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细节,不作文(二)

2020-04-05蔡明

莫愁·小作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采访者录音机老赵

(接上期)第二回合开始。

打破冷场的不是“我”,是老赵。他“站起身,他说稍等”。他的行与言,把故事情节带动起来。

又“稍许,他找了胶布、剪刀过来,剪一小块反复缠住录音机右上角”。而“我”只是“奇怪地望着他做完这一系列动作”。

“我”从“沉默”到“奇怪”,是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只用“我”的细心观察去表达。没有语言,也没再心理表白,只有老赵的言行。往简单里说,就是老赵在“我”的录音机右上角,缠贴了胶布。这一系列动作行为细节,依旧围绕着录音机在发生,采访机成了聚焦点。虽然没有采访的发生,但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现场效果。

“我”的奇怪终于有了答案:

采访机太新,一看就不是老记者,裹点胶布,贴点透明胶,表示江湖跑得多。他解释道。

这小机子大鸣大放地搁我们中间,小红灯还闪闪亮,换作别人,心理有压力。说时,他不经意地把采访机挪到报纸边上,半遮半掩,既看到采访机,又看不到采访机。

老赵笑,新闻系的课堂上是不会教这个的。

这就是赵瑜,这就是老赵。老赵的道行有多深,老赵对年轻记者的关爱与帮助有多真,老赵在一番行为之后,用三段话,解释了如此作为的来龙去脉和良苦用心。其实,也让“我”和读者都明白了,老赵为什么不能就那么简简单单、痛痛快快地说出采访者想要的一切。

老赵一边解释,一边不经意地把采访机挪到报纸边上的细节,既是一种伏笔,也是对后生的示范。“新闻系的课堂上是不会教这个的”,一句随性而幽默的语言,让老赵的“笑”更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我”来说,这次采访,成了名副其实的从师学艺。

这一回合,话题似乎荡了出去,宕了一下,似乎是闲笔,就密如鼓点似的采访追问和应答来说,这是紧张中的稍事舒缓。但就主题的表达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意义非凡,闲笔不闲。这样的处理体现了作者的表达艺术,张弛有致,疏密相间。

作者借敏感而敏锐的“我”,肯定产生新的联想,于是,非常自然而巧妙地把情节又拉了回来,收放有度。

第三個回合开始。

我问:网上说你有大堆采访的录音带,你把机子搁哪录的音?

一堆律师帮老马打官司告我,老马也对记者哭诉自己“冤比窦娥”,我说我有几十盘采访录音带,他们的骂声就稍小了一点。我这也算是自保吧。

紧承上文的观察和受教,“我”的疑问和追问便是顺理成章。但老赵的回答更让读者有意外惊喜。

网上的说法,其实是老赵说的,也是老赵借助网络说的。老赵为什么如此说,是他面对一边倒的骂声的反击,是面对一堆帮老马打官司的人时的降温手段,也是老马对记者哭诉自己“冤比窦娥”后的权宜应对,用老赵自己的话说,为了“自保”。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也是一种生存的智慧。

老赵之“所答”,明显是“非所问”。但不会令人生厌。老赵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迂回巧答。让对方明白,其实没有录音带,也就不存在机子搁哪录的问题了。当然,还有一句话,双方已心知肚明,要真放个录音机,即使半隐半现,恐怕也录不到真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因为对方的心理压力会很大。那么,老赵报告文学中的材料从哪来的呢?

第四个回合开始。

老赵给我看他采访马家军的笔记,一大摞。

我感叹:只有你的知识量、信息量输出得比采访对象更多更有价值时,他才会信服你,继而信任你,尊重你。

老赵承认,说:人与人之间最妙的关系,应该是棋逢对手,彼此成就。

交锋双方,与其被动,不如主动。老赵深谙其理。这一回合,老赵主动出击。这一出击,老赵的真诚为人得到进一步证实。因为他把自己的采访手记,直接给“我”看。老赵不仅给了,而且还是“一大摞”。这么丰富,要采访多少人,采访多少次,搭上多少时间,其中艰辛和不易只有同道人明白,只有老赵最清楚。当然“我”也明白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老赵竟也给了时间让“我”好好地翻看。“我”想,老赵此时此刻,绝不会看着,一定也会给出空间。否则,“我”怎么会“感叹”呢?会有这样的发现呢?

“知识量”和“信息量”是两个非常关键的短语。一个是科学,一个是事实。你不是行家,但熟悉行家;你不是当事人,但你掌握的重要资料超出当事人。只有这两者都丰富、都特别有价值了,你才能获得信服、信任和尊重。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是一场特殊的相遇,是一场知识、经验、能力、智慧、人格的交流与碰撞,绝非那么天真的你问我答。

老赵承认“我”的感叹,继而说出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生命体验:“人与人之间最妙的关系,应该是棋逢对手,彼此成就。”这是人生的真谛,是人际关系中最微妙的玄机。老赵和马俊仁之间,或许正是如此,韩丽晴和赵瑜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悬殊,这采访也没法进行到现在。

这一回合,作为采访者,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但是不是很满意呢?我想,未必。因为这场不了了之的官司,肯定还有更多秘密。

回南京的月台上,他思虑片刻,才说:我去大连马家军基地时,路上机子摔坏了,穷忙,没空买新的。其实,我没有录音带,你懂了吧?

这才是作者想要的秘密之一。是老赵送别时,思虑片刻后才说出来的。其实,是老赵再三地权衡了利弊得失,也是对“我”的信任,更是老赵正直、纯厚本性的一种必然。因为他把所有的底牌都亮出来了,甚至把自己那么一点点聪明和狡黠都说了出来。

“回南京的月台上”,这是一个典型的环境,也是一个环境细节。为什么偏要写这个“月台”呢?

我想,一方面是体现老赵这个人的礼节与修养,体现了他的热情与真诚,送客一直送到月台。另一方面,因为老赵特别聪明,他的职业敏感告诉他,他并没有满足一个千里迢迢前来采访人的心理期待,真正的细节,最有价值的细节,并没有呈现。而月台,正是人们别离和重逢之处,是最重情感的地方,是人最柔软的时刻。老赵毕竟是文学家,在情感面前,还是道出了实情,袒露了非常重要的细节。

去基地采访时没有机子,是怎么完成采访的?又是如何写成《马家军调查》这样曝出冷门的报告文学的?这就是细节,就是情节发生逆转的细节。

“你懂了吧?”我相信作者是懂的,但更多的是这一颠覆常识的细节完全出乎意料。

我惊讶地盯着他看。看不到他的眼睛,北方的冬天风大,他又戴上了大墨镜。“我”的反应就是证明。老赵的葫芦里到底是什么药,怎么越感觉接近事实的真相,越觉得这个人更加不认识,深不见底。“我”极力想透过他的眼睛窥见他心灵深处的隐秘。可那副“大墨镜”挡住了“我”。不能怨人家是有意的,因为“北方的冬天风大”。

老赵接着告诉“我”更重要的细节。

他说:我没带子,老马也知道,但他没对媒体拆穿,我感谢老马,这是爷们之间的方式。

还来不及责怪“大墨镜”,老赵又曝出了一个大秘密:对记者哭诉“冤比窦娥”的老马竟然也知道没录音带。这么重要的细节,老马竟然没有拆穿。

更想不到的是,律师们帮老马打官司,告发赵瑜,落得“全民损我”,而老赵竟然还感谢老马。我敢说,月台瞬间,一定留给“我”铭心的记忆,也肯定会让“我”脑洞大开。“爷们之间的方式”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呢?是江湖规矩,是丛林法则?是明着来,不搞阴的?是凭本事实力,而不是揭短露丑?是赢得起,也输得起?

我沉默。为什么媒体只关注了热闹,而没有循着这个细节深挖下去呢?人性,才是文学的富矿,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对与错的层面。

此刻的“沉默”,让“我”陷入了深思。这个深思,导出了浮华、喧嚣背后的症结所在:关注热闹,忽略细节;满足对错,忽视人性。

沉默之后是爆发。那是即将上车结束本次采访前的最后一问,当然,这一问里已经有了满满的敬佩。

没有录音,你文章中的细节、对话还写得那么鲜活丰富。

因为老赵有那么一大摞采访笔记。事实上,已经不用再问,但作者还是问了,这是写作的需要,因为读者不一定能够明白;更为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需要。

老赵没有让后生失望,加之也没有采访机小灯一闪一闪的现场,便毫不犹豫地呈现了答案:

只能说,用了心。心,不比录音机忠诚?他的声音被汽笛声渐渐盖住。

如此,一个用心、用良心去采访和写作的作家形象丰富真实起来。用心,用心的忠诚去应对喧嚣、浮躁的社会文化和单方面审判一个人的畸形审美习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坚持和操守呢?

“心,不比录音机忠诚?”这样的反问,如烈火炙烤着人们的良知和灵魂。不患无策,只患无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此,文章何以反复出现录音机的意图不言自明。前文所有的铺垫或伏笔,在此都有了照应。

汽笛声盖住心底之聲,这是火车进站时的真实,也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借景抒怀,意蕴悠长。

故事到此,见面第一问的答案也水到渠成了,而作者与老赵之间为什么能够“开门见山”的对话与发问,也让人一目了然。

“棋逢对手,彼此成就。”以心换心,才能推心置腹。这就是人性的力量,这就是细节的意义。

早已时过境迁,作者为什么还要在2019年底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因为“这些细节至今难忘,意味深长。”金细节,隐在喧嚣的深处。

是啊,这些细节,不只是月台送行时的那些细节,而是整个采访过程中出现的细节,无不让人难忘,无不意味深长。这个采访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可作者还是没法忘记,且用“细节”这个关键词为题,再写了采访后记。

这些通向人性的细节,是细节中的金子,作者无法控制那种内在的感受。“金细节,隐在喧嚣的深处”,这是名句,也是金句。一个“金”字,奠定了细节之于文学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一个“隐”字,告诉我们,真正的金细节需要用心、用情去寻觅。“喧嚣的深处”是文学的描述,是复杂生活与环境的准确概括,更是意味深长的忠告提醒。

当然,对韩丽晴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她把这篇作品置放在《莫愁·小作家》2019年11期上发表,这一定有她的初衷。她是多么希望孩子们明白什么是细节,细节之于人生,尤其是写作的价值。她以《细节》二字为题,良苦用心,触目便知。

我想顺着她的意图,继续唠叨两句。

第一句:细节,小说写作的生命。

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文体,我以为已不重要。但我更愿意把它当微型小说或小小说来读。就《细节》来说,如果没有细节,我敢说,就不会有这篇耐读的小说。从大里说,其实这一次采访,两个空间,其中前五个回合或许都发生在老赵的办公室,最后是发生在月台上。但把这个主题与两个空间充实和丰富起来的几乎都是细节。对采访的文章来说,最多的是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各自鲜明而个性化的语言特点。采访者总是带着疑惑的直问,被采访者总是巧妙迂回,逻辑严谨。但文章留给我们印象更为深刻的地方恰恰是那些行为细节、情态细节、环境细节和道具细节,如果抽掉了老赵缠胶布的行为、老赵的笑、老赵的“片刻”,抽去采访者的沉默、惊讶、奇怪、盯着看,省略北方大风和汽笛声的环境细节,我们完全可以说,这篇小小说就无从存在,更不用说如此血肉丰满。

《小说的艺术》的作者约翰·加德纳曾说过,小说中的细节相当于“证据”,就像几何定理和统计分析中的证据一样。细节是小说作品中最基本、是细小、最准确、最具体、最有作用的“基本粒子”。甚至可以这样说,失去了细节,小说就是一棵枯树,毫无生命气息可言。

第二句:细节描写,小说写作最妙的艺术。

小说之妙用,首推梁启超先生的见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同理,同学们欲新作文,欲写好文章,则必先学会细节描写。

在《细节》一文中,正是因为一系列的动作、行为、情态和语气语调方面的细节描写,才为我们成功地刻画了老赵这个人物深沉而不城府的性格,细节的捕捉与变化正是老赵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内心世界的变化,细微而复杂的感情的变化。他了解世俗文化,善于在复杂险恶的人际环境中生存与周旋,又不失良知和爱。一个精明、智慧、真诚的老赵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细节描写之于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妙用。

细节在小说作品中,还有暗示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的艺术妙用。正是因为前文有了新配的采访机这个物件细节的出现,才有了下文围绕采访机的一系列的情节展开和变化。高明的小说家都会利用这样的道具细节。作家契诃夫说过,如果在第一幕中,一支手枪被放在了一顶斗篷上,那么它必然会在第三幕中射出子弹来。不仅如此,《细节》里的采访机几乎成了串联全篇的线索,它的新与旧、有和无,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摇曳生姿。

精妙的细节,不仅是有用的,而且能够充分刺激和引导读者积极参与,特别是能巧妙利用读者的感官,引发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或情感共鸣或理智认同。老赵“笑笑”的情态细节,“录吧”的语气语调细节,“月台”的环境细节,还有两处时间上“片刻”的细节,无不充分调动着读者的感官,激发联想与想象,进而主动参与创作,丰富故事,丰满人物,深化主题。

最好的,体现最大价值的细节,莫过于作者的概括,“金细节”,并非一般人能够发现,也并不是一般的作品里都能够遇见的。那是与人性相关的,与文化相关的,与心相关的,是心底里流出来的细节。老马那个看破不说破的细节,爷们之间的方式,心比录音机忠诚,汽笛覆盖了声音等,无不是“金细节”。

或许,有读者会问,如何在写作中写出金细节呢?这个问题,《细节》已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

蔡明:江苏省妇联“莫愁家庭教育”名师名家工作室牵头人,江苏省名教师,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生态教育团队牵头人。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采访者录音机老赵
录音机里的旧时光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潜泳高手
贝壳
川上的诗
随身带着救命钱
老赵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西尔莎·罗南:爱尔兰精灵初长成
心是一座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