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分析

2020-04-03田海银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糖化血糖评分

田海银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广东 广州 510175)

2型糖尿病占了糖尿病90%以上,而作为一类慢性疾病,至今无彻底根治疗法,若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1]。但是,本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这类患者对疾病知识比较缺乏,就需要做好健康教育。随着互联网逐渐普及,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开展起来,为了探讨其应用在2型糖尿病中的价值,我院就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3-68岁,均值(54.7±2.7)岁;病程1-18年,均值(6.9±2.3)年。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66岁,均值(54.3±2.6)岁;病程1-17年,均值(6.6±2.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上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随访,到医院完成检查与治疗,出院后,护理人员通过口头约定复查时间或电话随访等进行后期的护理。观察组则加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处理,具体如下:①健康管理:建立微信群或QQ群,要求患者将自我监测血糖、服药等视频传到指定群,并对规律服药,监测血糖者予以一定的鼓励,促进他们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同时,指导患者利用智能手表、手机等工具,设置提醒的方式按时服药,促进运动与血糖检测等管理水平。定期回院检查,从肘部静脉采血,检测血糖指标,避免出现过大波动。②医患交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定期发送邮件,及时沟通交流,获取患者的最近状况,从而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处方药计划。③健康指导:利用微信群在朋友圈推送糖尿病小知识或当季饮食指南与运动指南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运动,合理饮食。④通过病友之家促进患患交流:将同一区域患者分为1个小群,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测定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比较。

1.4 评价标准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2]:以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量表进行调查,评分0-28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 23.0分析,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管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更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表1 对两组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Mean±SD)

3 讨论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当下彼此之间沟通交流最为活跃的方式,微信、QQ及其群都是人们交流的主要渠道[3]。鉴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互联网方式沟通交流,医院便可凭借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群或QQ群,将病友拉入其中,定期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同时对患者的咨询进行回答,相比传统电话随访方式更为方便与快捷。此外,互联网平台可以提供可视化操作,利用视频交流,可达到面对面指导的效果,使得健康管理更有效。本次就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用常规电话随访管理,观察组加用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结果发现观察组在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上优势更显著,可见互联网平台式健康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促进他们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糖化血糖评分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我给爸爸评分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