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宁都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思路分析

2020-04-20黄伟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新媒体

黄伟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实现一体化、信息数字化,人们的媒体、消费、审美等相关环境都在悄然变化,宁都傩作为客家文化的“活化石”在新媒体视域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宁都傩在传承与发展上必须借助新媒体开辟新的道路。

关键词:新媒体;傩文化;传承发展

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原始的文化形态,它是古老宗教与图腾崇拜的产物。同时也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大自然规律、社会形态演变的解读与表达。江西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同样积淀了深厚的傩文化,赣傩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至今除宫廷傩外大部分依旧在赣地乡村得以保留,如官府傩、乡人傩、族傩、家傩、游傩、丐傩等,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赣傩文化群。赣州宁都地处江西东南部,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在宁都存有近千年历史的宁都黄石中村傩戏,被誉为“古老民俗文化活化石”及“戏曲活化石”,是客家劳动人民的文化隗宝。

一、宁都傩存在的问题

(一)传承人出现断层。由于当地政府或民间团体没有传承人培养的有效机制与方案,同时在傩文化的认识上没有做出正确引导,目前在宁都中村会跳傩的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特别是有较好的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在傩文化认识上存在偏见,认为傩是“封建迷信”讲述的是神鬼的那些事,没有看到其内涵文化的一面。所以很多年轻人避而远之,造成传承人极度缺乏。

(二)传承方法过于单一。中村傩戏与其他的民俗文化一样存在传承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没有规范的文字记载及培训机构,仅靠地域乡村相关跳傩人口传心授。并且传承者文化水平非常有限,在传承上难免会出现“误传”与“消释”的情况,更谈不上创新。这个问题给后期傩文化材料整理与收集带来巨大的困难,无法形成规范的曲谱、唱词、行制章程等进行传承。

(三)因地理原因,传承语言较为单一。宁都傩戏是客家文化的精髓,口口相传才得以传承,唱词与交流都是由客家方言土语来完成,虽形成了特有的语言特色但只能局限于相应的地域群体进行传承,也成为了宁都傩发扬与传承的弊端。

(四)传承保护的资金匮乏。傩戏的表演者与管理者在该项目上没有相应的收入,这也是影响傩文化传承发展的巨大问题,仅有的收入是靠每年固定时间巡演时村民出的“保安钱”,也就是每家给的一点米、一两元钱,致使傩师生活举步维艰,愿意跳傩的人越来越少。

(五)向外展演的时间有限。宁都黄石中村傩每年只有两次巡演时才示于外人,其他时间段一般游客无法观摩跳傩,并且由于特定的原因部分傩戏“秘密”不示于外人。

二、新媒体视域下宁都傩传承与发展思路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互联网都已经进入了5G时代,国际媒体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已经不是广大民众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以信息数字化与网络化的为基础的新型媒体已悄然代替了广播电视、户外广告、报纸刊物等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已经无法满足推广途径多样化、推广范围大、更新与传送速度快、全民参与度高、呈现形式丰富等需求,同时也不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文化发展。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与时代相结合,要求民俗文化的相关传承人、管理者在传播、推广与再设计上有效地利用新型媒体,使得广大民众更加快速、集中、直接认识传统文化,达到活态传承与推广的目的。

(一)以信息数字化为平台大力推广客家文化。宁都中村傩文化是存在于客家文化的大文化体系下,如果要推广宁都中村傩首先要大力推广赣南客家文化,只有让广大民众了解了客家文化才能很好地去接受大文化体系下的中村傩,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同时也有效地调动当地民众的积极性,组织相关的人员对傩文化相关素材进行数字化的收集与整理。

(二)以数字化媒体打造相关产业的文化氛围。如在当地建立以傩文化为主题的民宿群及相关的文化群体,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推广,同时以数字化形式对傩舞进行循环播放,营造出以傩文化为主题的特设文化氛围。

(三)组织相关的人员开通以傩文化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定时推送傩文化的活动记事及发展状况,也可以发表与宁都中村傩文化相关的文章,并与读者进行互动,让全民了解傩文化,正视傩文化。

(四)以新媒体为媒介举办相应的传承人培训班。目前宁都中村跳傩只是在特定的人群与地域传播,特别只限于郭姓族人,这种情况不利于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开展不限定人群的培训班。传承人培训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佳途径,只有有了人才可以代代相传。培训班除了用传统的线下培养外,还要以新媒体为媒介进行客家区域外的人员培训,特别是高校相关研究传统文化的学生。而且为了突破客家方言的限制,还应制作相关电子教学视频及普通话版的唱词、曲谱等。

(五)打造虚拟仿真宁都中村傩文化民俗体验馆加强体验感。由于地域限制,很多对宁都中村傩感兴趣的民众与学者不能很好地进行傩相关活动体验,但可以建立线上虚拟仿真体验馆,在体验馆中还原真实的跳傩场景让异地人很好地进行角色体验。虚拟仿真是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媒体艺术类型,参与者只要利用网络客户端,拽动鼠标就可以进入参与,在声与色上得到很好的体验。虚拟仿真体验馆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可以参加互动。

(六)以宁都中村傩文化为主题制作相关的APP,有效地利用新媒体使游客参与互动。互动游戏,如:傩文化为主题图片找茬、猜谜语、消消乐等。跳傩中的人物形象本身是以讲述某个故事而存在的,可以拓展编撰一些脚本,以故事为基础进行游戏APP开发。也可以制作一些互动动画等,如在傩故事的情景基础上,列出几位候选人进行选择,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对傩文化进行了认识。

(七)与该地区其他民俗文化打包进行新媒体推销。赣南宁都还有一些很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采茶戏等,推广时可以相互借鉴其影响力以新媒体为媒介进行传播。

(八)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宁都中村傩文化为主题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及再设计,为当地跳傩人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以宁都中村傩为主题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随着人们民族情感的回归,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浓厚的地域文化情感體验,在经济全球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如:以傩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衫、手机壳、钥匙扣、手提袋、特产包装盒等,通过新媒体进行推销与售卖。还可以把傩面具设计成有趣的QQ、微信表情进行推送转发等,这些都有助于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实现一体化、信息数字化,人们的媒体、消费、审美等相关环境都在悄然变化,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非常有必要与新媒体相结合。因为广大民众的消费观念、审美要求、信息获取渠道都在不断更新,同时要迎合大家的“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宁都傩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上必须开辟新的道路。黄石中村作为宁都傩的代表只有在保留传统特色文化精髓的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的视觉设计理念与方法,不断创新与丰富,让传统文化与时代接轨摆脱“老、土”的形象,才能满足人们渴望回归民族情感的心理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地域文化情感及艺术享受,同时也是对宁都傩进行最好的保护与传承。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S18211)]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新媒体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