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穴位贴敷对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20-03-31艾曼娜

中医外治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肾炎尿蛋白肾小球

艾曼娜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肾小球肾炎是发生于双侧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血尿、水肿、蛋白尿等,严重者会出现肾衰竭,危及生命安全[1]。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环磷酰胺等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常用西药,但是效果一般。伴随中医治疗理念在临床各学科领域的深入,中医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医定向透药是指在定向药透仪的导引下,药物被定向地由皮肤送至病灶部位,从而使得药物发挥最佳疗效[2]。另外,穴位贴敷取足三里、涌泉穴,起到燥湿健脾、散热生气的作用[3]。鉴于此,本文选10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对象,分析探讨中医定向透药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2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51例。常规组51例中,男28例,女23例;平均年龄(45.36±6.25)岁;平均病程(2.23±0.52)a。联合组51例中,男2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43±6.32)岁;平均病程(2.35±0.47)a。两组一般资料(如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许可。

1.2 纳入标准

①依据《肾脏病学》诊断为肾小球肾炎者[4];②治疗依从性较佳,且知情本次研究者。

1.3 排除标准

①过敏性体质者;②沟通障碍或精神模糊者;③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者。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组

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包括指导患者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静脉滴注青霉素。

2.2 联合组

在常规组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组患者采用中医定向透药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取足三里、涌泉穴,进行清洁后将糊状敷贴[肉桂2 g、杜仲3 g(超微颗粒),用麻油调成糊状]贴敷于上述两个穴位上,穴位敷贴2 h,1次/d,共治疗12周。利用中医定向透药电极仪(生产厂家:河南三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双侧肾俞穴定向透射2 mL/次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生产企业: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3020279,规格:2 mL:50 mg×5支/盒),将电极板紧贴在双侧肾俞穴上,设置时间为20 min左右。2 d 1次,共治疗12周。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根据肾功能改善情况,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红细胞数量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其中治疗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正常判定为临床控制;治疗后肾功能基本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 %,尿红细胞减少2个“+”判定为显效;治疗后肾功能改善,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40 %,尿红细胞减少1个“+”判定为有效;治疗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数无变化或恶化判定为无效。②肾功能指标: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后取血清,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并计算肾小球过滤率(GFR)。收集患者清洁中段尿液,用尿液化学分析仪测试24 h尿蛋白定量。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头痛、皮疹、心悸等。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8.04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3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3.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SCr、BUN、GFR、24 h尿蛋白定量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降低,联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GFR显著上升,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

3.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 %(2/51),其中,皮疹1例、头痛1例;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 %(4/51),其中,心悸1例、皮疹1例、头痛2例。

4 讨 论

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常见的肾脏疾病,对人体危害极大,易导致患者出现肾衰竭,危及生命安全。临床上主要以防止和延缓肾脏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发症为治疗原则。常用调整饮食蛋白质、钠盐和钾盐等摄入量,并辅以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临床效果较差。中医学认为[6],肾小球肾炎属于“水肿”“尿浊”等范畴,是由于肾阴亏虚、气血不足造成的。

肉桂具有补火助阳、活血通经的作用;杜仲有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的功效,两者共奏益气补肾、活血通经的功效。足三里有燥湿健脾、生发胃气的功效;涌泉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敷贴穴位有燥化脾湿、增加肾脏血流量、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另外,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双侧肾俞穴能够外散肾脏之热。辅以中医定向透药电极仪使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充分水化、渗透皮肤,有利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深入、有效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部病灶,充分发挥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本次研究发现,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 98.04 %,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0.39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SCr、BUN是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是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肾小球肾炎患者由于肾小球的滤过膜增厚使GFR降低。而肉桂、杜仲通过神阙、天枢、涌泉穴位定向透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本文中,联合治疗后患者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常规组;GFR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另外,两种方案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联合中医定向透药和穴位贴敷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并未降低。

总之,应用中医定向透药和穴位贴敷治疗肾小球肾炎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肾炎尿蛋白肾小球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CD10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诊断中的辅助作用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