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2020-03-31陈丽君

黑龙江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科康复指标

陈丽君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郑州450000

甲状腺良性肿瘤是一种发生于甲状腺的良性肿瘤,以甲状腺瘤最常见,生长较缓慢,不具备侵袭和转移能力,该病临床表现为颈部甲状腺处有包块且缓慢生长[1]。早期包块小,少数患者会出现颈部有疼痛和不适感、吞咽困难及压迫症状[2]。临床上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多以手术为主,但围术期若护理不当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一定的标准化管理措施,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及各种并发症发生,进而加快其术后康复进程[3-4]。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是一种全面系统的高质量护理方案,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甲状腺良性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且临床效果较好。本研究旨在分析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59±2.15)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59±4.16)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44.48±3.87)岁;病程4~17年,平均病程(7.49±3.48)年。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肿瘤;②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③患者及家属有知情权,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的甲状腺瘤患者;②精神病患者;③妊娠哺乳期患者;④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沟通:与患者再次确认手术时间,为患者科普手术知识,包括主刀医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良情绪;(2)术前准备:术前12 h患者禁食,术前6 h患者禁饮,选择全麻的患者,术前留置尿管1~2 d;(3)术中护理:保证术中手术室温度在常温左右,若有患者输液需要,加温液体到室温;(4)术后伤口护理:定期查看患者手术切口疼痛及出血情况,必要时采取镇痛手段;(5)术后饮食指导:术后饮食稍加注意,术后1 d以流食为主,术后2~3 d以软食为主,术后4 d后,可正常饮食,选择高蛋白少盐少油低糖饮食为自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体内容如下:建立临床护理小组,责任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根据患者具体疾病状态,查找相关文献,共同讨论学习制定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护理路径内容。(1)术前护理: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在术前晚口服5%葡萄糖800 ml,术前2~3 h口服400 ml葡萄糖。术前6 h禁食,术前2 h禁饮;(2)术中准备:手术当日,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输液及冲洗液加温至36℃左右,注意保暖,手术尽量使用微创技术。不需要留置引流。(3)术后护理: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出血情况,患者意识恢复后,抬高床头30°~40°,冷饮5%葡萄糖200 ml,根据患者具体吞咽能力给患者一定的饮食建议,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需要时可以给予其一定的止痛措施。全麻患者术后清醒后,生命体征稳定,可在夹闭尿管3 h有尿意便可拔出尿管。(4)术后康复:鼓励患者多下床走动,对于患者颈部进行康复训练。(5)出院标准:患者生命体征正常,伤口无肿胀及渗液,无需静脉补液,无并发症,患者吞咽功能正常及可自由活动。

1.4 评价指标

术后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应激指标:术后3 d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4 ml,检测MAP、HR、IR指标水平。IR指数=血糖×血胰岛素水平/22.5。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指标

观察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 d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对比() d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P首次进食1.62±0.13 0.46±0.25 20.583 0.000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4±0.65 0.78±0.46 9.795 0.000住院时间8.46±1.87 5.16±1.26 7.318 0.000

2.2 应激指标

观察组术后3 d的MAP、HR、IR指标水平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 d应激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 d应激指标对比()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P MAP(mmHg)91.48±2.26 88.12±2.16 5.374 0.000 HR(次/min)86.49±3.14 84.42±2.16 2.716 0.009 IR指数(%)6.78±0.56 4.11±0.26 21.622 0.000

3 讨论

目前,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上的发病率达4%左右,近年来,发病率又有不断上升的趋势[5]。甲状腺良性肿瘤尚无明确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及放射线治疗等因素有关系,目前治疗该疾病,以手术为主[6]。

手术患者术后恢复不仅仅是取决于手术成功与否,术后康复过程也尤为重要。快速康复外科是在2001年由丹麦两位外科医生首先提出来的,主要根据围手术期患者的病理及生理变化制定出一套最适合患者的一系列干预措施[7]。主要目的在于缓解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及生理应激反应,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护理路径模式最适合应用于诊断明确及处理方式单一的疾病,可以保证患者从入院开始便能够接受到最完整及最全面的治疗计划,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及社会医疗成本,具有效率高和费用低的特点[8]。本研究在已经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患者联合实施护理路径模式,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首次进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皆短于对照组,指标术后3d MAP、HR、IR指标水平皆优于对照组,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更利于患者术后机体恢复。原因在于患者在入院的第1d,已经制定了一套量身制定由主治医生、护士、麻醉医师共同组成的一套高效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及心理变化,从入院指导、诊断、生理检查、用药、手术、护理、康复训练、饮食指导等每个环节都根据患者具体临床反应进行优化整合,每个环节均具有程序化及标准化,减少了护理工作的低效性,充分体现高效有序的护理特点。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外科康复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