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洞喻理论看当代高校教育教学

2020-04-17于梦婕

戏剧之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教化教育教学

于梦婕

【摘 要】洞喻理论根植于柏拉图对人本质的理解,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改铸人的灵魂,从而获得有效的“灵魂转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需运用教学技巧,使具有普遍性的理性知识在学生的心里获得具有统治性的地位,通过非灌输性的教学手段进行应知应会的知识的教授。

【关键词】洞喻;教化;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0-0177-01

柏拉图在洞喻理论中提到:“教化是人的心灵、精神从自然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可体验的提升,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化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素质的获得。”[1]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本身要运用教学技巧,使具有普遍性的理性在学生的心里获得具有统治性的地位,进而在教授应知应会知识的同时,使得教育者能够正确把握学生灵魂转向的方向。

“洞喻”意为“洞穴之比喻”。设想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界,可让和洞穴等宽的一束亮光照进来。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面向前方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并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洞外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类似于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这些囚徒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误以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这在寓意上有些类似于中国的“坐井观天”。

柏拉图“洞喻”旨在于通过这个比喻,让洞中的囚徒,即一叶障目的人类本体,去体会这两个世界,通过设想进而体会柏拉图创设的洞喻世界,亲自得出两个世界中真实性比较的结论,从而达到对人生和世界的澄明。洞喻理论,出自于《理想国》第七卷中所讲的关于“灵魂转向”的这个问题,为人们揭示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谓德育的巨大意义——“道德问题需要这样一种思考,即试图在一个人的具体决定同一个人的价值、原则之间建立联系。”[2]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喻”理论,是使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到过教育的人,在人观察事物的方向上产生了不同,继而在时间的催化作用下,人的本质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这个理论根植于柏拉图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也是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的方式来改铸人的灵魂的设想。“洞喻”中,囚徒认为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就是这个世界最真实也是唯一真实的事物。这类似困于某个情境中不能理清思路并进行正确判断的我们,较为便捷但非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是经由“教化”——当代高校的教育教学的帮助,使受教育者比非受教育者更容易进入一种“获释”的状态,能够帮助他们脱离被蒙蔽的蒙昧状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指出洞中囚徒与人类本体的相似性,即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囚徒被拉出洞穴的过程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蒙的动态过程。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转向”是个至关重要的举动。很明显,柏拉图借按照他的想法,即哲学家独有的兴趣与利益在可知的理念里,试图形成或达到最高目标的至善,“教化”自然而然成为了其中的必由之路。在当代中国社会,“教化”在中小学实现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高校教育中的“教化”作用便突显出来了。高校教育者势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帮助受教育者进行转向的作用,参照柏拉图的理论,现实意义中教育者与哲学家在受教育者的层面较为类似,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至善”教化的潜在影响。似柏拉图所言,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柏拉图的知识是关乎人的存在性的,知识不是让人获得一种技艺,而是让人的整个灵魂处于一种和谐自恰的状态,进而达到本真性的存在。这种知识相当于康德的“实践性的教化”所谓的人性或人的本质,康德视教化为人类修养,是行为主体的一种自由活动,不是人只沉溺于人的自然感受性,服从直接性的本能的驱使,而是依照自己的理性,把人性之全部自然禀赋从自身中发挥出来。柏拉图“洞喻”中揭示的教化是内在的,它是人的心灵的彻底改变,而这种改变就是依靠灵魂转向而获得的。身体的优点和心灵的优点是不同的,“身体的优点确实不是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實践培养起来的。但是心灵的优点确实有比较神圣的性质,是一种永远不会丧失的东西”。在柏拉图看来,“身体上的被迫劳累对身体无害,但被迫进行的学习却是不能在心灵上生根的”。

柏拉图“洞喻”对于我国现代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深远意义。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大多仍旧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因为我们所秉持的就是洛克的“白板”理念,认为我们的头脑是一块白板,往里面添的东西越多内容就越丰富,殊不知这种所谓的“丰富”不能在我们心灵上生根,并且于我们的心灵或灵魂并无助益,“由于扩大了能够做的范围,所以对应该做些什么就越来越不清楚了”。 教化是“洞喻”所要表达的主题,“灵魂转向”本身就是教化。柏拉图所重视的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在理智上的知识性水平过高,并且缺乏对人的情感教化是一件危险的事情,道德教育要深入人心,必须在人的内心唤起自由。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 著.王扬 译注.理想国[M].华夏出版社,2017年8月.

[2]霍尔?戴维斯 著.陆有铨,魏贤超 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猜你喜欢

教化教育教学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何以移风易俗*——唐律教化功能研究之二
《孔雀东南飞》女德教化主题探析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古希腊悲剧的教化旨归探析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