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对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4-21陈映妹陈虹陈瑞莲袁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大脑情绪

陈映妹 陈虹 陈瑞莲 袁洁

有研究报道,广东惠州市华侨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可能高于全国其他地区[1],伴随着病程的迁延,患者承受巨大的精神折磨和经济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据调查,75%的精神疾病患者都存在自我病耻感、焦虑、抑郁且自尊心较低的情况[2]。而对于特发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分裂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流行,特殊护理干预会缩短精神病发作的持续时间,减少复发,并减缓智力和功能的进一步下降[3]。为了减轻痛苦,促进生活质量水平,本研究对我科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对其进行精神类疾病的知识宣教、心理健康辅导、生活习惯的指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精神疾病患者60例,纳入标准:满足《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4];在治疗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定期随访期间实施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干预。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楚;不同意进行随访管理干预,自身主观配合意愿不强。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19.09)岁;文化程度:文盲4例,小学6例,初中10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4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41±20.05)岁;文化程度:文盲6例,小学5例,初中12例,高中4例,大专及以上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康复指导,进行不定期的家庭随访干预。具体包括:(1)让患者在家庭活动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等;鼓励患者去做适合的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成就感。(2)家庭气氛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疾病的健康知识普及,讲解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控制手段。消除家庭成员对其偏见、歧视,懂得尊重理解患者,并给其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3)合理饮食方案。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根据患者素质条件,如年龄、身高、体质量等制订符合病情的饮食方案。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D在预防精神分裂症进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很多蔬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维生素D都非常丰富,包括大蒜、洋葱类等。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康复指导的基础上,增加为期1年的定期随访,期间实施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干预,每15 d干预1次,共24次。具体干预措施包括:(1)认知矫正。精神类疾病起病之后,常会干扰正常的发展目标,包括对职业、亲密关系等发展的影响。个体在发病之后,往往会认为自己无法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之中,这会致使其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产生“无用论”,生活质量水平也会严重下降。在本研究中主要运用ABC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认知矫正,让其理解事件A(自己患精神疾病)、自己的不合理信念B(“我是个没有用的人”“我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及产生的情绪(“抑郁”“自卑”)及行为结果C(“辞职不做任何工作”)之间的关系。运用“与不合理情绪辩证”的方式,让其明白信念的不合理之处,并学会用合理的信念来代替,如用“我只是生病了,我还可以帮助家庭帮助社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代替“我是个没用的人”这种不合理想法,从而逐渐改变不正确认知。(2)艺术治疗。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种表达自我、审视自我的过程。艺术治疗在轻松的环境下,给予自由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机会,有助于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自信及自尊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因此,在定期随访期间实施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的过程中,依据Buck创造的HTPtest,让患者用三张纸画出家人、数量和人员关系,并通过这些画来评判对家庭、对亲情的态度,以及本身的智力水平、人格成熟度。通过画后的交谈达到释放压抑的情感,帮助了解从未被注意到的自我,达到洞察心理的作用。该艺术疗法不受年龄、绘画水平的影响,适用于未发作的精神疾病。(3)情感感知训练。对患者进行面孔情绪的识别训练,帮助患者识别特定的面部情绪,从而提高社会信息加工能力。通过反复呈现6种典型的面孔情绪图片,让其学会识别和辨别6种基本情绪,有利于在社会交往中,可以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提高生活质量。

1.3 效果评估工具

1.3.1 精神状况量表(BPRS)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是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的他评量表,分数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5]。

1.3.2 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量表,并经过中国修订的简易量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的WHOQOL—BREF简表)[6],作为该研究中生活美好状态的评估工具,总分越高,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比较(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比较(分,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坚持至关重要,而其中良好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护理能够使其早日康复[7]。患者由于精神疾病发作迅猛,且容易反复发作,时常遭受着苦痛的折磨,会觉得羞愧难当,自尊水平也逐渐下降,患者病耻感容易影响疾病康复,甚至会加重病情[8]。

认知矫正结合艺术疗法两种干预手段相互结合是依据大脑两半球分工理论和心理投射理论而进行的。神经生理学家Sperry的裂脑实验证实,人类的大脑左半球与抽象思维、符号关系和逻辑处理密切相关。人类的大脑右半球则与感知和空间方向有关,包括音乐、绘画和识别空间的能力。这表明音乐、绘画和情绪情感均由右半球控制。同时,对精神分裂症的侧向损伤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的大脑右半球存在异常的激活,表现为极为负性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大脑的左半球负责个体的认知加工而右半球则负责情感情绪加工。因此,认知矫正可帮助其规避不合理的认知理念,促进大脑左半球的神经正常活动;而艺术疗法则主要针对大脑的右半球,帮助其进行情绪情感表达,从而治疗情绪机能障碍。定期随访期间实施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干预中的认知矫正,帮助从根本上纠正“自身无用论”的羞愧思想,让其从帮助家庭承担小的家务事做起,再到社会上合适的岗位去工作,可极大地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豪感,提高其生活质量[9]。艺术治疗可帮助患者进行主观的情绪表达,有利于增强其自我意识[10];对其进行情感感知训练,通过提高其对情绪的识别能力而促进其处理和应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意图,对重要的面部特征更敏感,从而促进社会交往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提高[11]。

总之,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认知、艺术及情感感知训练,可以很好地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其精神健康状况,帮助其正确面对现实以及认识治疗的意义,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大脑情绪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神疾病对于单髁人工膝关节10年疗效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影像检查中的整体护理应用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