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摘掉“学困”帽 重拾数学学习自信心

2020-04-14郑晓娥

读天下 2020年1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摘 要:高中数学有一定的难度,相对抽象,学生学困现象常见,学困生较多。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也是数学老师最关心的问题。数学学困生什么时候产生,为何产生,如何转化,是高中数学老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一、 高中数学学困生是怎样形成的

(一)高中数学学习难度不小

初中学生思维发展不成熟,初中数学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主,因此,并不注重对概念的严格而全面的定义。而且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一个概念讲解,后面附以足量的例题与练习题,方便学生掌握,而且这些习题是绝大部分学生都可相对理解与掌握的,即使有难度,通过努力也是可以完成的。但是高中数学截然不同,高中数学知识容量很大,学习难度很高,而且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用运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因为理解不了而陷入学习困境。

(二)学生数学能力参差不齐

学生是一个个存在差异的个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所以数学往往是部分学生最害怕的学科之一,甚至有学生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因为学生害怕数学学习,甚至不愿意学习数学,高中数学学困生就这样产生了。有些学生一心希望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出现转机,特意寻找老师辅导,或者购买大量的辅导资料,做过好多习题,希望自己的数学学习成绩有所提升,然而结果往往让人失望,数学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苦恼更深一层。不可否认,数学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

(三)课堂数学思维训练不够

上文所说,数学学习存在学生个体差异,但不等于这部分学生都要成为数学学困生。只要学生能够主动钻研,教师如果能注意分层次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还可以不断提升的。换句话说,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出现也与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有些学生对当天学过的数学知识常常没有透彻理解,似懂非懂,有的学生忽略了对概念、定理的记忆,这一部分学生踏实学习的习惯没有养成,他们往往急于求成,没有认真读题和审题,甚至连题型中的条件都没弄清,他们不能从所学过的知识中搜索已有知识,自然也就不能解决新的数学问题,一句话,这一类学生的数学思维常常出现断层,这老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的连贯性缺少培养。

二、 高中数学学困生如何转化

(一)尝试数学分层教学

如上所述,高中数学自身难度较大,而且学生数学学习因人而异。因此,笔者建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分层设置目标,以便因材施教,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分层教学首先是对学生合理分层,从智力方面和学习能力方面,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学习小组;然后要分层设置学习目标,要求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关注和考虑发展学生个性,又要兼顾全班学生,推动学生整体发展。在课后作业设置上,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分层设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进行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并为学优生留足发展的空间。

(二)培养学困生学习习惯

学困生中有一部分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且他们的数学学习意志也不坚强,学习方法不科学。针对这一部分学困生,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其思想观念和意志品格的培养。比如说从高一开始,就应该训练他们坚强的心理品质,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适当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总结数学学习的便捷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数學学习习惯。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组织开展学优生对学困学生一对一帮扶指导,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当然,学困生非一日炼成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非一日能够完成的,转差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耐心耐力的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并要戒骄戒躁,对心理脆弱的学生,鼓励其能正确面对挫折。数学学科知识来自生活,又来服务生活,因此,数学教学和转差过程可以尝试生活化教学,将抽象性强、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积极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讲究活学活用,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三)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常听数学老师抱怨,某个学生太笨,不适合学数学,某学生太懒,不注意动脑筋……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教师选择适合自己学科教学的学生,恰恰相反,要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学科教学方法。数学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当的学习方法,并强化对学困学生数学学习坚持力的监督。数学教师要随时向学困生渗透数学思维意识,不断夯实学困生的知识基础,监督学生透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并要能够熟练运用,指导学生积极将学会的基础知识不断加工整合,并尝试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实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他们逐步摘掉学困的帽子,走上数学学习的坦途。

参考文献:

[1]张洪刚.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数学大世界,2017(5).

[2]江式慷.高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7(1).

[3]张建义.浅论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8):55.

作者简介:

郑晓娥,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环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