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0-04-10隋雪莉闵芳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隋雪莉 闵芳

摘  要:为顺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新要求,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结合独立学院办学目标,探索并走出了一条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校企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新机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课程教育水平,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校企合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践表明,该途径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01-0189-04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for computer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combined with the running goal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a new path of all-round and deep-seated cooperative talents training suitable for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explored. We should establish a new mechanism for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work out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improve the level of curriculum education,build and improve practical teaching,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an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double teacher” teaching staff.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collaborative education;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0  引  言

近年來,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而高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技能与行业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社会需求[1],这反映了高校教学内容与企业新技术脱节的问题,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17年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要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2]。在当前形势下,产教融合必然成为高等教育创新、持续、高水平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将产生重要影响[3]。因此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1  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方式日趋多样,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校与企业缺乏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的政策制度[4];二是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制定,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三是教学过程和企业项目研发过程不一致,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和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不一致,不利于项目引领、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开展[5]。

2  基于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问题,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校企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在专业建设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教育,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1  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新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终以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创新育人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实现全流程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实践及个性化学习选择,教与学密切协同及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如图1所示。在这种育人模式实现了高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受益的共赢新局面。

本专业聘请行业、企业资深技术专家加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以及多个项目团队都有企业技术骨干人员加入,共同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流程如图2所示。

2.2  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由母体大学专家教授、企业资深技术专家组成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对计算机行业宏观发展情况、计算机类企业一线需求状况进行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明确计算机相关岗位需要的能力要素,确定以岗位群对接专业能力结构的理念,组织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环节比例,体现产教融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2017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知名企业合作进行嵌入式人才培养,设置移动互联、云计算开发与运维、大数据工程师专业方向,以满足社会对实用性、国际化、复合型、就业创业能力强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着力打造“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由文化素养、专业能力、职业能力、特长发展四类课程组成的课程模块,如图3所示。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明确了专业培养要求;对应不同职业类型,理清了相应的培养要素;在职业能力模块中加入行业需求,并体现在相应专业课程中。

2.3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全面提升课程教育水平

(1)校企联合授课。本专业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参与教学过程。来自南京吾曰思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网博计算机软件系统有限公司、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程师先后讲授了Linux操作系统、网络工程实践、计算机网络、Oracle数据库开发、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导论、路由与交换技术等理論课程以及多门实践类课程。来自企业的授课教师能够把理论与实际工作、项目案例很好地融合到教学之中,按照企业规范对学生进行工程化培养。

(2)校企合作促进教材建设。本专业在教材建设中强调企业的参与,使教材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本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联合编写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该教材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实验和对应的理论讲解,既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也包括设计性实践项目。出版社给予该书很高评价,认为该书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实用。

(3)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企业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应起的作用。目前与企业合作建有“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群”3个精品课程。

2.4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将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技能培训、学科竞赛、创业创新等项目合理整合,构建课内外相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从应用型本科层次出发,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原则,优化理论,强化实践环节,增强项目式、岗位式的工程训练,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练中学[6],目前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占比为30%以上。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校企合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实践基地建设。本着互利互惠的“双赢”原则,本专业将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进行捆绑建设,积极搭建校企实践基地。目前与12家企业完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共建工作,并建有3个深度合作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机会。

(2)实验室共建。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社会服务能力,体现了高校的办学实力[7,8]。本专业以校企合作建设为契机,与企业共建4个专业实验室,分别是九竹科研创新实验室、网博服务外包实训实验室、吾曰思程网络系统集成实验室以及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3)专业实践课程项目驱动式实习。由企业开设部分专业实践课程,全方位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实际开发经验。在专业课程实验中面向应用,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巩固课程设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课程设计环节中面向提升,通过企业提供的项目,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开发技能,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使学生有能力完成小型项目开发,积累项目经验。

(4)开展校外实训。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就业需要,本专业充分与企业合作,第7学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校外实训,由企业对参训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参加对口企业面试,实现学生专业内高薪就业。在解决好实习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积极联系合作单位参加校园招聘会,为解决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能有效利用企业资源,弥补学校教学资源的不足[9]。

(5)与企业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本专业在毕业设计选题上以工程应用类选题为主。采用双导师制,教师与企业共同指导毕业设计,企业导师负责技术指导,校内导师负责论文撰写、答辩等事宜。2018届毕业设计中与企业共同指导的选题占比44.5%。

2.5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本专业积极引入企业资源开展各项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能力,具体方式如下:

(1)参加IT企业认知实习。本专业每年组织新生参加IT企业认知实习。通过到企业参观学习、听取企业相关介绍,了解基本的软件开发流程,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软件行业有初步认识,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学生们未来就业提供了新启示。

(2)开设专业技术讲座。定期组织合作企业的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培训,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讲座,学生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和职业心态,更加明确自己的定位,增强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举办学科竞赛。本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校级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与创新能力,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经费支持。目前举办了8届“网博杯”计算机编程与设计大赛、8届“思程杯”网络知识与技能大赛、6届“达内杯”数字媒体设计大赛。通过参加这些校级竞赛,使学生有机会参加级别更高的省级、国家级竞赛;参与企业技术专家组织的培训;还有机会获得竞赛奖金及奖品等奖励。

2.6  校企合作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是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0]。本专业通过外部培训,聘请行企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在企业进行实践,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方式如下:

(1)联合企业开展教师技能培训。本专业与企业联合举办青年教师Java EE培训班,5名参加培训的青年教师全部顺利通过考核并获得企业颁发的结业证书。选派2名教师参加“甲骨文授权培训中心”的培训学习。

(2)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相关人才。本专业积极引进具有企业或行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教师团队,近几年来引进了来自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的多名资深工程师;聘请4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长期外聘教师。

(3)为教师赴企业实践提供资源。本专业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需要,目前6名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累计12个月以上。通过企业实践,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需求,开拓视野,改进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实践教学能力,再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迅速有效地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  取得的成果

本专业始终以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为宗旨,全面提升学生能力,硕果累累。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30项,其中省级项目10项,获得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近4年本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6项,省部级奖项55项;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学生专业对口就业,近4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87.40%,年终就业率均达98.98%,其中连续3年就业率均为100.00%。

4  结  论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深入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的诸多困难,但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办学特色还需进一步凝练。但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定会成为独立学院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 赵慧勤,陈晓慧.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同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例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6):6-8.

[2] 刘程琳,范先国,曾小林,等.校企政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工程实习基地研究与实践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7):228-231+236.

[3] 齐春娥,全婧.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J].智库时代,2019(39):102-103.

[4] 石博雅,肖志涛,郭翠娟,等.基于校企合作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23-24.

[5] 阮进军,吕立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为例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3):66-68.

[6] 田新志,王振铎,边倩,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9):20-22.

[7] 王杰,任佳.大力推进高水平实验室建设着力培养创新人才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1):233-237+258.

[8] 陳莉欣,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188-190.

[9] 袁焱,杨宇红.校企深度合作建设面向卓越工程师专业的工程设计实践课程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6):214-217.

[10] 贾文胜,梁宁森.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J].中国高教研究,2015(1):92-95.

作者简介:隋雪莉(1983-),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作物栽培学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OBE模式的模具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