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2019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热点研究

2020-04-01王琴

传媒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聚类热点媒介

王琴

摘 要:本文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词在CNKI核心数据库中检索到1133篇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这113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试图对2000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热点的足迹进行全面整体把握。关键词聚类后呈现6大聚类,结合高频关键词以及中心性值大于0.10的关键词综合分析发现,早期的研究热点聚集在对国外尤其是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经验的介绍上,在此之后研究热点转向国内的青少年、大学生等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媒体以及因此衍生的新媒体素养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又一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对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一直是热点,同时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6-00-03

一、引言

媒介素养教育概念引入我国已有二十余年,我国学者已经充分认识到其对公众个人以及全社会的重要意义,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渐趋成熟,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该领域研究热点的足迹往往分散在不同学者的论文中,关注的是研究者本身某一视角的探索和讨论,全面展现其整体变化过程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在结合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软件,得出关键词共词图谱,以此分析2000年至2019年我国“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的演进历程,以期为今后“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选择和处理

(一)数据选择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媒介素养教育”进行“主题”检索。为了保证原始数据有较高的解释度,期刊来源选择“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时间跨度为2000年—2019年。在上述条件下,共检索到1158篇期刊文献。在此基础上经过人工筛选,剔除征稿启事、会议通知、报刊消息等与本研究主题无关的内容,最终确定有效样本1133篇。

(二)研究工具

Cite Space是一款专门针对期刊数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的知识图谱软件,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计算机与情报学教授陈超美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科技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分析工具。本文采用的是Cite Space5.6.R2,是该软件的最新版本。

(三)數据处理

采用Cite Space软件对导出的文献进行格式转换,得到可进行数据化分析的数据包。为了确保图谱绘制的有效性,对数据处理时,在时区选择上将时区分割(Time Slicing)设置为2000—2019,每个时区分割的年限(Years Per Slice)选择5,阈值选择TOP50为阈值。节点类型(Node Types)选择了关键词(Keyword)。基于以上设置情况进行样本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相关数据,并据此对“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

三、关键词共现显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共现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现象。关键词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凝练表达,因此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可以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热点。在可视化知识图谱中,中心性值(betweenness centrality)大于0.1的词则说明其具有较强影响力,是一个研究热点转向另一个研究热点的重要拐点[1]。因此,以下部分将结合每个聚类中出现的中心性值大于0.1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Cite Space进行聚类之后,模块值(modularity Q,简称Q值)为0.5196,“当Q值大于0.3时,表示划分出来的社团结构是显著的[2]”;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简称S值)为0.712,“当S值在0.7时,聚类是高效令人信服的[3]”。因此由此得出的关键词图谱是较为理想的。本研究中所得到的6个热点关键词聚类标签如下图所示:图1(聚类后的关键词共现图)。

在聚类后的关键词共现页面,首先点击菜单栏中的“Clusters”按钮,然后选择其中所呈现的“Cluster Explorer”选项,便可实现对聚类详细信息的查询。此番操作后,便得到了本研究中六大关键词聚类的详细信息,从而为分析该领域的热点信息提供了基础。

聚类#0标签为信息观,笔者选取了该聚类中中心性值大于0.10的高频关键词,呈现于表1中。在该聚类中,反映研究热点的高频词主要有“媒介素养” “媒体” “大众传媒” “媒介信息” “学校”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中小学生” “未成年人” “策略”等。而高频关键词中的“媒介素养”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信息”和“大众传媒”同时也是该聚类中中心性值大于0.10的关键词。这说明它们不仅是研究热点,同时也表示该聚类中出现多次研究热点的转向。其中“媒介素养”中心性值达到0.70,大大高于0.10,表明媒介素养的概念、地位和特征的影响力较强。“中国学者们比较多地引用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和加拿大安大略教育部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无太大分歧,媒介素养的内涵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部分[4]。”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心性值是0.21,说明有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也具有较强影响力。通过联系该聚类中的“学校” “中小学生” “未成年人”以及“策略”等高频词汇,不难发现有关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对象包括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何提升此类群体媒介素养水平。此外,“媒介信息”和“大众传媒”的中心性值分别为0.14和0.12,也是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研究热点。此二者之所以成为研究热点,原因在于理解媒介素养离不开对大众传媒和作为其产品的媒介信息的认识[5]。

聚类1标签为媒介素养教育,表2选取了该聚类中中心性值大于0.10的高频关键词。在聚类#1中,高频词包括聚类名称本身,即“媒介素养教育”,此外还包括“大学生” “新媒体” “青少年” “对策” “自媒体” “网络媒介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和“微博”等。其中媒介素养教育中心性值为0.22,“新媒体”和“大学生”中心性值分别为0.18和0.12,表明在聚类#1中这三个高频词既是研究热点,又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热点主要关注“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体、大学生”等方面,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新媒体的定义、特征与影响以及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问题。有关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探讨,学者们同样也从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入手。早在2000年便有学者介绍了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的超越保护主义观点、加拿大学者约翰·彭金特的“八大理念”[6]。学者们分别从个体和社会的角度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7]”,随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新媒体成为学者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又一切入点。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及其在使用新媒体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使得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成为热点[8]。

聚类2标签为素养教育,表3罗列了该聚类中的高频关键词。该聚类中反映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是“教育” “媒介” “信息素养” “新媒介素养”等。其中中心性值高于0.10的只有“信息素养”,其中心性值为0.12,说明“信息素养”是聚类#2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研究热点。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之前,有必要厘清媒介素养的内涵。而在此过程中,信息素养进入了研究视线,二者之间关系的界定也引发了讨论:有研究者认为媒介素养即信息素养,也有学者认为二者是包含被包含的关系,也有人认为二者之间是交叉关系[9],因此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的一环。有学者从信息素养与媒介素养的起源、内涵的不同,指出信息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区别,认为信息素养教育包括计算机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而媒介素养教育则没有统一的规律和模式[10]。

聚类3标签为英国,表4反映了该聚类中的出现频次靠前的关键词。“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美国” “大众媒介” “北美洲” “保护主义”等是聚类#3中的高频词,也是该聚类中的研究热点。该聚类中并没有中心性值大于0.10 的关键词,因此该聚类中的研究热点并没有出现拐点的现象。该聚类一方面揭示了“媒介素养教育”之于我国是舶来品的事实,另一方面则揭示了“媒介素养教育”是出于保护青少年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影响而起源于英国的[11],并且随着人们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和时间的增加,媒介素养教育扩展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12]。

聚类4标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表5反映了该聚类下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性值的详细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媒教育”和“新闻传播学”是该聚类中的高频词。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心性值为0.12,高于0.10,因此是该聚类中影响力较大的研究热点。结合高频关键词分析,该聚类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学”则是推动该研究的主力学科。在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中,学者们不仅致力于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投身于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其中张洁等主持的北京黑芝麻小学媒介素养教育校本课程实验[13]以及浙江传媒学院在杭州市夏衍中学、杭州市景华中学、杭州市夏衍小学,缙云县长坑小学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14]都比较具有代表性。

聚類5标签为农村受众。表6中罗列了该聚类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该聚类中的高频关键词包括“受众” “媒介教育” “农村受众” “劳动者” “农民”等。其中受众和传播者的中心性值分别为0.23和0.13,均大于0.10,因此是该聚类中充当拐点的热点研究。该聚类传达的信息是农村地区受众也受到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关注。农村地区受众普遍缺乏媒介素养,然而“传播者”的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这更令农村受众无所适从[15]。而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背景,则令探索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更为紧迫[16]。

通过上述分析以及关键词聚类详细信息中关键词出现的年份,并结合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发现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启发了国内学者的相关思考和对国内现实的关注,我国研究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的媒介环境和受众,逐步开展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实践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基于媒介环境的变化,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逐步拓展自身的研究体系,从传播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考察公众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以及提升对策等,并延伸出“新媒介素养”这一新概念。上述发展过程不仅展示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热点的演进态势,也凸显了信息技术变化所予之的时代特色。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媒介素养教育主题的1133篇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呈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热点。根据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针对特定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始终是研究热点。无论是聚类#0中的中小学生、未成年人,聚类#1中的大学生、青少年,还是聚类#5中的农村受众等关键词均说明了这一情况。第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从“大众媒介/媒体”逐步过渡到“新媒体/自媒体”,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因此呈现动态的发展特征。

参考文献:

[1]Chen, C. Chen Y. Maulitx, R.,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NSAID: A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 Approach to Evidence-Based Medicine. [Z]London: Proc.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V”05),2005.

[2][3]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4]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05): 11-13.

[5]臧海群.媒介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06):22-25.

[6]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0(04):55-58.

[7]芮必峰,陈夏蕊.新传播技术呼唤新“媒介素养”[J].新闻界,2013(14): 62-66.

[8]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3):108-116.

[6]阮海红.引入媒介素养教育,优化信息素养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8(04):102-105.

[10]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03):35-39.

[11]大卫·帕金翰,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73-79.

[12]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上)──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02):61-63.

[13]张洁,毛东颖,徐万佳.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03):33-34.

[14]彭少建,王天德.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透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06):33-34.

[15]郭颖.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0(09):23-24.

[16]郑素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39-40.

猜你喜欢

聚类热点媒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基于模糊聚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成绩预测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基于流形学习的自适应反馈聚类中心确定方法
4月高考热点关注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基于密度的自适应搜索增量聚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