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营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因素影响探析

2020-03-31邓桂玲

财会学习 2020年6期
关键词:私营企业财务风险

邓桂玲

摘要:企业要在竞争市场上生存发展,就必须要面对财务风险,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战略,将其风险把握好,不断扩大企业的竞争力。本文简要分析了私营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因素,旨在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私营企业;财务风险;内部因素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鼓励私人资本迈向投资领域,这使得私营经济获得长久的发展。私营企业在财政税收、就业、经济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从私营企业发展可以看出,只有个别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原始积累,成长为规模较大、管理规范的大企业。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私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和企业理财环境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预防财务风险,推动私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私营企业风险表现形式

虽然私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也要经常面对各式各样的风险。从企业内部因素来看,比较典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一)资金不足,缺乏偿债能力

在私营企业经营中,具体表现为资金匮乏,负债过重。企业发展需要资金投入,适当负债能够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但是长时间过度负债会降低企业的信用等级,如果企业想扩大规模,需要资金支持就会增加融资难度。私营企业一般信用等级比较低,融资能力较差,这会降低银行贷款的额度,也就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

(二)经济效益差,获利能力低

企业发展是为了盈利,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增加投入,就会导致成本较高,利润降低,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的企业是投资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导致获利能力较低。从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来看,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就是企业的获利能力,也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资金运行的能力。这也是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偿还债务的资金流入量决定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如果企业开始运转之后现金流入量小于或等于现金流出量,就没有能力偿还债务,也就意味着企业要面临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债务结构不合理

民营企业的短期债务资金应该用于流动资产,也就是与速动资产保持平衡。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时,可以将服务的近期项目用来变现,然后偿还债务。如果企业的短期债务比较高,或者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变现能力差的项目上。这就给企业造成资金困难,降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而且还会影响短期偿债能力。

(四)不良资产比例较大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服务的质量差,长期积累的劣质客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率较低。企业的周转率代表了企业资产的运转效率,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较差,不仅关系到短期偿债能力,而且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增加财务风险。

二、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内部因素

(一)企业财务组织运行不畅

企业的财务组织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企业财务组织运行不畅的主要原因有:预算管理缺乏中长期管理,只注重年度管理,导致财务预算不能保证企业运转资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视财务目标的分解,轻视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控制,不能按照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活动,一再透支资金导致财务空虚。这些情况都会加重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降低财务运行的效率,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财务风险。

(二)企业资本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与否会直接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比如流动资金、备用资金、变现能力等都是资本结构的关键部分,企业应该定期优化资本结构减少企业的财务风险。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有企业领导没有市场竞争意识,企业的资金来源少而且是借入的资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比较严重。这些都会给企业发展造成财务风险: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资金被占用不能及时收回,不良债务越来越多,这都是财务风险的隐患。

(三)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相对落后

一些企业在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同时导致原来一直经营较好的行业破产,发生财务危机。其中的原因看似很简单,却给人们一个警告:简单移植或采用原有的经验只是一时的收獲,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技术形态,看似外表相同实质差异很大,在财务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结构。比如,有人看到前几年房地产行业火爆,原有的电器行业、制药行业都开始投资房地产行业,但是房地产行业不同于电器、制药行业。前期投资大,资金回笼慢。

(四)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民营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造成的内部管理混乱。在实际管理中,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制度不够完善造成一些管理误区,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进行,尤其是企业发展阶段,原有的工作人员一人多岗,职能部门互相交错,出现多头管理,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逐渐形成较大的财务风险隐患。还有的财务人员频繁出现失误,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业绩激励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导致有能力的员工不断流失,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

企业一直大幅度追求服务的数量,不重视质量标准,导致出现客户投诉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内部控制的细节管理。决策层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详细的预算,造成了内控体系的混乱。

三、私营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加强企业财务组织管理,保证各个环节畅通无阻

从管理层开始重视企业财务组织的管理,不断优化内部环境,保证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首先需要增强内部机构的控制,将企业内部管理划分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行管理。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各部门之间有独立的工作内容,又有需要合作配合的项目,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能有丝毫疏忽。

企业监管部门应及时了解企业财务安全情况,确保工作安全进行,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管理层应为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管理部门到财务部门,都要为客户提供优势的服务,把内管理细节做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二)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消除财务风险隐患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经营中也会面临许多风险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善资本结构。在具体工作中,经常给大家宣读公司的现金流量的数据,让大家明白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财务风险防范不仅是加强风险意识的重视程度,还要在财务管理上做好具体的规划。

设定风险防范目标,建立风险预警制度,经常给员工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方法的培训。在风险防范上,必须全员参与,在内部管理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险防范的环境,从而在内外环境中造成的风险上有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三)提高企业投资决策能力

企业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的培训,可以从多种渠道进行能力提升:

1.多向业内成功企业学习经验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多吸取成功的经验进行参考借鉴,不可以直接套用,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数据对比,寻找失败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自己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隐患较大的实际问题。在财务风险管理上,企业领导注重多渠道学习,储备知识,借鉴经验,弥补自身不足,才能提高投资决策能力。

2.培训和实际管理相结合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的模式中,应该重点加强内部管理的领导管理意识。给领导层做好自身提升和全员提升能力的思想意识。只有管理者有着较高的思想意识和管理理念,才能够提升整体的综合素质。以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管理目标,让员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每个人都从切身利益发新问题,不断改进。

(四)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1.在企业管理中,需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建立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部,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管理人员在不断发挥管理监督职能,还要从企业发展的宏观方向做好经济走势分析,不断引导公司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2.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且马上解决

财务风险都是逐渐积累而成的,需要在早期及时发现,排除隐患。比如在财务管理上,应该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对于不能执行到位的员工做出口头警告和适当的处罚,不能任其发展,否则将影响企业发展。

四、结束语

在私营企业中发生财务风险发生的原因有许多,应对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源寻求解决办法,做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孔爱武.內控视角下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J].财会学习,2019 (25):71-72.

[2]张红霞.浅谈税务筹划在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J].商讯,2019 (19):91-92.

[3]赵文韬.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19 (06):36-37.

猜你喜欢

私营企业财务风险
浅谈税务筹划在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
加强私营企业劳资管理的措施建议
内部控制机制在私营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法学院哪家最强
对私营企业金融支持的探讨
我国目前有多少“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