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江年俗炒“炒米”

2020-04-02潘春华

食品与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筛子炒米铁锅

潘春华

旧时镇江,过年前有炒“炒米”的食俗。农历冬至一过,各家各户都开始忙炒“炒米”。大户人家通常要炒三五斗,寻常百姓也得炒上二三升。“炒米”的身上凝聚着家乡人浓浓的年味。

炒“炒米”古称“火米”,是一种可以较长时间贮藏且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能干、湿两吃。炒“炒米”通常用糯米,也可用粳米,在铁锅内以杂砂炒制而成,粒粒金黄,颗颗饱满,松脆酥香。旧时过年,亲朋邻友上门拜年,奉上一碗白糖泡炒米,即镇江人称之“炒米茶”, 算是一种敬客的礼仪和情谊。咸吃泡炒米也是常事,如郑板桥在家书中所说:“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如若贵客登门,主人便会送上一碗“打蛋泡炒米”。将两个镇江人习惯称之为“蛋瘪子” 的水噗蛋盛在碗中,抓一把炒米,加少许精盐冲泡,再滴上几滴香麻油,既营养味美,又能充饥。汪曾祺在谈炒米时说,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

旧时,镇江城里五条街、南门大街、四牌楼及城外大西路、中华路、打索街、山巷有几家专炒“炒米” 的店铺,也有由炒货店兼营的。城里南门大街中段有一家炒米铺,门面不大,里面新砌好一座能安放两口大号铁锅的两眼大灶。锅不是平安装在灶台上的,有一定倾斜角度,便于炒制。锅内各有一把长柄铁铲,灶头矗立着用石灰水新粉刷过的烟囱,屋内一角摆放着炒炒米的细砂子和筛炒米用的竹筛子、竹匾子、藤柳巴斗等工具。烧锅灶用的柴草,大都是镇江焦山芦材滩产的芦材,以及乡间的豆秆、麦秆。不用木材,是为了便于控制火力。一旦开工炒制,烟囱口不时喷出殷红的火舌,炒米铺内烟雾缭绕,等候“炒米”的人也排起了长队,热闹非凡。

刚炒的“炒米”不适宜立即食用,需筛去细砂,待“炒米”冷却后便变得松脆爽口。“炒米”是一种经火炒至极干的食品,吸湿性极强,必须贮放在密不透气的磁器罐或饼干罐里,如任其露置,吸湿回软,便不堪食用了。过去,儿童零食不多,“炒米”便是儿童的最爱。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休闲食品干吃和开水冲泡食用,而且还可用饴糖制成香甜可口的“炒米糖”。

记得儿时,过了冬至,常见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和一小袋细砂子,手执长柄的铁铲,走街串巷,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炒米人會带一个助手帮他烧火,那助手多是个半大孩子。将他们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把一年所需的炒米一次炒齐。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过年炒“炒米”的习俗,早已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渐渐淡去,我们这些“银发族”的记忆,也逐渐成了碎片。如今以此文重拾过年炒“炒米”的旧事,心中有不尽的感慨与亲切。

猜你喜欢

筛子炒米铁锅
Anything Goose
滋味
三个筛子
铁锅和瓦罐
铁锅和瓦罐
最是香甜炸炒米
故乡的食物
说话前,请用这三个筛子过滤一遍
炒米
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