+机场”型出行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该研究引入了规格化运行图的概念,以探索尝试提升“高铁+机场”出行链的可靠性。

规格化运行图是指在运输能力合理负荷下,以一定时间间隔为单位,循环重复铺画的饱和运行图。其具有高度灵活性,即列车开行方案可依据动态客流编制,可满足机场客流不同时段要求;具有高度适应性,即可在不同运行周期内合理安排一定数量特殊列车,预留冗裕时间或者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线,以减少列车晚点的影响,确保与航班的顺利衔接;具有完善服务性,即可通过开行不同等级列车,不同服务频率列车来满足“高铁+机场”模式下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

在“高铁+机场”出行链下,规格化运行图的编制思路如下。

(1)把握旅客出行规律,形成“高铁+机场”列车运行高峰时段。应把握旅客的出行规律,同时结合机场航班安排规律,形成列车密集发车及到达的高峰时间带。如早晚高峰和机场航班密集起飞期,将构成“高铁+机场”模式下列车运行的高峰时间段,在高峰时间段,可以按最小追踪间隔密集到发。

(2)针对不同旅客需求,提供多种选择的列车开行方案。为提升“高铁+机场”出行链的竞争力,应提供多种选择的列车开行方案,开行“站站停”和“大站停”等不同服务频率的列车。旅客可结合其出行需求,选择不同开行方案的列车。该方式将提升“高铁+机场”出行链的服务水平,增强其对旅客的吸引力。

(3)预留冗余时间或预留备用线,提高集疏运体系的有效性。为保证列车的高正点率,列车运行图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而规格化运行图具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特点,因此,要预留一定的冗余时间,减少个别列车晚点的影响;或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线,让晚点列车按就近的备用线运行。

2.构建一体化枢纽,提高旅客舒适度和减少换乘时间消耗

为保证“高铁+机场”出行链的高效畅达,除了运输组织安排外,还需要做好高铁与机场之间的换乘衔接,即从机场枢纽自身出发,通过构建一体化枢纽,提高旅客舒适度和减少旅客换乘的时间消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流线顺捷。枢纽设施的布局设计需考虑“高铁+机场”出行链行人流线,应做到简明、短捷、流畅,尽量减少到达机场旅客的重复路径、折返路径,使得旅客流能顺利、便捷地由铁路系统转入到航空系统。

(2)减少冲突。应尽量减少机场内空铁联运旅客流线和普通航空旅客流线、到达机场换乘其它交通方式旅客流线之间的冲突,同时尽量减少旅客流与行包流之间的水平或垂直的交叉冲突。

(3)尽量减少旅客的步行距离。应构建一体化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将铁路的进出站厅设置与航站楼接近到达层和出发层的层次,并设置上下电梯和无障碍电梯,以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

(4)强化引导和识别。空港枢纽内需设置合理、内容清晰明了的引导标示,提高换乘效率,提高空铁联运旅客满意度。

三、“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集疏运服务优化策略

1.“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异地值机服务

异地值机服务是集疏运体系服务优化的一项核心内容,机场可根据其腹地范围,依托互联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在沿线铁路站点设置“机场航站厅”,接入机场远程值机柜台终端或自助值机设备、航班显示终端以及信息查询终端等民航值机设施,实现旅客异地值机。

2.“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联运行李服务

行李运输服务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影响较大,能否提供针对行李的联运服务是影响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目前,联运行李服务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行李托运模式,即旅客在火车站办理值机后托运行李,之后旅客流程和行李流程分开处理,行李经一次安检(铁路标准)后跟随火车到达机场,在机场根据航空安检标准完成二次安检后用飞机运送到目的地机场;二是行李联运模式,即行李由第三方行包公司运送,行李输送系统需要配备自动化的行李集装箱,办理托运后在行李上贴上条形码,将行李装入相应的集装箱后实施封箱,之后采用公路或铁路方式运送到目的机场航站楼。考虑到行李托运模式行李改造较为庞大,建议初期由具备航空货代资质的第三方承运人实施公路运输,应有明确的规定和资质要求,对行李处理和运输环节进行规范化。

3.“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联运信息服务

在“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若各交通主体的运行信息缺乏互通和共享,难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高效的协同和调度,因此,建议构建空铁运输信息的共用平台,主要包括航班信息、铁路班次信息、变更信息,离港到港等信息的互通与共享。各种方式信息可通过共享信息平台进行集中,可直观地展示在旅客面前,建议尽早设置接口规范。同时,建议引入人工智能行程来定制服务,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为旅客定制行程图,通过分析消费者以往消费行为,生成分析报告,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和高品质的旅行服务。

4.“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联运票务服务

在“高铁+机场”型出行链下,最理想的联运票务服务为一票联运模式。一票制联运,即旅客只需购买一张车票即可完成从联运火车站或城际轨道站到机场最后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以及其中所应必须办理的安检、海关、行理托运等相关的手续。建议民航和铁路系统应建立共同的空铁联运模块,并纳入各自的销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旅客可以通过一张凭证购买民航和铁路两种服务产品,并逐步建立一体化的销售平台。

四、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赋予交通运输行业新的使命。民航作为交通运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发展,在建设交通强国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应不断加强机场地区综合交通集疏运体系建设,通过完善的现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高效的现代运输服务,打造大型空港综合交通枢纽。该研究以服务功能为导向,提出基于“高铁+机场”型出行链的机场集疏运组织与运输服务优化技术,推进民航、高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运营,实现各种方式的无缝化衔接和零距离换乘,实现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集疏运服务。

猜你喜欢

集疏运换乘行李
教你如何“看穿”行李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州港集疏运系统仿真研究*
我国沿海港区分布特征与集疏运能力评价*
行李
教你轻松收拾行李
地铁车站换乘形式对比与分析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天津国际航运核心区视角下的天津航运发展
建立铁路快速货物公铁联运集疏运系统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三线换乘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