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与X 线影像学检查在骨盆骨折诊治中应用比较

2020-04-05李晓楠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片三维重建骨盆

张 彦,李晓楠,马 驰

(肥城市中医医院 山东 肥城 271600)

骨盆骨折是一种高发的意外伤害,骨折后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会因失血过 多导致患者发生休克现象,而且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所以应加强对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研究,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使临床医者能够尽早给予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1]。如下文所示。

1 基础资料与检查方法

1.1 基础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接收的60 例骨盆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中男40 例、女20 例,患者年龄在19 ~69 岁之间,平均年龄(44.0±2.3)岁;其中60 例患者中有25 例为交通事故、15 例意外坠落、8 例挤压及12 例其它意外伤害。所有患者均已通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耻骨骨折15 例、坐骨骨折11 例、髋骨骨折16 例、髂骨骨折10 例、骶椎骨骨折8 例。

1.2 检查方法

60例患者同时采取CT扫描技术和X线影像进行检查,(1)CT 扫描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髂嵴直至坐骨结节水平采用16 层螺旋CT 机进行扫描,应用3mm 扫描层厚度、75 层数及3mm 间隔,详细掌握患者骨折情况,将扫描数据上传工作站至进行多平面和(冠状位、矢状位、任意斜位)三维重建处理。(2)X 线平片检查:患者均取俯卧位,对患者进行骨盆检查,投照距离控制在100cm,其检查范围为上缘超过髂嵴2cm 至下缘耻骨下方3cm。

1.3 观察标准

将两种检查方式最终检查的骨盆骨折具体部位及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本次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数指标使用n(%)和χ2进行描述、检验,组织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是都表示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结果对比

最终检查结果显示,CT 扫描检查的创伤具体部位检出诊断准确率为93.3%,与X 线检查检出准确率的66.7%相比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表2。

表1 CT 扫描和X 线检查骨折部位对比[n(%)]

表2 CT 扫描和X 线检查骨折部位检出诊断准确率比较情况(n,%)

3 讨论

骨盆骨折在临床上的发生率较高,该病主要是由于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或滑倒等意外伤害导致,创伤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局部压痛、淤血、下肢短缩畸形、尿道口出血以及会阴部肿胀等临床症状,若病情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极易引起其他脏器合并症和失血性休克等危险病症,严重时可直接造成患者死亡[2]。由此可见,对骨盆骨折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诊断治疗,通过检查详细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从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3]。为此,本文章中对骨盆骨折患者采取了CT 扫描技术和X 线影像技术进行检查,并详细对比了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发现,同X 线平片检查的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扫描技术检查的骨折具体部位检出诊断准确率较高。而通过分析发现,X 线平片虽然在临床骨折创伤的诊断中应用率较高,且具有操作简便以及检查费用低等优势,但在检查过程中常会受到X 线仪器设备的局限性所影响,导致临床漏诊率及误诊率极高[4]。而CT 检查技术与X 线平片相比检查扫描范围较广,在检查过程中可进行重复性操作,可通过多方位和多角度详细观察患者损伤部位及程度,通过三维重建图像处理技术最终为临床提供准确性极高的诊断结果,而且该检查方式还可避免对患者呼吸的影响,因此目前深受临床医者所认可。

综上所述,利用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扫描技术对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检查诊断,能够为临床医疗提供有价值的诊断数据,使其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减轻疾病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胁。但本文研究数据依然有限,还望临床相关专家学者能够对骨盆骨折的临床诊治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为患者探寻一种最佳准确的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有效治疗。

猜你喜欢

平片三维重建骨盆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光编码技术在犯罪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