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疲劳驾驶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020-04-20龚飞林

时代汽车 2020年3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危害

龚飞林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由于驾驶员或者其他因素而造成的违章行为和现象也越来越多,例如疲劳驾驶、超载等等。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由于长时间的驾车而导致心理和生理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失调,进而致使驾驶技能严重下降的现象。这是当前我国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生疲劳驾驶的原因既有缺乏睡眠和连续行车的影响,也有道路和车况复杂的影响,导致驾驶员驾驶过程中车感以及判断的准确性有所降低,出现了更多的错误操作,给安全行车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主要对疲劳驾驶所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进行分析,接着给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可供参考之处。

关键词:疲劳驾驶;危害;预防措施

1 引言

疲劳驾驶的引发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中行车时,疲劳驾驶的现象更加常见。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交通形势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无论是事故的发生次数、死亡人数以及特大交通事故的数量都呈现了下降态势,但是交通问题仍然不乐观,我国仍然是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必须提高交通问题的重视程度,尽最大程度减少疲劳驾驶现象,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交通环境。

2 疲劳驾驶危害分析

当驾驶员处于疲劳的驾驶状态中时会导致其生理和心理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例如困倦、心理烦躁、反应变得迟缓、判断能力严重下降、驾车失误增多等等。当驾驶员处于轻度的疲劳驾驶时,换挡的迟钝和失误等情形是最为常见的。而当驾驶员处于重度疲劳将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例如突然进入睡眠状态而导致车辆失控等等。一旦发生这种问题,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交通事故,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下面对疲劳驾驶中驾驶员的主要反映以及危害进行分析。

2.1 身体倦怠无力

如果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眼睛的不适是最先的反应和感受,出现酸痛和酸涩的症状,接着驾驶员的肩膀和脚也开始出现不同工程度的酸痛,接着影响到腰椎。如果此时不加以休息而继续驾驶,这种不适感会迅速的在全身蔓延,最终使得驾驶员出现更为严重的全身酸痛无力。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还可能导致驾驶员突然睡眠,无法及时获取驾车的相关信息,也无法控制自身身体来做出相应的反应,使得车辆处于无人驾驶的危险情况。

2.2 注意力和精力严重下降

当驾驶员的疲劳感进一步扩散时会导致驾驶员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现象,对于驾驶时的路况信息以及周围环境信息等提取频繁出错,导致错误驾驶情况发生几率显著提高。当疲劳现象继续恶化会导致大脑出现一定程度的缺氧问题,进而使得心理出现一系列的失调现象,不断消耗驾驶员的精力,感知能力大幅度下降,对于部分人来说还会出现听觉、视觉等方面的问题,无法正确判断车距以及交通标志等重要信息。

2.3 驾驶员动作出现僵硬和迟缓问题

当驾驶员处于长期的驾驶状态时,其肌肉的收缩能力明显下降,神经的反射速度也相应变缓慢,导致驾驶员不能及时和准确的做出驾驶相关动作,甚至出现与思维相反的动作行为。当现场出现紧急状况时,由于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导致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即使是思维清楚,也很可能出现动作协调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动作僵硬迟缓,不能在最为适宜的时机做出避免危险的操作,上述问题在驾车转弯时最为明显。

3 疲劳驾驶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主观原因

疲劳驾驶在主观方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睡眠。对于正常的驾驶员来说要保证一天具有八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如果失眠时间较短则很可能导致睡眠缺乏相关问题。除此之外,睡眠质量较差也是导致睡眠不足的原因之一。在当代很多年轻的驾驶员处于长时间的熬夜状态,在夜晚看电影、打游戏以及打麻将等等社交活动,长时间的晚睡早起会导致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可想而知疲劳驾驶是不可避免的。另外,当驾驶员处于长时间的连续驾车时,即使本人处于健康的状态并且有短暂的休息,也会在驾驶中出现短暂疲劳的現象,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几天,就会最终形成积累性的驾车疲劳,轻则出现生物钟的紊乱问题,需要长时间的调整。重则导致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人身财产安全的损失。

另外,以时间方面来分析,在上午进行驾车时,驾驶员由于饥饿或者是餐后消化而出现困倦现象的几率更高,在黄昏驾车视觉障碍现象较为严重,而在午夜驾车则会由于灯光的影响而产生昏睡感,使得驾驶员操作性能严重下降。对于驾车新手来说,由于在驾车技术方面还没有成熟,并且缺乏经验,在长时间的驾车中容易出现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从而使得手脚僵硬,不能进行正常操作。另外对于年轻人来说较为容易出现困意,但是经过短暂的休息便可使困意消除。同时相比于女性来说,男性则更可能受到驾车疲劳的影响。同时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例如家庭因素、工作因素、疾病史因素等等,驾驶员的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导致驾驶过程中出现疲劳问题。

3.2 客观原因

在复杂路段疲劳驾驶问题更为严重,例如在山区路况不良的路段、城市中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人行道混杂的路段、事故多发路段等行驶时,驾驶员必须处于高度的精神集中状态,随时留意周围发生的突发情况,如果长时间在这种路段行驶则很可能导致驾驶员出现疲劳。另外,对于车型来说,手动挡的汽车需要更多操作,比自动挡汽车操作复杂,这就加剧了疲劳状态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汽车自身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驾驶员状态,例如较大的发动机噪音、变速器和离合器较沉、汽车隔音效果较差等等。并且在现阶段市面上有很多改装车辆,往往存在着不符合安全驾驶规范以及要求的问题,车辆自身状况欠佳,这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驾驶产生不利影响。在天气方面,在盛夏时阶段,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驾驶室内通常具有较高含量的二氧化碳。而在阴雨天时,由于阴雨连绵则导致驾驶员心情烦闷。在雨雪天气时,道路通常较为湿滑,车辆侧滑问题严重,而当处于大雾天气时,由于视线问题,追尾事故频发。在道路方面,由于路限制。交叉路口以及交通单元复杂,导致驾驶员大量消耗精力而出现驾驶的疲劳感。

4 疲劳驾驶的预防

在驾驶员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眼睛酸涩甚至是疼痛、连续打哈欠、思想迟钝或者身体不适的情况,这些都可以定义为疲劳驾驶。疲劳驾驶的危害十分严重,为了能够保证驾驶员以及其他车辆的安全,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人体的身体规律就是一天至少保证七至八小时的最佳睡眠时间,根据人体的生活规律,在驾驶汽车之前,必须要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够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保证拥有充沛的精力。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驾驶,中间也必须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便让驾驶员能够保持足够的精力,在驾驶过程中能够保证精神足够集中,以应对路程中的一些突发状况等。一般情况下,在驾驶员驾驶一定的距离或者时间后,需要停车下来休息20分钟左右,最佳的驾驶时间应该不超过两小时。

4.2 驾驶时尽量避免危险地段

按照人体的身体规律来说,在一天当中,午间的十一时到十三时、黄昏时的五时到七时以及午夜时的一时到三时,是人的身体最容易产生疲劳感的三个时间段。按照人的生活规律,通常来讲,午间的时间应该是人们的饭点,在这段时间内,在用餐之后,身体中的一部分血液会根据人的身体机能而被用作消化食物的用途,向脑部所供应的血液会相对有所减少,因此,如果错过了这段用餐时间,持续驾驶的过程中可能会使饥饿感不断增强,甚至会手脚无力,危害驾驶安全。因此,在用餐时间内最好进行休息,并且保证正常的用餐规律。黄昏时间,光线开始逐渐转弱,因此容易对驾驶员的视线产生影响,而且经过了一整天的时间,很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而午夜时分,虽然道路上较为空旷,但是视线更加不好,而且由于生理节律上的影响,驾驶员在这个时间段内更容易疲劳。

4.3 增加安全意识,增加约束手段

想要预防疲劳驾驶,首先要从驾驶员本身入手,必须要让驾驶员提高安全意识,深刻地意识到疲劳驾驶所带来的危害,一旦产生严重的后果就是难以挽回的。因此,足够的安全意识是不可缺少的,一定要珍爱生命。有关的政府部门、交通部门可以定期的组织安全教育以及宣传工作,以此来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提高对生命的敬畏心。另外,还可以对路上的驾驶员进行定期的有关安全知识的调查,以获取相关的反馈。另一方面,要想杜绝疲劳驾驶现象,还可以加强立法,加大对疲劳驾驶现象的处罚力度,并且利用科技手段加以辅助,在車辆上安装检测系统,对驾驶员进行监督。

5 结束语

当前交通问题仍然是我国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疲劳驾驶问题的预防刻不容缓。由于睡眠不足、体力消耗过大、漠视交通法规等原因而使得疲劳驾驶问题仍然不能根治。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政府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办法,时刻鸣响警钟,注重交通法规的普及和教育,使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在自身意识到疲劳驾驶的严重危害。在预防疲劳驾驶过程中,不管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驾驶员,或者是车辆的乘客,都要从自身做起,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避免由于交通安全问题而造成人们生命财产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孙秀花,艾洪发,纪国庆.等.驾驶疲劳的原因及预防[J].林业劳动安全。2003,16(2):47—48.

[2]杨程程.驾驶疲劳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149):27—31.

[3]徐椿,贾卧虎,李有东.刍议驾驶疲劳及预防[J].驾驶园杂志,2009,(4):68-70.

[4]李美华.汽车驾驶疲劳的控制与预防初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3):299-300.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危害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
喝饮料的危害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