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分析

2020-04-14李淑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7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湿疹皮损

李淑慧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 073000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易反复、瘙痒、皮损区域干燥、肥厚等特点。以往临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容易引发局部皮肤萎缩,而非甾体抗炎药物及中药也会造成局部刺激,造成此类治疗方式应用受限[1]。皮损内注射疗法通过将特定药物直接在皮损内给药,以达到治疗目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给药途径。临床研究发现,皮损内注射给药对治疗小面积皮肤损害具有显著疗效。为此,本文通过对慢性湿疹患者实施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以探讨该方法对患者疗效、皮肤生理功能等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116例。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2]中慢性湿疹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且<65岁;患者在1个月内未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且均为皮损局限或散发但累及面积不广泛且皮损部位无继发感染;皮损直径 2~6cm;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糖尿病患者;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等;精神异常;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头面部、肛门、外阴处皮损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观察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32.17±5.79)岁;上臂10处,肘关节周9处,前臂13处,腕11处,手15处。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1.89±5.64)岁;上臂11处,肘关节周10处,前臂12处,腕11处,手14处。两组患者皮损部位、皮损直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糠酸莫米松乳膏(湖北恒安芙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4173)涂抹于患处,每天早晚各1次;根据患者情况可给予80mg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西安远大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63)、2.0g维生素C及2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酸钙,进行静脉滴注,1次/d,给予氯雷他定片(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659)口服,10mg/次,1次/d。

1.2.2 观察组:(1)准备药物: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4)、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锦帝九州药业(安阳)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058]。(2)具体方法:将复方倍他米松与利多卡因进行1∶1混合,并摇匀,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中,沿着皮损与正常皮肤之间的交界区域斜刺进入皮损区,若回抽未出现回血现象,则将药物缓慢匀速地注入皮损区,注射后使用无菌棉球轻轻按摩5min,保证药液均匀渗入组织内,可进行多点注射,注射间距约为1cm,注射药量需根据皮损大小而定,每个皮损内混合药液注射量0.1~0.2ml,若皮损较大,可进行分批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每次用量需控制在2ml以内。注射后1个月根据患者病情,可再次注射,最多注射4次。共完成注射液次数186次,人均3.2次。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3]:显效:患者自觉皮损部位瘙痒症状明显缓解,湿疹皮损面积明显消退;有效: 患者自觉皮损部位瘙痒症状有所改善,湿疹皮损面积有消退;无效: 患者自觉皮损部位瘙痒症状及皮肤面积无改善或加重。(2)湿疹严重程度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3周及治疗结束后4周利用湿疹病情指数(EASI)进行评价[4],分值越低,代表湿疹程度越轻。EASI湿疹病情指数评分:红斑(E)、丘疹(I)、表皮剥脱(Ex)以及苔藓化(L)4项指标评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 分,重度症状为3分,总分=(E+I+Ex+L)×面积×指数(指数:头颈为0.1,上肢为0.2,躯干为0.3,下肢为0.4)。(3)皮肤生理功能包括经表皮水分流失(TEWL)、角质层含水量(WCSC)、皮肤油脂(SC),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及治疗后进行检测,TEWL选用德国TewameterTM仪进行测量,与待测部位接触时,按下按钮,待测值出现读数时,关闭按钮,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WCSC选用日本的Sclar进行检测;SC利用油脂测试胶带与测试部位接触,停留30s所吸油脂数即为SC值。(4)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皮肤轻度萎缩、口唇干燥、食欲亢进等。(5)复发情况:统计治疗结束后复发情况。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0,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n(%)]

2.2 湿疹严重程度 治疗1周、2周、3周,两组患者EA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ASI评分有所增加,但较治疗前相比降低,两组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ASI评分对比分)

2.3 皮肤生理功能 治疗1周、2周、3周,两组患者TEWL、WCSC、SC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TEWL水平较对照组低,WCSC、S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TEWL水平有所增加,WCSC、SC水平有所降低,观察组TEWL水平较对照组低,WCSC、SC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WL、WCSC、SC水平对比

2.4 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总复发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2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对比[n(%)]

2.5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2/58),其中皮肤轻度萎缩1例(1.72%),口唇干燥1例(1.72%);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8/58),其中皮肤萎缩5例(8.62%),毛细血管扩张2例(3.45%),毛囊炎1例(1.7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0,P=0.047)。

3 讨论

慢性湿疹是皮肤科常见慢性、难治性、反复性疾病,且病程较长,并具有明显症状,该疾病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菌及真菌感染、内分泌紊乱、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5]。因该疾病患处皮肤呈现肥厚现象,使用单一的外用激素或其他制剂,无法完全渗透吸收,从而导致疗效不佳[6]。

糠酸莫米松乳膏属于强效不含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一种软性激素,具有抗炎、抗增生、免疫抑制等作用,在治疗慢性湿疹时可快速起效,且皮肤耐受性较好,具有较高利用价值,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等不良反应,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7]。临床研究发现[8],机体皮肤含水量下降、经皮水丢失增加以及皮肤油脂减少是机体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的重要指标,也是慢性湿疹发病的重要环节和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且湿疹程度较对照组轻,皮肤生理功能较对照组优。表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慢性湿疹具有显著疗效,利于降低湿疹程度,改善皮肤生理功能。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复方倍他米松是一种糖皮质复合激素,主要由倍他米松磷酸酯钠与二丙酸倍他米松组成,可有效抑制纤维细胞分泌,共同起到抗炎、抗过敏等强力作用[9]。倍他米松磷酸酯钠具有可溶性,注射后可迅速被吸收,且起效时间短;二丙酸倍他米松具有微溶性,注射后将变为供体,并缓慢吸收,发挥持久的作用,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症状。复方倍他米松采取经皮损注射的方式,可使药物直接接触皮损,对药物的吸收十分有利,且药效明显,作用时间较长,有效减少因全身用药产生的副作用,且该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对使用条件无特殊要求,且治疗次数较少,减少药物使用量,更加经济实惠,有效提升患者依从性[10]。此外,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表明复方倍他米松治疗慢性湿疹预后良好,可减少复发风险,且用药更加安全[11]。其中观察组复发与发生不良反应的均为皮损面积较大的患者,可能因药物剂量不足或者注射不均匀导致。因此,在治疗时,应密切关注皮损面积较大的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还应叮嘱患者注意保持清洁,避免造成感染。

综上所述,复方倍他米松联合利多卡因皮损内注射治疗慢性湿疹可有效提升治疗疗效,减轻患者湿疹程度,改善皮肤生理功能,降低复发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湿疹皮损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烦人的湿疹何时休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