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认同视角浅析《安娜在热带》中的女性形象

2020-04-01刘枝云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克鲁斯文化认同女性形象

基金项目: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一般项目“后殖民视域下《桑尼的布鲁斯》的身份构建”(SSYB2019117)。

摘  要:尼洛·克鲁斯是一位古巴裔剧作家,他的戏剧《安娜在热带》让他获得了2003年的普利策戏剧奖,也因此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克鲁斯的作品以探讨拉美人民和古巴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境况为主,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以及古巴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也是其作品的主要特色。本文以文化认同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剧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在跨文化视域中人物的多元化。

关键词:尼洛·克鲁斯;《安娜在热带》;文化认同;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刘枝云(1991.8-),女,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8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35-0-02

引言:

尼洛·克鲁斯(Nilo Cruz,1960-)是一位古巴裔剧作家,也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拉美裔剧作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安娜在热带》(Anna in the Tropics,2002),该剧获得了2003年的斯坦伯格奖,美国普利策奖戏剧奖,以及获得了托尼奖提名。他还创作了很多其他剧本,包括《她以双膝起舞》( Dancing on Her Knees, 1994)、《开往伯利纳的夜车》(Night Train to Bolina,1995)、《我们家的公园》(A Park in Our House, 1995)、《两姐妹和一架钢琴》(Two Sisters and a Piano,1998 )、《绿衣洛尔迦》(Lorca in a Green Dress,2003)、《父亲的美人》( Beauty of the Father,2006)等等。

《安娜在热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佛罗里达州坦帕古巴人口稠密地區的一家雪茄工厂。它关注的是“朗读人”的传统,即一个负责为工厂工人大声朗读书籍的工人。在剧中,朗读人胡安·朱利安读了《安娜·卡列尼娜》,该剧的情节让人联想到托尔斯泰的故事情节。随着故事的展开,不忠、经济问题和暴力问题浮出水面,而工厂的工人们也在与他们对生活和关系的新理解做斗争。奥菲利亚通过朗读重新找回了她的激情和过去与丈夫桑提亚哥共度的美好时光。安娜对爱情的追求在康琪塔和玛莉拉心中激起了不同的回响。圣地亚哥的大女儿康其塔与丈夫面临婚姻危机,通过《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他们最终明白了什么是爱,并重建了他们的婚姻。马莉拉,圣地亚哥的小女儿,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并通过爱情和哲学的故事变得成熟起来。然而,这个家庭并没有得到他们所寻求的爱和接纳,最终遭遇了悲剧,正如《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结尾一样。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尼洛·克鲁斯及其作品不仅吸引了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注意,也在文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克罗西尔·梅根(Crosier Megan)对角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探索在剧本表面呈现的不明显的角色的深度和角色的发展变化。艾洛·斯蒂芬·埃米利奥(Aiello Stephen Emilio),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并解释了为什么《安娜在热带》是一个悲剧。他还运用黑格尔的人格理论对人物性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一些关键因素对性格发展的影响。此外,奥斯瓦尔德·袁钦(Oswald Yuan Chin)将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应用到《安娜在热带》中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探索中。一些国内学者和评论家对该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梦对剧中的人物进行了分析,例如切齐,她认为他是积极的改革先锋和务实的企业家。一些学者认为,互文性作为一种写作策略,它对当代戏剧有着新的启示。例如,许诗焱认为要注重朗读者的文化修养和人文价值。然而,相关的评论似乎忽视了对剧中女性人物的解读。本文试图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分析剧中的三位女性形象。

二.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分析《安娜在热带》中的三位女性形象

在霍米·巴巴的两部开创性著作《文化的定位》与《民族与叙事》中,他提出了“时间差异”、“文化差异”、“文化认同”、“杂合”等一系列后殖民理念。著名社会学家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指出,“广义上的文化认同是指文化主体在主流文化和被支配文化之间选择自己的集体认同,经历强烈的意识形态冲击和巨大的精神折磨的过程。”(Stuart 223)因此,文化认同不再属于先验存在的范畴,而是处于不断建构、解构和重构的状态。他也强调“文化认同主要是指对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具有民族标志的文字和文化进行研究”(Stuart 225).当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时,例如,通过移民,移民文化可能会经历适应新社会的多种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任何一种。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努力寻找和建构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涵盖了人类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一)奥菲利亚

在文化认同方面,《安娜在热带》中的奥菲莉亚更倾向于她的母族文化。作为第一代移民,奥菲利亚致力于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她的思想和行为深受母亲文化的影响。当谈到男人和雪茄时,她说:“我母亲过去常说,‘一个男人结婚时,他娶了两个女人,他的新娘和他的雪茄”(克鲁兹14)。在母亲的影响下,她认为“雪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人,会陪伴她的新郎一生。此外,她对婚姻的传统态度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当她的丈夫问她:“我失去你了吗?”她坚定地安慰他:“如果你失去了我,我就不会在这里了。如果你失去了我,我就不会在你身边。你怎么能说你把我弄丢了呢!”(克鲁兹20)丈夫不醉酒的时候,她享受着他们美好的时光和激情,尽管这种情况很少见。另一方面,像她的母亲一样,奥菲利亚是一个务实的女人,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她知道她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她总是对她的孩子们说:“但是,我的孩子,像我们这样的人……我们必须记住脚踏实地,生活在自己的鞋子里,不要抱有崇高的幻想。”(克鲁兹14)她的女儿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她们经常做梦,想象被母亲认为有毒的事情。当最小的孩子玛莉拉告诉她自己的梦想时,奥菲利娅很快提醒她,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种种说法,奥菲利娅都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他们无法逃脱自己的命运,无论他们做什么,最终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作为一个母亲,她总是试图推动她的孩子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但由于她的传统观念,她只知道如何努力工作和坚持不懈。即使生活在一个文化观完全不同的国家,她也一直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

(二)康琪塔

康琪塔是奥菲丽亚的大女儿。与她母亲相比,她似乎处于古巴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一方面,和她母亲一样,她也是古巴传统的捍卫者。她支持朗读的传统,并坚持将她的头发埋在树下的仪式。但是对于她岌岌可危的婚姻,当帕洛莫说:“你想离婚吗?”(克鲁兹35)她决定为了别人离开帕洛莫,很快她就和朗读者朱利安恋爱了。就像她对自己说的,“我可以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来爱你,我能做到。”(克鲁兹17) 从某种程度来说,受到更为开放的美国文化的影响,她对自己不幸福的婚姻有着不同的看法。用一种新的爱的方式,她尽她最大的努力挽救她的婚姻,回到她真正的爱人身边。从这一点来说,她更加开放,更加现代。另一方面,康其塔是一个独立的新女性。她勇于改变和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重新认识自己是一个女人。在剧中,之前不喜欢那条裙子的奥菲利亚现在说到:“……现在你剪了头发,看起来很不一样,实际上很适合这条裙子。”(克鲁兹34)她和朱利安的性行为给帕洛莫带来一些压力和嫉妒。但是,对于康其塔来说,她为自己成为一个全新的人而感到振奋和兴奋。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有异国情调的人,“他们让我想起吉普赛人和波希米亚人。”(克鲁兹34) 最终,帕洛莫实现了和康琪塔在一起的愿望,他们挽救了他们的婚姻。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康琪塔勇敢地唤醒了自己的内心,重拾对婚姻的信心,重新获得了丈夫的心,挽救了他们的婚姻。

(三)玛莉拉

玛莉拉是《安娜在热带》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角色。在戏剧中她的描述是“奥菲莉亚和圣地亚哥的女儿,22岁”(克鲁兹5)。玛莉拉年轻,天真浪漫,是一个梦想主义者。她的天真在于她把切齐的私事告诉朗读者朱利安而不考虑后果。她的天真率直还体现在对朱利安的感情上。从一开始,她就喜欢上了朱利安。她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心声:“你第一次读书的时候,你陪我去药房的那天……”(克鲁兹37)同时她是一个梦想主义者,对梦想抱有崇高的敬意和期待。当谈到梦想时,她对康其塔说,“……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梦想。一辆自行车梦想成为一个男孩,一把雨傘梦想成为一场雨,一颗珍珠梦想成为一个女人,一把椅子梦想成为一只瞪羚,然后跑回森林。”(克鲁兹14)与她的母亲和姐姐相比,她坚信梦想,这种思想受到当时美国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生活态度上,她坚定地认为应该享受当下,这与美国文化中的“享乐主义之上”完全一致。她对朱利安说:“我们应该喝一杯。我们工作够努力了。我们应该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而生活是由一些小时刻组成的。”(克鲁兹37)她的行为思想受美国文化和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就文化认同来说,玛莉拉与美国文化的融合更深。

结语:

简而言之,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三位女性对爱情和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两种文化交融环境的影响下,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认同。奥菲莉亚,一位真正传统的古巴母亲,她致力于保持古巴传统。康琪塔经历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她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中间的位置,从而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玛莉拉,作为最小的女儿深刻地融入了美国文化,她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美国化。对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跨文化冲突中人物的情感和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Alvarez-Borland,Isabel.Cuban-American Literature of Exile: From Person to Persona[M].Up of Virginia,1998.

[2]Cruz,Nilo. Anna in the Tropics. New York:Theatre Communication,2003.

[3]Hall,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dentity: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M].Ed. Jonathan Rutherford.London:Lawrence,1999.

[4]苏永刚, 李保杰. 尼洛·克鲁兹的戏剧创作和古巴裔美国文学[J]. 外国文学, 2016, 000(005):31-40.

猜你喜欢

克鲁斯文化认同女性形象
《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试论香港电影中的“九七情结”
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地区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不怕你惦记
汤姆·克鲁斯
烙饼超市
高楼上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