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高段古诗词创作教学初探

2020-04-15邓国辉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邓国辉

摘 要: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小学中高段古诗文教学的拓展教学——古诗词创作教学的角度,结合新课标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求,探究小学生古诗词创作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创作;教学策略;中高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035-02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改编之前,小学阶段古诗词篇目总数为80篇左右,相对其他体裁来说,篇目较少。而2016年教材改编后,小学阶段古诗文篇目增加到150篇左右,相当于以前篇目的两倍,可见古诗文教学越发重要,探究创新教学模式更是迫切。笔者结合本校2017年申请的省教育科学协会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借助本县诗词文化,带领六年级的学生对古诗词的创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小学古诗词创作教学的意义

中国的诗词创作在小学、中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经典诗词只是让学生记忆与背诵,而诗词创作教学几乎为零。很多家长与学生更关注的是学生能背多少首诗,而对这首诗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为什么“远上寒山石径斜”“青山郭外斜”中的“斜”不要读成“xié”而要读成“xiá”?

毫无疑问的是,一部分学生害怕背诵,害怕默写,所以对古诗词纯粹是一种“爱恨交加”。“爱”是因为中高考必考,所以必背;“恨”是因为枯燥的背诵,让他们对古诗词只有消极的应对,从而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与钻研,无法欣赏到古诗词独特的美丽。其实,语文老师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初步进行古诗词的写作尝试,积累一点平仄、押韵和对仗的基本常识,学生完全可以尝试古诗词的习作。而创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则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趣味。

二、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创作教学策略

赫尔巴特说:“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兴趣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对基层学校来说,诵读、表演都是古诗词课堂上较好的教学策略。在此,将古诗词创作教学引入课堂,拓宽学生的自主学习途径,是笔者探究的主要目的。

(一)从打油诗起步

诗词创作不像儿童诗,天马行空,它有格律可循,还得押韵,对学生来说,既“脑”屈词穷,又束手束脚。如果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习平仄格律,背诵平水韵,学生不但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会对古诗产生厌恶之心。

因此,在准备让学生学习诗词创作的时候,笔者查阅了许多资料,特别对何夏寿老师的童诗童话教学很感兴趣。那么是不是可以学习何老师的做法,让孩子从打油诗开始用童言来写出有趣的童诗?

笔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充满趣味的PPT,从一首打油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开始激发学生对诗词创作的兴趣。学生们第一次看到打油诗,觉得特别惊讶:原来诗可以这样写?有学生脱口来了一首:楼上子琛看电视,楼下理源正狮吼。大叫子琛来打球,子琛生气虐理源。诗刚刚读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笔者马上将这首小诗在黑板上展示,并予以鼓励,然后让学生将两首诗对比读一读。很快,学生们发现了王子琛在句尾没有押韵,而打油诗的一、二、四句是押了韵的。如果要他们直接给王子琛的诗进行改韵 ,有点难度,笔者便让学生们用两句诗形容一下当时闷热的天气。这下子,各种神思路纷纷登场:

快叫后羿来射日,或叫龙王用水浇。(欧阳帅)

眼看秋天快来了,轻装上阵凉爽好。(邓依阳)

大家对押韵有了一点点的认识,而且觉得自己也可以写诗了,一个个诗兴大发。笔者就顺势要求学生们回家之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事物做一个主题,写写打油诗。第二天早上,好几个学生将自己的小诗交给了笔者。如:

早晨(佳妮)

闹钟一响天下亮,起床洗漱匆匆忙。

早餐三口吃掉了,背着书包上学堂。

佳妮的这首《早晨》也很有意思。笔者提出,可以几个人合作一首诗,每个人想一句。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难度,使他们对写诗一下子提起了兴趣。

在平时的学习中,笔者每天抽出五分钟的时间,和他们讲讲打油诗的故事,为他们读近几年比较有创意的“老树画画”,比如,“阳台种些花草,竟然郁郁葱葱;没事花间晃晃,装作走在山中。”“潇潇一夜秋雨,醒来没个头绪;想想外边世界,还是接着睡去。”

打油诗,激起学生对诗词创作的兴趣,深化了他们对古诗词的喜爱。但是如果仅仅是凑两句打油诗就是创作,这肯定是不行的。在平时,笔者继续引导他们多记、多背,每天背一首,到了周五的时候,再将这一周所记的诗词进行抽背,巩固他们的记忆。

(二)巧记韵律和平水韵

教师作为知识的傳授者和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进一步做好古诗文教学工作。教师既要熟知格律,又应积累一定的诗歌创作经验,还可以加入诗歌爱好者群进行“对句”“和诗”的实践,有了这种经验,就有了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机会,平时在课内课外,也可以和孩子们多多进行“对句”练习。

但是,直接让学生死记硬背格律是不行的。课堂上,笔者先和学生一起收看了岳云鹏和孙越搭档的相声《妙言趣语》。岳云鹏在相声中说道,天下无语不成对,一首:“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雷隐隐,雾蒙蒙。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前面的对对子很有趣,后面的平仄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古代,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简单地说,四个声调中除了第一个“平”声是平声外,其余三种声调上、去、入称为仄声。怕孩子们还是不懂,笔者就告诉他们,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再和学生们做平仄游戏。我说平,你说仄,学生们觉得很好玩。接着笔者再加大难度,对词性,笔者出上句,让学生对下句,然后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熟读车万育的《声律启蒙》或者文学家李渔的《笠翁对韵》,并利用一些时间与学生们进行抽背比赛。因为是比赛,所以学生兴致很高。

在平时的读诗背诗时间,教师也要找出古诗中的对仗与学生认真品味。如最典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就是由两个对仗组成,数词、颜色还有方位词,非常工整。比如“青箬笠和绿蓑衣”或者“村舍外与古城旁”等,平时教师多与学生进行这些简单的对句训练 ,对学生的古风雅词积累很有好处。

(三)古诗词采风活动

每年的三月,江南的油菜花处处金黄。县诗联和镇诗联的诗友们相约在美好的春天去菜田采风。在采风的时候,笔者让一部分对诗联感兴趣的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活动开始之前,诗联的教师先考考学生古诗词中关于油菜花最有名的诗,然后和学生一起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并由诗联的教师背齐己的《题梁贤巽公房》、温庭筠的《宿沣曲乾隆僧舍》以及乾隆和刘禹锡的《菜花》,再请学生说说自己听到的这些诗里分别写了什么、怎么写菜花的、除了菜花还写了什么……接着再和学生们分享这几首诗押的韵,以及七绝的平仄格律。这样的户外教学,学生们觉得非常有趣,在看花闻花香的过程中,他们真实地感受到菜花的与众不同,很多学生在活动之后也写出了几首关于菜花的小诗。

到了九月,笔者就带着学生们去看菊花、写七绝。在写绝句的时候,笔者先和学生们背背七绝格律,然后让他们自己选择是不是首句押韵,写完之后,一起读一读,找出不合平仄的地方进行修改,最后展示以及评价总结。

附学生作品:

(1)秋(孙洪涛 李瑞 欧阳睿妮)

秋风早已入南乡,不见菊花染秋霜。

阍者身穿黄铠甲,秋丛绕校桂花香。

(2)菊(阳硕峰)

微风拂过细闻香,金色丛中一白裳。

曼妙身姿虚淡影,菊花朵里独忧伤。

元曲《天净沙·秋思》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在让学生们背了马致远和白朴的《天净沙》之后,笔者让学生们分析这两首元曲的特点,以及韵脚在哪些地方,再将《天净沙》的格律进行总结,对照《天净沙》的正格。学生们发现自己基本上总结对了,因此特别有成就感。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笔者将自己创作的《天净沙·秋游》呈现给学生,并将自己创作的思路以及韵脚、选择韵脚的原因讲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小组合作完成《天净沙》。因为有真实的感受,学生们一起回味秋游时所见的景物,自己拟定诗题,大胆地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附师生诗选:

(3)天净沙·春游 (桑子)

蜿蜒小路山乡,几只新燕学翔。处处菜花恰黄。

池塘水涨,笑声一路飞扬。

(4)天净沙·春日(阳硕峰)

春花来送幽香,水中鱼戏池塘。柳树轻着绿装。

清波荡漾,自然无限风光。

(5)天净沙·春日游   (蒋佳曾晨旭李宇华)

青山花草芬芳,嫩芽杨柳梳妆。此去锡福观光。

百花齐放,队旗風里飘扬。

学生的诗作虽然稚嫩,但也初识格律。通过学写,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更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创作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诗歌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真正达到诗词教学优化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小毅.小学语文第三学段不同文体教学的基本策略[D].重庆: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2014.

[2]让所有的童心都开花——何夏寿儿童文学教学工作室[J].语文教学通讯,2015(3):2.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