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2020-04-02王清波刘向军王跃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多普勒颈动脉斑块

郭 伟,王清波,赵 斌,刘向军,王跃平

(1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滨州 256603)(2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 滨州 256603)

近些年,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高,该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脑血流循环不畅而引发大脑缺血、缺氧进而使脑组织坏死。临床症状为语言障碍、瘫痪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1]。因此,对该疾病做到早期准确评估颈部动脉狭窄的部位以及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脑梗死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我院以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的12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12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患者最小年龄48 岁,最大年龄79 岁,平均(64.13±0.65)岁,男74例、女50例。比较所有患者的身高、体重、职业等一般资料,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可正常交谈,均自愿参与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非动脉血栓引起的脑梗死、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及脑梗死后脑出血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将探头频率设置成3.5~10MHz,检查患者双侧锁骨下动脉、颈部总动脉、颈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外动脉段以及椎动脉,该检查均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生进行操作并确诊[2-3]。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

(1)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诊断结果包括内-中膜增厚例数、斑块发生率以及狭窄发生率。

(2)对两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比较。评价标准为IMT ≥1.0mm 界定为内-中膜增厚。

表1 两组的诊断结果[n(%)](n=124)

(3)对两组斑块回声及表面形态进行比较。斑块回声包括强回声、等回声、低回声、不均匀回声,斑块表面形态包括扁平型、溃疡型、不规则型。

(4)对两组颈部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对患者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以及管腔闭塞人数进行统计,并计算出狭窄发生率。颈动脉狭窄情况评价标准为:轻度狭窄:患者动脉管腔狭窄<50%,内径较小,局部血管壁有斑块且PSV<125cm/s;重度狭窄:患者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在50~69%之间且PSV 在125~230cm/s 之间;重度狭窄:患者动脉管腔狭窄在70~99%之间且PSV 超过230cm/s 或者其管腔有少量血液流过,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完全闭塞:管腔内无血流通过。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s)、[n(%)]表示计量型数据以及计数型数据,用t检验计量型数据,用χ2检验计数型数据,P<0.05 表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IMT 增厚例数11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1例,研究组斑块发生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21.8%,研究组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54.0%,明显高于对照组3.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斑块表面形态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研究组斑块多呈不规则形态,对照组斑块多呈规则形态,对照组与研究组斑块表面形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斑块表面形态进行比较[n(%)](n=124)

2.3 对两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对照组IMT 为(0.58±0.21)cm,研究组IMT 为(1.41±0.28)cm,T 值,26.4071,研究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些年,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临床研究表明导致脑梗死发病的原因多为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风湿性心脏病、肥胖等有密切关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研究表明,脑梗死在发病后100 天内是恢复的最佳时期,因此,对患者能够尽早诊断有助于其治疗以及预后效果。我院将124例脑梗死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例,与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者进行对比,对两组的诊断结果、斑块表面形态、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斑块发生率以及IMT增厚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两组斑块表面形态存在较大差异;颈动脉狭窄闭塞发生率为16.1%,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郑会强[5]研究报告中显示,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斑块发生率为92%高于健康者16%,增厚例数多于健康者,斑块表现形态多为不规则型,且颈动脉狭窄情况以及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健康者,本次研究结果与郑会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能够通过图像准确反映患者病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多普勒颈动脉斑块
软斑危险,硬斑安全?不一定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