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2020-04-03李澎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研学团体同伴

李澎

摘要:同伴交往是小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合肥市南门小学海恒分校选取四年级作为实验年级,1、2班作为对照班,3、4班作为实验班。针对实验班依托团体辅导、课堂教学和学校活动三种形式,对学生同伴交往的凝聚力、合作性、沟通力和信任感四个维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旨在探索提升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同伴交往小学生途径

引言

根据两种不同性质人际关系理论,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广泛。基于此,我校以小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为核心研究点,通过数据分析、团体辅导、学校常规活动及教学训练等多种形式,探索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生同伴关系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1.小学生同伴交往研究现状

结合文献研究发现,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的发展主要作用在亲社会行为(郭伯良,张雷)、归属感(Furman等)以及学业成就(John Fantuzzo等)三个方面。从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缺乏交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与情绪控制能力,同伴之间矛盾渐增。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同伴交往上存在一定问题,有必要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训练。

2.中、高年级人际关系发展需求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三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研究表明,中、高年级阶段小学生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均呈下降趋势,只有同伴关系保持较高的水平。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以后,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强。基于中、高年级同伴关系发展特点,我校选取四到六年级学生进行同伴交往能力测评。

二、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现状分析

1.测评工具

我校采用北京师范大学邹泓教授的同伴关系量表修订版来考察四到六年级学生的同伴交往现状,包括同伴接受和同伴拒绝两个维度,其中6个同伴接受试题,4个同伴拒绝试题。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2,信度良好,10分钟可完成测试。共发放问卷385份,剔除无效问卷28份,回收有效问卷357份。

2.测评数据分析

(1)同伴关系测量得分

同伴关系问卷答案设计以“非常符合”选项计1分、“符合” 选项计2分、“有点符合” 选项计3分、“不太符合” 选项计4分、“非常不符合”选项计5分,其中第8、9、10、11、12、13题以正向方式进行陈述,第14、15、16、17题以反向方式进行陈述。由于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计1~5分,即得分越低,表明同伴关系发展越好,得分越高,表明同伴关系发展越差,图1为三个年级同伴关系测量总分的分布情况。

从表1可看出同伴关系的平均分为18.57,其中高于平均分的人数为159,占总人数的44.5%,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不良关系的存在,因此可以进行同伴交往能力的训练和实验研究。

(2)学生年级同伴关系差异分析

将每个年级的同伴接受、同伴拒绝及同伴关系测量总分进行比较,从表2可看出三个年级在同伴拒绝得分和测量总分上存在差异,四年级学生在同伴拒绝得分和测量总分上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也就是说四年级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显著低于五年级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及综合学生情况,选定四年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设立1、2班为对照班,3、4班为实验班,进行训练研究。

(3)四年级同伴关系测量得分

四年级的同伴交往平均分为18.91,高于平均分的有92人,占四年级总人数的55.1%,表明四年级学生在同伴交往上存在不良关系。将四年级四个班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表3可看出四个班在得分上无差异,换句话说,在增加训练之前四个班在同伴交往发展水平上是没有差别的,可以作为实验年级来进行实验研究。

三、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训练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前期的测评结果和相关理论分析,我校通过团体辅导、课堂教学及学校活动三种形式进行训练。学校活动又包括学科活动、主题活动、研学活动及夏令营活动。

1.团体辅导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理解能力,针对四年级的两个实验班增加同伴交往的训练,训练周期为两个月,每周1课时,共计8课时。训练主要从同伴交往凝聚力、合作性、沟通力和信任感四个维度出发,以心理学团体辅导的形式为主(见表4)。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团体辅导活动设计均为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

2.课堂教学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加入以《学会做客》和《学会鼓励》为主题的课程,并举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专题研讨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问候与交流,引导学生学会鼓励他人及自我鼓励。

3.学科活动

我校在《小足球》的教学设计中融合多种练习内容,在教学中采用小组配合、两两配合、小队PK等训练形式,提升了学生的同伴合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同伴沟通能力。

4.主题活动

在体育嘉年华主题活动中融入“无敌风火轮”“青蛙部队”“沙包掷准”“彩虹球”“三人夹球跑”“叠报纸”“毛毛虫”“蒙眼击鼓”“传递空水瓶”和“掌心托棒”等游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同伴团结协作的能力及同伴交流沟通的能力。

5.研学活动

我校在研学活动中融合同伴交往相关活动,包括1-2年级的“觅海底神奇,赏安徽魅力”研学活动中的户外集体活动,以及5~6年级自主教育研学体验活动中的“步调一致”“定向活动”等活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了学生在同伴交往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加了团体凝聚力。

6.安徽省少年军校夏令营

我校在少年军校夏令营活动中融合南水北调、沙场点兵、杯子舞、通天塔、狙击英雄、徒步拉练和篝火晚会等项目,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結语

我校通过团体辅导、课堂教学及学校活动三种形式,针对凝聚力、合作性、沟通力及信任感四个维度的同伴交往训练,探索出将团体辅导、课堂教学与学校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素芳.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的现状调查——以开封某小学为例[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9.

[2]董莉, 沃建中. 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1):4547.

[3]郭伯良, 张雷. 近20年儿童亲社会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结果的元分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3, 11(2):8688.

[4]刘丙元, 张建英. 高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交技能、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 2004(3):1316.

[5]孟爽. 小学儿童心理理论、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6]王浩月.小学生同伴交往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家庭教养方式为视角[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7]俞国良, 辛自强, 罗晓路.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00, 32(1):5964.

[8]宛容, 唐文杰, 沙利文. 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1(6):3036.

责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猜你喜欢

研学团体同伴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