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256 层CT 扫描期间的针对性心理护理结合全程护理改善患者依从性的临床效果

2020-04-05李晓菊戴佩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程依从性护理人员

李晓菊,戴佩姗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15)

恶性肿瘤一般指癌症,包括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的恶性病变,具有细胞分化和增值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1]。根据累及组织和器官不同、性质类型差异,恶性肿瘤可分为很多种,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来清除病灶组织,阻止病变扩散,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程。治疗过程中应用影像学技术分析病变情况是医生对患者病情进展做出准确判断的主要方式,对肿瘤治疗和转归有重要监测作用[2-4]。本研究选取40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其检查期间针对性心理护理结合全程护理,旨在探讨对患者依从性的改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 年6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实施256 层CT 扫描的恶性肿瘤患者,共计80 例。所有患者均满足256 层CT 扫描检查要求,意识清晰、语言功能正常,且无研究用药过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对照组中男26 例、女14 例,构成比分别为65.0%、35.0%,年龄范围55 ~78 岁之间,平均年龄(64.2±5.3)岁;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5 例,构成比分别为62.5%、37.5%,年龄范围55 ~76 岁之间,平均年龄(65.0±6.1)岁。两组一般资料统计学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可比(P>0.05)。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与目的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经会议讨论对研究项目予以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仅予以40 例患者常规护理和指导,内容包括256 层CT 扫描检查前病情评估,检查期间相关指标监测,以及检查后饮食干预和注意事项交代等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 给予40 例患者针对性心理护理结合全程护理,主要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三个阶段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检查前:护理人员根据临床需要询问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病情;并以亲切主动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加强沟通交流,实施心理疏导,针对紧张焦虑患者实施安抚,可采用转移注意力、深呼吸等方式缓解,针对恐惧心理严重患者需结合其病情予以疏导,告知患者CT 扫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针对抑郁状态患者应联合其家属给予充分的心理关怀、鼓励和支持。

表1 护理前后2 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s)

表1 护理前后2 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s)

组别 例数 SAS 评分(分) SDS 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58.74±6.95 52.43±6.82 56.92±6.87 48.74±6.34观察组 40 59.11±7.12 34.76±5.41 57.05±7.32 32.17±5.86 t 0.235 12.838 0.082 12.139 P 0.815 0.000 0.935 0.000

(2)检查中:护送患者进入CT 检查室,做好检查核对工作,确认患者信息。

(3)检查后:待检查结束护理人员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检查过程是否顺利、图像结果是否合格,避免其产生担忧,同时对患者顺利完成检查项目表示肯定和赞许。

1.3 评价指标

(1)评估2 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5]: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共20 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法,评分50~59分认为患者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共20个项目,采用4 级评分法,评分53 ~62 分认为患者轻度抑郁,63 ~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

(2)评估2 组患者检查依从性: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检查全程表现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可、差4 个等级,比较两组患者检查依从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20.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分别以χ2、t作为检验值。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

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性比较

如表2 所示,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检查依从优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检查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256 层CT 因其X 线剂量更低、旋转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临床也叫256 层极速CT,是先进的影像学扫描检查设备之一[6]。其最高时间分辨率可达34 毫秒,一般心脏检查中只需两次心跳即可完成,相较于既往CT 设备,256 层极速CT 操作中X 线剂量可降低60%~80%,故被称为绿色影像检查设备。

全程护理则指的是有计划地实施256 层CT 扫描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各阶段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的职责基本可概括为:检查前帮助患者做好充分的生理准备和心理建设工作;检查中做好体位指导、呼吸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工作,密切配合检查医师完成检查操作;检查后做好不良反应监测等后续工作以确保患者安全性。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进行256 层CT 扫描检查期间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结合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图像合格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对检查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全程依从性护理人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