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缺血性心肌病左室短轴应变规律的观察分析

2020-04-02邓华钊欧典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5期
关键词:收缩期受检者心肌病

邓华钊,欧典强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 惠州 516001)

作为心内科最为常见的疾病,缺血性心肌病(ICM)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使得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增加了发生心率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的风险。近些年,伴随着冠心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加,导致缺血性心肌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1]。一旦发生缺血性心肌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易加重患者病情的发展,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斑点追踪技术(STI)在临床上属于一种研究心肌整体、局部运动的新技术,能够在二维成像的基础上,能够以全方位的角度追踪心肌情况,从而获取可靠的相关信息数据。此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应用斑点追踪技术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室短轴应变规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9年10月,将45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女患者分比为31例、14例,年龄34~61 岁,平均(47.5±1.7)岁。同时选取45例体检正常的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分别为29例、16例,年龄36~61 岁,平均(48.5±1.9)岁。

1.2 方法

选用彩色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探头设置为S5-1,频率控制在1.0—5.0MHz。护理人员应指导受检者处于左侧卧位,并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在显示结果后,对左室收缩末期以及舒张末期内径(LVDs、LVDd)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随后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计算。然后分别采集受试者左室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心动周期,把获得的数据进行保存,利用Qlab8.1 工作站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并把水平心肌划分为前间隔、前壁、侧壁、后壁、下壁以及后间隔等6 个节段,随后对心肌情况进行斑点追踪。为提高追踪的准确性,应在追踪时对感兴区范围进行调整,最后对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

1.3 统计学方法

SPSS21.0 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名义变量资料、定量资料分别经(%)表示,行χ2检验、经(±s)表示,行t检验;存在差异(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受检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

对照组受检者LVDd,明显低于观察组(t=28.967;P<0.05);且受检者LVDs,明显低于观察组(t=21.125;P<0.05);LVEF 明显高于观察组(t=57.095;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受检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s)

表1 对比两组受检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s)

左室射血分数(%)对照组 45 68.3±4.4 46.5±3.4 29.8±2.9 72.5±3.9观察组 45 58.1±3.2 71.9±4.8 43.4±3.2 34.8±2.1 t 12.577 28.967 21.125 57.095 P<0.05组别例数 心率(次/min)左室舒张末期内径(c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cm)

2.2 对比两组受检者各水平节段RS 和CR 收缩期

对照组受检者乳头心尖水平<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在每个水平间存在统计学(P<0.05),见表2。

作为左心室短轴心外膜到心内膜圆心方向的收缩期径向变峰值(RS),在变薄时逐步恢复到0 点,在增厚时为正值。每个水平间全部为正向,曲线排列整齐。观察组受检者收缩期RS 全部为正向曲线,不同水平间以及同一水平间每个节段应变峰值曲线,呈现低平,且排列紊乱;峰值应变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P<0.05)。

圆周应变CS 作为心肌圆周运动方向,负值时为缩短,伸长时恢复到0 点,曲线具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心肌圆周运动方向均为负向峰值应变曲线;在不同水平间以及同一水平间应变峰值曲线无规律,峰值与心衰程度成正相关,两组相比(P<0.05)。

表2 对比两组受检者各水平节段RS 和CR 收缩期(±s,%)

表2 对比两组受检者各水平节段RS 和CR 收缩期(±s,%)

注:a 与对照组相比,P<0.05.

对照组(n=45) 观察组(n=45)RS CS RS CS二尖瓣水平前间隔 31.4±3.2 -24.3±4.2 1.3±0.4a -8.4±1.5a前壁 35.7±4.5 -19.2±2.6 2.4±0.2a -8.1±1.2a侧壁 39.2±4.3 -23.4±3.1 9.7±1.1a -7.9±1.3a后壁 42.5±3.9 -21.7±2.8 12.8±1.3a -7.5±1.1a下壁 32.6±2.7 -18.6±3.1 11.2±2.1a -6.8±1.4a后间隔 29.9±2.4 -22.8±1.9 5.7±0.5a -5.9±0.6a乳头肌水平前间隔 43.6±4.1 -31.2±3.4 12.8±1.6a -7.6±1.2a前壁 47.3±4.5 -29.4±2.8 11.3±1.4a -4.8±0.5a侧壁 42.5±3.8 -25.9±2.3 9.5±1.2a -5.3±1.1a后壁 39.7±2.7 -27.3±2.1 10.4±1.3a -4.5±0.8a下壁 44.8±3.2 -24.8±2.9 9.8±0.7a -6.1±1.3a后间隔 39.7±3.1 -28.6±3.1 10.7±1.1a -8.4±1.7a心尖水平前间隔 24.3±3.9 -22.5±2.6 9.7±1.9a -4.2±1.2a前壁 22.8±3.4 -19.7±2.1 8.9±1.5a -5.7±1.5a侧壁 20.9±2.8 -21.3±2.4 9.2±1.7a -5.1±1.3a后壁 27.6±3.2 -24.8±2.2 8.5±1.2a -6.9±1.1a下壁 21.4±2.7 -20.6±2.5 9.6±1.4a -3.5±0.9a后间隔 29.7±3.5 -21.9±2.1 8.1±1.1a -4.3±0.6a检测平面以及部位

3 讨论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通过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对缺血性心肌病左室短轴患者进行应变规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照组收缩期最大RS 为正值,在不同水平间心尖水平<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与心肌纤维的螺旋排列存在着密切关系[2]。在同一水平间心肌较为相似,证实心肌收缩的变化协调且同步。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较低,与丁尚伟等[3]学者研究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水平间应变峰值变化没有规律,其原因为患者心肌缺乏血液供应,导致心肌内膜纤维受累,从而造成了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4]。

对照组收缩期最大圆周应变为负值,且伴随着心脏收缩心肌径向的增厚,圆周方向缩短,同一水平相比应变值存在差异,与其他游离壁相比,前间隔、后间隔心肌的圆周应变峰值较高,结果与俞子恒等[5]学者研究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心肌纤维的旋转、扭转、缩短等过程,为配合心脏整体协调运动,在心动周期的特定心肌节段存在着较大关系[6]。与对照组相比,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收缩期圆周应变曲线较为低平,收缩期峰值较低,这通常是由于圆周收缩期运动主要是由中层心肌所决定,通常情况系心肌缺血从心内膜向心外膜扩张,加之在心肌缺血缺氧时,心肌节段中层受累,以至于对心肌周向运动造成了影响,减低了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结果证实,收缩期径向应变、圆周应变能够作为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7]。

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减小,与LVDs、LVDd 增大,其原因为心肌发生缺血,从而降低了变形能力,导致整体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低[8]。此次研究,通过利用斑点追踪技术,对患者与健康人群进行评价,可全面掌握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特征,以及对每个室壁的影响程度,从而证实了患者室壁收缩变形程度的病变特征[9]。

综上所述,通过将斑点追踪技术应用于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能够准确的评估缺血性心肌病收缩功能以及判断其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收缩期受检者心肌病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健康体检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及体会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硝酸酯类药物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有益作用研究
提问扩张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