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尝试

2020-04-15张旭芬

教师·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言实践自主意识交融

张旭芬

摘 要:2019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的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文。面对博大精深、意蕴绵长的文言文,学生望而却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不够重视教学方法,导致枯燥单一、浮于表面的低效课堂。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尝试将小学文言文课堂构建成合作性教学课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以小组学习为载体,自主合作探究,为文言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力。

关键词:“文”“言”交融;合作学习;自主意识;语言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4-0023-02

一、引言

文言文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近年来,语文界重视文言文教学,增加文言文教材比重的呼声越来越强。2019年秋季开学,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的语文教材增加了文言文篇目,甚至提前在第一学段就出现此类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要求。

當今,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因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影响教学效果是主要问题。不少语文教师将文言文教学直接当成文言文练习课,专攻翻译。多数学生常常一头雾水,记不了晦涩的文字、复杂的句式,只能谈“文言”色变!《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一文中,钱梦龙先生曾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他还尖锐地指出当今小学古文教学的症结是“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笔者尝试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师串讲的阅读教学课型,构建开放的合作性教学课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汉语的丰富内涵和无限神韵,努力使文言、文章、文化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培养自主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优化策略一:课前小组合作预习,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兴致较高,可能是因为对短小精悍的文言文感到新奇。因此,在学生初识文言文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合作学习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小组中自主探究,增强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小学阶段,教材里的文言文都是精挑细选的小故事。其中,《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学弈》包含的道理与学生熟识的故事《小猫钓鱼》差不多;《两小儿辩日》中的孔子也是无人不晓的圣人;而《伯牙绝弦》讲的就是民间传说《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因此,在授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名言,勾连学生已经具有的认知基础,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拉近与文言文的距离。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和学习了不少文言文形式的名句和几十首古诗词,并较好地掌握了古诗文的学习方法,这为他们学习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笔者让学生在家独立完成以下预习任务:读熟课文;写生字;根据注释,借助工具书,写出句子的意思;提出自己的疑问。授课前,笔者利用早读或者课前三分钟,安排小组分享预习成果。组员之间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并一起解决疑问,提出新的困惑。若教师在巡视中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则要留在课堂上进一步探究。在执教《伯牙绝弦》一课时,笔者就以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子期死后,伯牙有必要绝弦吗?”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效果不错。

三、优化策略二:课上小组合作学习,以读促思,以评促学,走进文本,培养语感

(一)合作读通

文言文教学重在诵读。读通了,自然就嚼出文言文的风味;读顺了,更能品出文言文的韵味。初读时可分三步走:先由教师抑扬顿挫地范读;接着让学生跟着教师轻声地读,边读边断句,标上重音和语调的记号;再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课堂时间有限,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读出“文言味”?小组伙伴间的互帮互助是最佳的方式。

以《学弈》一课初读环节设计为例:①指名读。(请三位能力水平不同的学生来读,学生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相结合)②教师配乐范读。(教师适时指导朗读的停顿、语速、重音等,学生做批注)③在小组内自读、互读三分钟。(组长评价并指导)④学生互相评价。⑤全班有感情地读。(教师配乐)

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充分的诵读时间,并且能在教师和小组组长的指导和帮助下,尝试读出文言文的独有味道。值得一提的是,组长都是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较快模仿教师的范读,较好地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技巧。组长在小组内协助教师,指导其他组员按照教师的要求,尽量读出古文的韵味,并通过互相评价,落实了文言文的朗读要求。

(二)合作读懂

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中,笔者给予学生组内交流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在巡视中要明确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把古文中的句子意思讲清楚、说具体。有时,甚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联系上下文,添加一些词句,把古文的意思表达得更加连贯、明白。学生在交流中,能互相纠正,互相补充,基本能读懂文本的意思,不必再由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说明。

(三)合作体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又说明了读书志在明理。小学阶段的几则文言小故事的内容生动有趣,道理也耐人寻味。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并能与同学大胆交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修养。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而且提升了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笔者在执教《学弈》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两位徒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短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一环节的设计,扩大了学生交流的空间,推动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感悟道理。学生在小组里可以畅所欲言,组长整理组员发言的过程,正是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过程。从组长的汇报发言中,教师不难看出学生真正懂得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四)合作实践

笔者重视文言文语言实践,不仅在“读”上下功夫,少谈技巧,还要多做语言训练,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表达习惯。例如,在学生初读《杨氏之子》的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后,笔者问:“楊氏之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儿知道的?”学生们马上反应:“聪明!从‘甚聪慧中知道。”接着让学生也用这样的方式来夸夸自己小组的伙伴。“中国蒋氏子十二岁,甚帅气!”“闽南刘氏之女十三岁,甚用功!”……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明显感受到了他们已经“得言”了。

于永正老师执教《杨氏之子》这课时,抓住古文简洁的特点,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出省略的情节,把学生分成三组,各写一部分。第一组同学扩写第一句“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根据这句话,想象杨氏子长什么模样?要求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出他的聪明;第二组同学扩写“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侧重动作和对话描写;第三组同学扩写“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要通过对话描写把杨修的聪慧表现出来。学生汇报时,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小组之间互相补充,精彩程度让人不敢相信。

文言文课堂上语言实践的过程既能呈现小组风采,又可将师生间、生生间的评价渗透其中,力求在交流互动中深化认识,思维得到扩张,从而感受文言文的表达魅力。

四、优化策略三:课后小组适度拓展,培养自主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小学文言文教学,要兼顾“文”“言”的交融,就要重视拓展性的训练。笔者注重鼓励学生课后开展丰富有趣的小组活动,读懂更多的文言故事、文言名句,从而爱上文言文。小组阅读竞赛是常见的一种形式,比一比学生的文言文的阅读量,并让学生交流阅读收获,巩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小组表演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课后让小组表演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文言文知识的能力。如上完《伯牙绝弦》一课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伯牙绝弦》。学生学完《杨氏之子》之后,明白一语双关的精妙,创作出了《李氏之子》《陶氏之女》等类似的小故事。活动中,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创编,大胆表演,然后再到班上展示,评选最佳改编奖和最佳表演奖。不仅如此,笔者还鼓励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把课外阅读的一些简单的文言文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也改编成生动有趣的剧本,演一演,评一评,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五、结语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文言文教学即将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颇具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已被广泛认可。笔者正是看重它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人学习,并有利于学生思维、表达、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才尝试将它作为“主角”请进小学文言文课堂的。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其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走入文言文的世界,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合作学习”让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吴玉如.“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于爱芳.浅入深出,开启学生文言文之旅——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8(10):58-59.

猜你喜欢

语言实践自主意识交融
真美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高中英语课中如何指导高中生探究性学习
语言积累,和风细雨最润物
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自主写作能力
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