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0-04-15李娣任宇

全球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

李娣 任宇

摘要: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大体上经历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科技事业发展壮大、攻占科技制高点和开启建设科技强国等重要的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必须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等极为宝贵的经验。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助推国家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应加强我国应对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研究。

关键词:新中国70年 科学技术 进步与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

李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部副研究员、博士后;

任宇,赛迪研究院副处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

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学技术与创新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科学技术进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的伟大历程,总结历史创造的辉煌成就和经验,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助推国家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回顾和成就

新中国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中国科技实力伴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壮大,实现了从追踪跟跑到并跑乃至少数领域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大体上经历了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技术引进模仿、攻占科技制高点和自主创新等三个发展阶段,并在不断探索中砥砺前行。

(一)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1949—1978年)

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几乎从零开始起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技在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949年11月着手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为一批卓有成效的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确定了科研方向,着手培养科研人员,发展高等学校和产业部门的科研机构,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这支力量为中国科学事业从近代落伍逐步走向振兴打下了初步基础。“一五”计划确定的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的指导方针,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以钱学森、邓稼先等为代表的海外专家学者陆续回归祖国效力,在科学技术的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新中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56年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方针和“以任务为经、以科学为纬”原则的指引下,发布了首个科技发展长远规划——《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编制了12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阶段。尽管条件极为艰苦,这一时期随着科技体系的逐步完整,我国研发出了一批追赶世界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成功试制电子管计算机,创立并发展“陆相生油”理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等重要成就,并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抵御了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大国的核讹诈与垄断,为我国国防工业、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因此成为了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国家,科技事业进入起步阶段。

随着基础理论的不断创新,我国加快了科技在经济社会的推广应用。到1957年底,第一批国产汽车出厂,第一架国产飞机试飞,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一个原子反应堆投入运转。1958—1965年,在粮食大幅减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完成基建投资938亿元,建成大中型项目531个;包兰铁路、鹰厦铁路、兰新铁路先后建成通车;我国第一艘万吨货轮下水。1968年南京长江铁路大桥建成通车。1970年建成成昆铁路。1973年,我国从国外进口一批技术先进的成套设备和单机。1971—1975年,2579个大中型项目开工建设。湘黔铁路、襄渝铁路先后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大庆油田在1975年底年产达4625.9万吨。高产量的籼型杂交水稻实验成功并在南方13省推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加快推进国内工业体系建设,科技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据统计,1957—1980年,我国工业企业由17万个发展到37.7万个,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从约56%增加到75%。电力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机器制造、汽车、造船、飞机、电子、石化、化纤、合成橡胶等工业已经建立。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原子能、激光等科技技术已在一些部门使用。机器、电力、化肥等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2264亿斤上升到1978年的6095亿斤。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事业发展壮大(1979—2012年)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会议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指明了方向。1982年编制完成的《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促进了技术成果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1985年,党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激发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大幕。1986年,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相继出台实施“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银行”计算机系统、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同步辐射实验室、多种运载火箭和卫星等相继诞生。

1992年,国家研究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1993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術进步法》。1995年5月,党和国家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部署。伴随一系列科技发展规划陆续出台实施,又相继出台了973计划、攀登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一系列科技计划。各项计划顺利实施,为贯彻落实科技发展规划,推动科技事业的不断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6年,国家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标志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一系列科技规划、科技计划的实施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大幅提升,为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重大产品、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设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以及系统成套水平明显提高,各领域科技能力持续增强,有力地支撑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建设。据统计,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开始走遍世界。我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6000多亿斤,持续上升到2018年的13158亿斤;水果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快速发展,有效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人民衣食住行不断改善,生活实现小康。此外,科技在应对和处置传染病疫情、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国防安全等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攻占科技制高点和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我国科技创新进入飞跃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向全党全国发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建设创新型国家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随着一系列重大部署的贯彻执行,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主体活力和能力持续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开放合作不断拓展新空间,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我国踏上了从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经过一系列的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研发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从1991年的228.6万人年上升到2018年的419万人年(见图1),中国从事科学、技术、工程和教学工作的劳动者已占全世界同类劳动者总数的1/4。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研发强度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是1991年的138倍(图2),2018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上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其中,企业研发支出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2018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9年排在世界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注册商标申请量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知识产权产出大国。量子科学、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神舟飞船、北斗导航卫星、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不断取得重大进步;第四代隐形战斗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相继服役。“当今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行。成功发射了悟空、墨子、慧眼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语音识别、掘进装备、国产大飞机、高速铁路、三代核电、杂交水稻等跻身世界前列。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散裂中子源、核聚变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为我国开展世界级科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规范管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极大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國各类市场主体已达1.1亿户。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中企业资金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5%(见图3)。高新区数量已由1990年的27个发展到2018年的168个;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41.2万项,成交额达1.77万亿(见图4);经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间、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磅礴发展。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持续提升。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见图5),比2012年增长55.8%。我国高技术产品占制成品出口比重从1992年的6.4%上升到2017年的23.8%(图6),呈现出大幅度上升。我国高技术产品的进出口额逐步接近平衡(见图7)。“中国制造”正升级为“中国智造”。大数据、云计算应用不断深化,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走向实用,据测算,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了31万亿元,占GDP的1/3。随着电子政务、信息惠民、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治理水平和民众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与美国(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多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占研发经费比重处于5%左右(见图8),2018年才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占R&D经费比重为5.5%。我国基础研发仍然相对落后,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本轮中美贸易战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华为多年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长期的研发战略布局所带来的收益和规避风险的能力,这将会更加激励我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科学研究与市场接轨,推动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二、新中国70年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最根本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动员全党全社会万众一心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适应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形势,建设科技强国,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科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重大创新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推动我国不断向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迈进。

(二)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加强规划和重点支持,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政府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激励机制、完善政策环境,健全和完善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持续加大对科研技术的投入。据统计,2017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为8383.6亿元,是1980年的130倍;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9518.2亿元,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31%。2018年在规模(限额)以上企业中,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的惠及面分别达到56.1%和50.1%,对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研发创新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近年来“双创”的蓬勃发展,一大批充满活力、具有高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冲锋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的生力军,(冯华:《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访科技部部长万钢》,《人民日报》2018年1月31日。)这是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果。而我国高铁技术的巨大成功表明科技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高铁技术创新上,我国始终“坚持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坚持动员和集成全国优势科研及产业资源”“坚持培育与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通过充分发挥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调动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实现了我国高铁技术获得全球领先优势。

面向未来,我国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三)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也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积累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通过举国体制,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突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仅实现了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更是推动了科学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工农业生产效率。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群众性技术革新运动、技术成果商品化、扩大研究机构自主权、鼓励科研人员办企业、成立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等重大改革措施,并在法律制度、体制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围绕这一思想进行了贯彻和落实,极大地释放了科技创新的源头活力,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正在由依靠生产要素驱动和投资规模驱动为主向以创新发展驱动为主转变。事实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指导思想,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使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

高度重视做好知识分子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仅是科技事业接续发展的见证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从改革开放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的一部分”到改革开放后“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再到新时代“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强国战略,其中,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国家强盛的第一战略。这些重要论述的变化和重大战略的实施都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工作规律的不断深化。

(五)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我們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前进道路。这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才使我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战略导弹、人造卫星、核潜艇、银河计算机等一大批为国立威的技术。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科技实力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很高,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转化较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只有继续坚持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砥砺前行,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争取主动,更好推进社会主义科技强国乃至现代化强国建设,才能脚踏实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六)必须坚持统筹安排当前重点和长远布局

新中国7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始终发挥了既考虑当前,又照顾长远,坚持统筹安排,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的战略布局,这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经验。一方面注重直接面向当前经济建设的重点,集中力量做好“卡脖子”的攻关科技项目规划;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在关系国家战略的基础前沿领域和交叉学科超前规划布局。这使得我国科技发展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保持着均衡可持续发展态势。在新时代推进创新发展中,要善于做好创新驱动的顶层设计,既要考虑当前科技发展实际,又要为未来创新发展提前谋划。

三、新时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的重点任务

新中国7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从基础差、底子薄、起点低,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发展起来,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以及少数领域领跑的转变。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西方大国对我国科技领域的打压和遏制绝不是短期的,必将伴随中国崛起的整个历史过程,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等仍然存在较多短板和不足。但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太空技术、生物技术、量子科技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全面酝酿,全球处在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与历史不同的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我国已经开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既要看到困难也要看到希望,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充分的战略准备。必须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大国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科技强国等战略部署。经初步研究认为,新时代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应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一)要加快构建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

为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顺应把握创新趋势,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按照中央作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构建我国面向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布局。一是应加快做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评估工作;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二是要发挥好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撑和牵引作用,强化重大基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研究,以及加强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加快未来产业布局。三是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全面梳理我国被“卡脖子”的领域,将其确定为重点领域,突破“卡脖子”领域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着力解决当前乃至未来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短板”问题。四是要加快产业技术创新扶持力度,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实施产品换代、生产换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推动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取得突破。五是要在我国加快布局一批高端创新平台,打造一批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高质量科技供给提供支撑。

(二)深化科技创新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一是加强科研为主的体制创新。政府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将科技创新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二是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确定政府科技投入的边界和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推进科技創新的强大合力。三是进一步厘清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抓紧形成完整规范、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科技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模式。四是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贷款优惠等经济资助政策,及委托式、联合式和重点资助式等组织协调政策,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集中、联合攻关,推动原创产品首先依靠国内市场支撑持续创新。设置有效的不动产税和企业、个人研发投入可抵免的累进所得税,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技术投资。减少对科研主体研发经费使用的干预,赋予科研主体更多的研发自主权,加快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三)大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一是打通技术创新的供需通道。坚持科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沟通合作,建设全国性研发成果大数据库,向企业开放专利信息资源和科研基地,打破科研与市场之间“信息孤岛”。二是提升企业家科学素养,发挥企业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标准制定和立项评估等工作。探索投资者投资科技研发,共享研发成果知识产权的投资机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探索建立创业保险、担保和风险分担制度,发展健康稳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三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强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积极引导企业、个人形成全面创新意识,为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四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变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更多地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

(四)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协同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完善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担保、信用、中介以及各种规格标准等制度,发挥市场在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加强全社会知识产权规则意识的培养。强化中国企业“走出去”进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合规和维权意识。三是降低维权成本,大幅度增加侵权成本,健全知识产权司法审判体系。四是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效率。五是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合作,密切与各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沟通合作。

(五)大力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加强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加快改革科技、教育领域评价标准体系和方法。二是建立健全适应“双元”育人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三是建立竞争机制、开放机制、激励机制,释放创新活力。

(六)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提升全民科技创新素养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充分尊重个人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尊重不同人的个性和特点,尊重自由的探索和首创精神,促进个性发展、鼓励个人冒尖。鼓励各类人才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面向未来,不断追求卓越,增强创新的内在动力。自觉继承和发扬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北斗”精神,努力营造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于承担创新的风险和责任的良好氛围。鼓励科学工作者始终保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万众一心地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鼓励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特别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基本国情、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出发,不断总结规律、应用好规律,成功地探索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新发展之路。

(七)加强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优势

要积极主动布局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必须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积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搭建良好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创新资源合理流动,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明芳:《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文化氛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月22日。

2.陈晓:《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学习时报》2018年3月21日。

3.李洁琼:《新华网评:自主创新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新华网,2018年5月30日。

4.龚友国:《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强化战略创新布局构建现代创新体系》,《中国企业报》2019年3月8日。

5.潘教峰:《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思考和建议》(摘自《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2019》),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

6.侯波:《新中国70年科技发展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年第4期。

7.国家统计局:《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年8月5日。

8.国家统计局:《科技发展大跨越 创新引领谱新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国家统计局网站,2019年7月23日。

责任编辑:谷 岳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
山西省科技厅组织开展2022年度省科技奖提名工作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山西科学技术奖首次采取提名制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纺织之光”2018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
今天让科学做什么?
2016年度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揭晓
2015年度中国包装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